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护作业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28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防护作业本,包括封面(1)和内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面(1)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牛皮纸张,封面(1)的粗糙度为2.5~3.0μm;所述的内芯(2)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纸张,内芯(2)的Lab值分别为:L∈92~98、a∈‑0.2~‑0.7、b∈4.55~7;所述的封面(1)和内芯(2)经印刷油墨后装订成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作业本通过对纸色和荧光物质的管控、改变纸张的光学性能,具有降低视觉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且在印刷过程中添加对人体无害的食品级抑菌成分,达到绿色防护的效果,为市场提供绿色健康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色防护作业本
本技术涉及文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绿色防护作业本。
技术介绍
目前欧洲、香港、台湾、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规定: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含氯漂白剂和荧光增白剂;在正常情况下,每吨浆白度每提高1度,将在造纸过程中多添加1-2千克荧光增白剂,如果白度87度以下,增白剂的添加量达到原添加量7-8倍,生产过程中的漂白剂和荧光增白剂残夜排入水中,造成水源严重污染,经过漂白的纸张含有AOX成分,而AOX具有致畸、致癌、致病等危害。我国对纸张的白度(亮度)和平滑度也有要求和标准,如课本用纸亮度不得超过70-85度区间。纸张白度过高,对光的反射较强,此类纸张制作的本对视觉神经的刺激也较强,从而导致青少年及使用者的视力下降。另外由于作业本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群体之间不断的交叉接触,很容易感染上细菌和其他的微生物,所以如果在身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就会有可能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绿色防护作业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绿色防护作业本,包括封面和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面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牛皮纸张,封面的粗糙度为2.5~3.0μm,以达到改变光线反射角度的目的,用于降低视觉疲劳;所述的内芯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纸张,内芯的Lab值分别为:L∈92~98、a∈-0.2~-0.7、b∈4.55~7;所述的封面和内芯经印刷油墨后装订成册。所述的封面和内芯选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烘缸和红外设备进行温度不低于100℃的高温烘干消杀处理的纸张。所述封面和内芯的正反面均涂布抑菌涂层,抑菌涂层采用抑菌水涂布而成,抑菌水为按照食品级抑菌成分脱氢乙酸钠:水=0.2~0.4g/kg的比例配制而成。所述的封面和内芯上印刷的油墨为绿色色相的油墨,油墨的Lab值分别为:L∈48~58、a∈-18~-21、b∈-7~-8。所述的封面和内芯上印刷的油墨厚度为1.3-2.3um,印刷的油墨为按照食品级抑菌成分脱氢乙酸钠:油墨=0.2~0.4g/kg的比例配制而成。所述内芯的亮度为80.6%且所述内芯正反面的平滑度均为76S。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绿色防护作业本通过对纸色和荧光物质以及油墨的管控、改变纸张的光学性能,具有降低视觉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同时在印刷过程中添加对人体无害的食品级抑菌成分,有效控制纸张中微生物的含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菌等),使得产品具有符合食品纸张使用等级和抑菌作用,进一步保护使用者的健康,从而达到绿色防护的效果,给市场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产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绿色防护作业本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封面;2—内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绿色防护作业本,包括封面1和内芯2,该封面1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牛皮纸张,封面1的粗糙度为2.5~3.0μm;内芯2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纸张,内芯2的亮度为80.6%且所述内芯2正反面的平滑度均未76S,内芯2的Lab值分别为:L∈92~98、a∈-0.2~-0.7、b∈4.55~7;封面1和内芯2选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烘缸和红外设备进行温度不低于100℃的高温烘干消杀处理的纸张;在封面1和内芯2的正反面均涂布抑菌涂层,抑菌涂层采用抑菌水涂布而成,抑菌水为按照食品级抑菌成分脱氢乙酸钠:水=0.2~0.4g/kg的比例配制而成;封面1和内芯2上选用的油墨为绿色色相的油墨,油墨的Lab值分别为:L∈48~58、a∈-18~-21、b∈-7~-8;封面1和内芯2经印刷油墨后装订成册,封面1和内芯2上印刷的油墨厚度为1.3-2.3um,印刷的油墨为按照食品级抑菌成分脱氢乙酸钠:油墨=0.2~0.4g/kg的比例配制而成。