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06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床鞍,所述的底座本体上表面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的滑轨侧面均设有突出于滑轨侧面的凸起,所述的凸起沿滑轨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床鞍下表面设有倒L型固定座,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沿滑轨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顶表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滑轨上表面的第一滚轴,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内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凸起侧面的第二滚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力小使得滑轨不容易磨损的车床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床底座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尤其涉及一种车床底座。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车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床鞍滑动配合在车床底座上。据现有技术,在车床底座上设滑轨,床鞍直接滑动配合在滑轨上,阻力大,滑轨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阻力小使得滑轨不容易磨损的车床底座。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床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床鞍,所述的底座本体上表面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的滑轨侧面均设有突出于滑轨侧面的凸起,所述的凸起沿滑轨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床鞍下表面设有倒L型固定座,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沿滑轨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顶表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滑轨上表面的第一滚轴,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内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凸起侧面的第二滚轴。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滑轨侧面设凸起,在床鞍下表面设倒L型固定座,在倒L型固定座顶表面设第一滚轴,在倒L型固定座内侧面设有第二滚轴,让第一滚轴滚动配合在滑轨上表面,让第二滚轴滚动配合在滑轨侧面,这样滑轨与床鞍之间的阻力小,滑轨不容易磨损,使用寿命长。作为优选,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分别设在床鞍左右两端和床鞍中间位置,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作为优选,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顶表面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的第一滚轴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内,结构简单。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开口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沿滑轨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的第一滚轴设在转动轴上,所述的转动轴带动第一滚轴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内,结构简单,利用转动轴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内实现第一滚轴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内侧面设有开口朝向滑轨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的第二滚轴转动配合在第二开口槽内,结构简单,第二滚轴上同样也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配合在第二开口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包括至少一个倒L型固定块,所述的倒L型固定块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的倒L型固定块11固定在床鞍底表面,所述的第一滚轴设在倒L型固定块顶表面,所述的第二滚轴设在倒L型固定块内侧面,可以根据床鞍的尺寸自由搭配倒L型固定块,使用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一一对应,床鞍能稳定滑动配合在滑轨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倒L型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可靠性高。作为优选,所述的床鞍下表面设有倒L型槽,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固定在倒L型槽,所述的底座本体上表面设有开口槽,所述的滑轨设在开口槽内,所述的床鞍下表面滑动配合在底座本体上表面,所述的滑轨的宽度小于开口槽的宽度,便于安装倒L型固定座,同时利用底座本体上表面来支撑床鞍,可靠性高,同时滑轨宽度小于开口槽宽度,使得滑轨与开口槽之间有间距,间距近凸起,便于倒L型固定座的设置,防止倒L型固定座会碰到开口槽的内壁,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床底座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床底座去掉床鞍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车床底座倒L型固定块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车床底座床鞍的立体图。其中,1、底座本体,2、床鞍,3、滑轨,4、凸起,5、倒L型固定座,6、第一滚轴,7、第二滚轴,8、第一开口槽,9、第二开口槽,10、转动轴,11、倒L型固定块,12、开口槽,13、倒L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床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床鞍2,所述的底座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3,所述的滑轨3侧面均设有突出于滑轨3侧面的凸起4,所述的凸起4沿滑轨3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床鞍2下表面设有倒L型固定座5,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沿滑轨3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顶表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滑轨3上表面的第一滚轴6,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内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凸起4侧面的第二滚轴7,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滑轨3侧面设凸起4,在床鞍2下表面设倒L型固定座5,在倒L型固定座5顶表面设第一滚轴6,在倒L型固定座5内侧面设有第二滚轴7,让第一滚轴6滚动配合在滑轨3上表面,让第二滚轴7滚动配合在滑轨3侧面,这样滑轨3与床鞍2之间的阻力小,滑轨3不容易磨损,使用寿命长。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分别设在床鞍2左右两端和床鞍2中间位置,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顶表面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开口槽8,所述的第一滚轴6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8内,结构简单。所述的第一开口槽8内设有转动轴10,所述的转动轴10沿滑轨3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的第一滚轴6设在转动轴10上,所述的转动轴10带动第一滚轴6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8内,结构简单,利用转动轴10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8内实现第一滚轴6的转动。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内侧面设有开口朝向滑轨3的第二开口槽9,所述的第二滚轴7转动配合在第二开口槽9内,结构简单,第二滚轴7上同样也设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转动配合在第二开口槽9内。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包括至少一个倒L型固定块11,所述的倒L型固定块1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的倒L型固定块11固定在床鞍2底表面,所述的第一滚轴6设在倒L型固定块11顶表面,所述的第二滚轴7设在倒L型固定块11内侧面,可以根据床鞍2的尺寸自由搭配倒L型固定块11,使用方便。所述的第一滚轴6和第二滚轴7之间一一对应,床鞍2能稳定滑动配合在滑轨3上。所述的倒L型固定块11的数量为四个,可靠性高。所述的床鞍2下表面设有倒L型槽13,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固定在倒L型槽13,所述的底座本体1上表面设有开口槽12,所述的滑轨3设在开口槽12内,所述的床鞍2下表面滑动配合在底座本体1上表面,所述的滑轨3的宽度小于开口槽12的宽度,便于安装倒L型固定座5,同时利用底座本体1上表面来支撑床鞍2,可靠性高,同时滑轨3宽度小于开口槽12宽度,使得滑轨3与开口槽12之间有间距,间距近凸起,便于倒L型固定座5的设置,防止倒L型固定座5会碰到开口槽12的内壁,可靠性高。具体来说,本技术的原理是在滑轨3侧面设凸起4,在床鞍2下表面设倒L型固定座5,在倒L型固定座5顶表面设第一滚轴6,在倒L型固定座5内侧面设有第二滚轴7,让第一滚轴6滚动配合在滑轨3上表面,让第二滚轴7滚动配合在滑轨3侧面,这样滑轨3与床鞍2之间的阻力小,滑轨3不容易磨损,使用寿命长。以上就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床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床鞍(2),所述的底座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3)侧面均设有突出于滑轨(3)侧面的凸起(4),所述的凸起(4)沿滑轨(3)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床鞍(2)下表面设有倒L型固定座(5),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沿滑轨(3)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顶表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滑轨(3)上表面的第一滚轴(6),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内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凸起(4)侧面的第二滚轴(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床鞍(2),所述的底座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3)侧面均设有突出于滑轨(3)侧面的凸起(4),所述的凸起(4)沿滑轨(3)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床鞍(2)下表面设有倒L型固定座(5),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沿滑轨(3)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顶表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滑轨(3)上表面的第一滚轴(6),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内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滚动配合在凸起(4)侧面的第二滚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分别设在床鞍(2)左右两端和床鞍(2)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L型固定座(5)顶表面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开口槽(8),所述的第一滚轴(6)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口槽(8)内设有转动轴(10),所述的转动轴(10)沿滑轨(3)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的第一滚轴(6)设在转动轴(10)上,所述的转动轴(10)带动第一滚轴(6)转动配合在第一开口槽(8)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远信吴胜标陈文坤邓兵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智来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