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137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基管的基管固定装置,还包括有:导向底座,设置于所述基管固定装置的一侧;牵引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上;牵引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上,并依次经过所述牵引驱动装置的驱动组件及所述基管固定装置内部;牵引头装置,设置于所述牵引杆的一端,用于牵引衬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衬管移动的时候使衬管端部不会因为重力的影响而发生一端下垂现象,造成产品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套自动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嵌套自动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双金属复合管分别由外碳钢基管和由合金制成的耐腐蚀内衬管组成,通过物理拼接的方式将耐腐蚀的内衬管嵌套进力学性能优异的外碳钢基管中,形成集两者优秀性能的复合管,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该复合管通常以水压复合生产,在水压复合前,需要将两管嵌套,并保证外碳钢基管内壁不产生划痕。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4492986A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机械复合管全自动套管装置,包括基管固定台架、衬管上下料机构、形拖辊组、衬管顶管机构、衬管引导机构、电气控制系统,基管固定台架上配合设置有基管上下料机构、基管顶升机构、基管抱紧机构、基管止退机构,各机构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线连接。该申请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基管上下料装置,将基管从料架上运输到台架上,基管顶升机构可实现将基管升降到合适的位置,基管抱紧机构和基管止退机构,实现对基管的双重夹紧固定,防止基管窜动,设置的衬管引导机构,便于衬管顺利的进入到基管内,整个套管过程均有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套管精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该嵌套设备采用顶管机构将衬管慢慢嵌入基管中,其机械设计不合理,由于衬管前端无牵引头之类的物体支撑,导致衬管下垂贴住基管内壁,在衬管进入基管过程中,衬管与基管内壁不断摩擦,使基管内壁严重擦伤,使产品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它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衬管移动的时候使衬管端部不会因为重力的影响而发生一端下垂现象,造成产品损坏的情况。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基管的基管固定装置,还包括有:导向底座,设置于所述基管固定装置的一侧;牵引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上;牵引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上,并依次经过所述牵引驱动装置的驱动组件及所述基管固定装置内部;牵引头装置,设置于所述牵引杆的一端,用于牵引衬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牵引头装置来定位所述衬管,在衬管拉动过程中防止所述衬管发生一端倾斜的情况,在外力推动下的所述衬管进入所述基管内部的过程中,在所述牵引杆的带动下所述牵引头装置相对于所述衬管静止,所述牵引杆的动力由所述牵引驱动装置提供。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装置包括若干个牵引头块、驱动至少部分所述牵引头块的牵引头气缸以及设置于一侧用于与所述牵引杆连接的牵引头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牵引头装置在进入所述衬管前为收紧状态,进入所述衬管后通过所述牵引头气缸的作用,将所述牵引头块撑开抵住需拉动物件内壁,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后续在进行嵌套过程中两者的相对静止成为可能。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装置上设置有支撑滚动件,在所述嵌套自动牵引装置运行时,所述支撑滚动件以衬管或基管的内壁为支撑面对所述牵引头装置进行支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牵引头装置在管壁内移动时,所述牵引头装置的其他结构不会直接与管壁,防止管壁被擦伤。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杆远离所述牵引头装置的一端为尾端,所述尾端设置牵引杆旋转定位件所述牵引杆旋转定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牵引杆相固接的定位架。在所述牵引杆拉动物件的过程中,所述牵引杆可能会发生轻微的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牵引杆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轻微转动,进一步导致所述牵引头装置旋转,影响产品质量。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底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牵引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式设计方便所述牵引头装置的维护及修理。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块为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防滑件,所述防滑件通过弧面与所述衬管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防滑件能与需拉动物件紧密接触,且软质材料在提供摩擦力的同时还能减轻对物件内壁的损伤。