内窥镜的修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633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和内窥镜的修理方法,该内窥镜具有:粘接剂(20),其在插入体腔内的挠性管(15)的外表面上,涂敷在伴随使用而出现的修理对象部位(S)上;和热收缩管(25),其与涂敷有该粘接剂(20)的修理对象部位对置并隔着间隙地被包嵌,该热收缩管(25)通过加热收缩,经由上述粘接剂(20)紧贴着安装在挠性管(15)的外表面上。由此,能够比较简便且简易地修理伴随使用而出现的修理对象部位(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内窥镜和内窥镜的 修理方法用于应对伴随使用而在构成挠性管的外表面的外皮上出现了修 理部位的情况。
技术介绍
例如,如日本特开平1-227735号公报(专利文献l)所示,在医疗 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包括用于由操作者用一只手把持的把持部、和用另 一只手进行操作并设置有旋钮类以及钳子通道等的操作部。插入患者的 体腔内的插入部的基端部与该操作部连接。插入部由软性部、弯曲部和前端硬质部构成。前端硬质部具有送气/ 送水用喷嘴和透镜(物镜光学系统)。由于上述软性部和弯曲部具有挠性, 所以一般将它们统称为"挠性管"。操作者将插入部插入到患者体腔内的所希望的部位。并且对操作部 进行操作从而使弯曲部弯曲。由此,使前端硬质部与患部对置,得到所 希望部位的图像。操作者通过确认所得到的图像数据,对患部进行适当 的检查/处置。为了预防感染症,对进行了必要的作业后的内窥镜进行洗 涤、消毒和灭菌处理。使用这样的内窥镜,通常长期地反复进行检查/处置以及洗涤/消毒/ 灭菌处理等。因此,通过长期的使用,构成插入部的外表面的外皮不可 避免地会磨损。最终,在外皮上有可能出现穿孔或缺损等。如果确认了 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具有:粘接剂,其在插入体腔内的挠性管的外表面上,涂敷在伴随使用而出现的修理对象部位上;和热收缩管,其与涂敷有该粘接剂的上述修理对象部位对置地被包嵌,并通过加热收缩经由上述粘接剂紧贴着安装在上述挠性管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刚明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