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绿色防护作业本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原材料选择和工艺流程两部分内容。一、原材料选择1、内芯纸张:(1)选定符合GB标准(亮度为70~85%和平滑度≥25);(2)经PEFC/FSC等认证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黄色色相的原纸,内芯的Lab值分别为:L为95.33、a为-0.35、b为5.99;(3)纸张不含荧光类物质;(4)纸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烘缸和红外设备进行温度不低于100℃的高温烘干消杀处理。2、封面纸张:(1)选用黄色色相的牛皮纸张;(2)所选纸张不含荧光类物质;(3)纸张的平滑度低于市场上常用的铜版类封面纸张的平滑度,优选封面的粗糙度为2.5~3.0μm,以达到改变光线反射角度的目的,用于降低视觉疲劳;(4)纸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烘缸和红外设备进行温度不低于100℃的高温烘干消杀处理。3、油墨:(1)油墨色相为绿色色相,油墨的Lab值分别为:L∈56.91、a∈-20.44、b∈-7.39;(2)按照0.2~0.4g/kg的比例在油墨中加入食品级抑菌成分配制印刷油墨,食品级抑菌成分采用脱氢乙酸钠。二、工艺流程1、利用印刷机水墨平衡(水墨不相溶)原理,按照0.2~0.4g/kg的比例在水中加入食品级抑菌成分的脱氢乙酸钠配制抑菌水。2、在印刷上墨单元之前,单独采用一个印刷色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印刷上水单元(抑菌水比例为2-6%)合压,为内芯和封面的正反面各涂布一层抑菌涂层。3、采用添加食品级抑菌成分的印刷油墨对涂布抑菌涂层的内芯和封面分别按照设定进行印刷,使得整个印刷品均有抑菌成分,内芯和封面上印刷的油墨厚度为1.3-2.3um。4、印刷完成的内芯和封面按照设定的规格装订成绿色防护作业本,绿色防护作业本装订后采用统一的密封包装,以在运输和保存中起到隔离作用。将本技术的绿色防护作业本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检测,根据GB/T12654-2018《书写用纸》标准规定的要求,检验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一亮度平滑度检测结果根据表一的检测结果,本技术的绿色防护作业本的亮度和平滑度均符合要求。将本技术的绿色防护作业本送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根据GB480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要求,检验结果如表二所示:表二残留物指标和微生物限量检测根据表二的检测结果,本技术的绿色防护作业本的残留物指标和微生物限量均符合要求。本技术的绿色防护作业本通过对纸色和荧光物质以及油墨的管控、改变纸张的光学性能,具有降低视觉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同时在印刷过程中添加对人体无害的食品级抑菌成分,有效控制纸张中微生物的含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菌等),使得产品具有符合食品纸张使用等级和抑菌作用,进一步保护使用者的健康,从而达到绿色防护的效果,给市场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产品。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防护作业本,包括封面(1)和内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面(1)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牛皮纸张,封面(1)的粗糙度为2.5~3.0μm;所述的内芯(2)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纸张,内芯(2)的Lab值分别为:L∈92~98、a∈-0.2~-0.7、b∈4.55~7;所述的封面(1)和内芯(2)经印刷油墨后装订成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防护作业本,包括封面(1)和内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面(1)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牛皮纸张,封面(1)的粗糙度为2.5~3.0μm;所述的内芯(2)采用黄色色相且不含荧光类物质的纸张,内芯(2)的Lab值分别为:L∈92~98、a∈-0.2~-0.7、b∈4.55~7;所述的封面(1)和内芯(2)经印刷油墨后装订成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防护作业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面(1)和内芯(2)选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烘缸和红外设备进行温度不低于100℃的高温烘干消杀处理的纸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凤张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可一文化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