作为优选,所述牵引驱动装置的驱动组件包括有用于下压限定所述牵引杆移动方向的压紧气缸、设置于所述牵引杆上侧的牵引主动轮、设置于所述牵引杆下侧的牵引被动轮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为所述牵引主动轮提供转动动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气缸用于带动所述主动轮下压限定所述牵引杆移动空间,使所述牵引杆仅在固定后的所述基管的中心线方向运动,再通过牵引主动轮和牵引被动轮做正反转行走给所述牵引杆运动提供动力,而所述动力机构为所述牵引主动轮转动提供动力。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架两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导向底座滚动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当于在圆柱形所述牵引杆的切向提成一个支撑力防止其发生转动,而设定的滚轮使所述牵引杆旋转定位件在所述导向底座上运动时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方便所述牵引杆在所述导向底座上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牵引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靠近于所述基管固定装置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所述牵引驱动装置工作时振动发生移动,影响产品质量。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块为可拆卸式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更换所述牵引头块以适应不同管径的衬管。综上所述,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1、软质牵引头的设置防止出现一端下垂的情况,保证嵌套时基管内壁不会出现损坏,且由于牵引头为软质材料所以在进入内管时也不会伤害衬管内壁;2、支撑滚动件的设置保证牵引头在所述衬管或者所述基管内运动时,所述牵引头装置的其他结构不会直接与管壁接触,且支撑滚动件也不会对所述基管内壁造成损伤;3、牵引杆尾端设置的牵引杆旋转定位件能有效防止牵引杆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牵引驱动装置示意图;图3为牵引头装置俯视图;图4为牵引头装置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牵引杆旋转定位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管固定装置、2-导向底座、3-牵引驱动装置、3.1-压紧气缸、3.2-牵引主动轮、3.3-牵引被动轮、4-牵引杆、4.1-牵引杆旋转定位件、4.11-定位架、4.12-滚轮、5-牵引头装置、5.1-牵引头块、5.2-牵引头气缸、5.3-牵引头底板、a-基管、b-衬管、d-支撑滚动件及e-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图2、图3、图4及图5,一种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包括有用于固定由碳钢制成的基管的基管固定装置1,还包括有:导向底座2,设置于所述基管固定装置1的一侧;牵引驱动装置3,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2上;牵引杆4,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2上,并依次经过所述牵引驱动装置3工作区域、所述基管固定装置1内部;牵引头装置5用于牵引衬管b,设置于所述牵引杆4的一端。见图3和图4,所述牵引头装置5包括有两个半块锥形圆弧形尼龙块制成的牵引头块5.1、设置于2块所述牵引头块5.1之间的牵引头气缸5.2及设置于所述牵引头气缸5.2一侧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基管(a)的基管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导向底座(2),设置于所述基管固定装置(1)的一侧;/n牵引驱动装置(3),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2)上;/n牵引杆(4),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2)上,并依次经过所述牵引驱动装置(3)的驱动组件及所述基管固定装置(1)内部;/n牵引头装置(5),设置于所述牵引杆(4)的一端,用于牵引衬管(b)。/n

【技术特征摘要】
1.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基管(a)的基管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导向底座(2),设置于所述基管固定装置(1)的一侧;
牵引驱动装置(3),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2)上;
牵引杆(4),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2)上,并依次经过所述牵引驱动装置(3)的驱动组件及所述基管固定装置(1)内部;
牵引头装置(5),设置于所述牵引杆(4)的一端,用于牵引衬管(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装置(5)包括若干个牵引头块(5.1)、驱动至少部分所述牵引头块(5.1)的牵引头气缸(5.2)以及设置于所述牵引头气缸(5.2)一侧且与所述牵引杆(4)连接的牵引头底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装置(5)上设置有支撑滚动件(d),在所述嵌套自动牵引装置运行时,所述支撑滚动件(d)以所述衬管(b)或所述基管(a)的内壁为支撑面对所述牵引头装置(5)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4)远离所述牵引头装置(5)的一端为尾端,所述尾端设置牵引杆旋转定位件(4.1),所述牵引杆旋转定位件(4.1)上设置有与所述牵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根夏正文吴胜强邱锋马世龙费玉良陆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管久立特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