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182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包括第一冲板、第二冲板、第一冲头组件、第二冲头组件和驱动组件,第一冲板和第二冲板分别装设在驱动组件的左右两侧上,第一冲头组件和第二冲头组件分别装设在相应的第一冲板和第二冲板上,驱动组件与第一冲头组件和第二冲头组件传动连接,并驱动第一冲头组件向左运动和驱动第二冲头组件向右运动,使第一冲头组件和第二冲头组件在开孔内穿插将硅胶侧孔上的废料冲切去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冲头的形状大小与硅胶侧孔的形状大小相配合,使得硅胶侧孔加工规整,优良率高,此冲模结构实现了半自动化,安全性高,避免发生工伤事故,且实现设备的循环往复运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硅胶侧孔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
技术介绍
冲模工已经成为去除模具制品废料加工的常用模具,无论是硬胶还是软胶制品,都可以设计冲模实现产品与废料的分离。为便于产品的加工,传统产品设计时会将后续有加工的面设计在水平面上,不管制品采用何种材质均可使用传统的上下冲切方式实现产品与废料的分离。然而随着现在很多产品功能及模组堆叠的要求,使得很多软胶类产品,尤其是硅胶制品有特殊的结构,需后续加工的位置多在侧面甚至是弧面。这类产品由于硅胶质地软、产品相对较小、加工面小且难以定位使得加工难度较大。传统的加工方法中,针对此类侧孔只能手工使用尖锐工具加工,用力不好掌控,产品上容易留下缺口,造成不良品,且加工安全性低,容易发生工伤事故,此外,现有的冲模结构只能单程运行,取产品时只能将设备停下,设备无法持续运行加工,使得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冲板、第二冲板、第一冲头组件、第二冲头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冲板和所述第二冲板的前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的硅胶侧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硅胶侧孔上的废料一一对应的开孔,所述第一冲板、所述第二冲板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冲板和所述第二冲板分别装设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左右两侧上,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冲头组件分别装设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冲板和所述第二冲板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冲头组件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向左运动和驱动所述第二冲头组件向右运动,使所述第一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冲板、第二冲板、第一冲头组件、第二冲头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冲板和所述第二冲板的前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的硅胶侧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硅胶侧孔上的废料一一对应的开孔,所述第一冲板、所述第二冲板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冲板和所述第二冲板分别装设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左右两侧上,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冲头组件分别装设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冲板和所述第二冲板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冲头组件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向左运动和驱动所述第二冲头组件向右运动,使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冲头组件在所述开孔内穿插将所述硅胶侧孔上的废料冲切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侧冲气缸、导轨组件、气缸连杆、第一侧冲连杆、第二侧冲连杆和连杆固定环,所述导轨组件固定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侧冲气缸套设在所述导轨组件上,所述气缸连杆与所述侧冲气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固定环固定套设在所述气缸连杆的前端,所述第一侧冲连杆和第二侧冲连杆分别固定装设在所述连杆固定环的左右两端并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冲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冲头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侧冲气缸在所述导轨组件上左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冲头组件和第二冲头组件的左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式气动侧冲去除硅胶侧孔废料的冲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习文张芳云刘志彬赵慧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领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