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00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闸调器后拉杆头异性工件钻孔加工的方式装夹不够牢固、且找正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立板、上板和后拉头本体,底板顶部开设有竖向孔,竖向孔内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顶端与后拉头本体底部活动连接,顶杆外侧螺纹套设有支撑螺母,支撑螺母与底板顶部活动连接,立板一侧开设有两个横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工件的全方位固定保证钻孔工作的有效进行,并通过钻套对钻孔位置的定位,避免了找正造成的时间浪费,保证产品合格率的同时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划线、找正、夹紧、钻孔工艺以进行试生产或加工小批量的加工件,这种方式可以省掉设计工装夹具的时间和制作工装的成本,是经济性较为经济性的选择。但对于批量生产,应考虑设计专用工装夹具,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性。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先划线然后按划线位置找正、夹紧、钻孔的方式来进行闸调器后拉杆头Φ8.5孔的加工,这种方式对孔的因为不准、装夹不够牢固、且找正时间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且,产品合格率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了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闸调器后拉杆头异性工件钻孔加工的方式装夹不够牢固、且找正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合格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包括底板、立板、上板和后拉头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包括底板(1)、立板(2)、上板(3)和后拉头本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开设有竖向孔(19),竖向孔(19)内滑动连接有顶杆(11),顶杆(11)顶端与后拉头本体(17)底部活动连接,顶杆(11)外侧螺纹套设有支撑螺母(12),支撑螺母(12)与底板(1)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立板(2)一侧开设有两个横向孔,两个横向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定位心轴(4)和压杆(16),定位心轴(4)与后拉头本体(17)一侧内壁活动连接,压杆(16)与后拉头本体(17)另一侧内壁活动连接,压杆(16)外侧螺纹套设有六角螺母(7)并活动套设有垫圈(8),垫圈(8)一侧与...

【技术特征摘要】
1.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包括底板(1)、立板(2)、上板(3)和后拉头本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开设有竖向孔(19),竖向孔(19)内滑动连接有顶杆(11),顶杆(11)顶端与后拉头本体(17)底部活动连接,顶杆(11)外侧螺纹套设有支撑螺母(12),支撑螺母(12)与底板(1)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立板(2)一侧开设有两个横向孔,两个横向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定位心轴(4)和压杆(16),定位心轴(4)与后拉头本体(17)一侧内壁活动连接,压杆(16)与后拉头本体(17)另一侧内壁活动连接,压杆(16)外侧螺纹套设有六角螺母(7)并活动套设有垫圈(8),垫圈(8)一侧与六角螺母(7)一侧活动连接,垫圈(8)另一侧与立板(2)一侧活动连接,立板(2)另一侧与后拉头本体(17)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上板(3)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钻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调器后拉杆头异形工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定位销(9),所述立板(2)底部开设有两个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艳李岩柳春日尚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车西屋轨道制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