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文洁专利>正文

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86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清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包括由上往下中空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清洗管,清洗管由三个可拆卸的连接管组成,三个连接管由上往下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的中部分别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内设有分别用于遮挡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的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由调节喷管的长度,使其能适配不同型号以及深度的燃烧室,适应燃烧室的插入口与正对插入口的部件之间的间隙,适用范围广,还可以多角度的对燃烧室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清洗
,具体涉及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的清洗方式也逐渐完善,目前对汽车发动机的清洗方式,多数为免拆卸清洗,通过将喷管由发动机的插入口插入到燃烧室内,然后向燃烧室内注入干冰或清洗剂,可以对汽车发动机的燃烧室进行有效的清洗,且不需要将发动机拆下,极大的提升了汽车发动机的清洗效率。为了保证清洗效果,喷管的清洗端长度需要大于燃烧室的深度,以便于喷管能伸入到燃烧室的底部。然而,目前的燃烧室大小型号多样,喷管的清洗端长度固定后,只能对深度小于喷管的清洗端长度的燃烧室进行清洗,无法做到随燃烧室的型号以及深度的变化,而进行改变,通用性不够强,适用范围不广;由于车型的不同,发动机的燃烧室的插入口与正对插入口的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也不相同,有些型号的汽车发动机的燃烧室的插入口与正对插入口的部件之间的间隙较小,会对喷管的连接与插入造成干涉,这种型号的汽车就无法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免拆卸清洗,且目前的喷管大多数为竖管,只能直线对燃烧室进行清理,无法对燃烧室的各个角落以及侧壁进行有效的清理,实用性不够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可以自由调节喷管的长度,使其能适配不同型号以及深度的燃烧室,适应燃烧室的插入口与正对插入口的部件之间的间隙,适用范围广,还可以多角度的对燃烧室进行清理,实用性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包括由上往下中空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清洗管,第一管体的下端与第二管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管体的下端与清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清洗管由三个可拆卸的连接管组成,三个连接管由上往下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的中部分别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内设有分别用于遮挡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的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均为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第一连接柱可由第二连接管的上端插入第二连接管内,使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管的直径,第二连接柱可由第三连接管的上端插入第三连接管内,使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通过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喇叭状喷嘴,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均为中空设置。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二连接管内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的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三连接管内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中空设置,第三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二管体直径,第三连接柱可由第二管体的上端插入第二管体内,第三连接柱上设有第三外螺纹,第二管体内设有与第三外螺纹适配的第三内螺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过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的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体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四连接柱,第四连接柱中空设置,第四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管直径,第四连接柱可由第一连接管的上端插入第一连接管内,第四连接柱上设有第四外螺纹,第一连接管内设有与第四外螺纹适配的第四内螺纹,第二管体和第一连接管通过第四外螺纹与第四内螺纹的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与第一密封环的侧壁厚度对应的第一环形台阶,第一环形台阶设置于第一喷口组的下端,第一密封环侧壁的下表面抵于第一环形台阶的上表面,第四连接柱的侧壁厚度与第一密封环的侧壁厚度对应,第四连接柱由上往下插入第一连接管内时,第四连接柱侧壁的下表面抵于第一密封环侧壁的上表面。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有与第二密封环的侧壁厚度对应的第二环形台阶,第二环形台阶设置于第二喷口组的下端,第二密封环侧壁的下表面抵于第二环形台阶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柱的侧壁厚度与第二密封环的侧壁厚度对应,第一连接柱由上往下插入第二连接管内时,第一连接柱侧壁的下表面抵于第二密封环侧壁的上表面。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接管内设有与第三密封环的侧壁厚度对应的第三环形台阶,第三环形台阶设置于第三喷口组的下端,第三密封环侧壁的下表面抵于第三环形台阶的上表面,第二连接柱的侧壁厚度与第三密封环的侧壁厚度对应,第二连接柱由上往下插入第三连接管内时,第二连接柱侧壁的下表面抵于第三密封环侧壁的上表面。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均由弹性硅胶构成。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由上往下中空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清洗管,第一管体的下端与第二管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管体的下端与清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可拆装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清洗管,可以根据燃烧室的插入口与正对插入口的部件之间的间隙大小,对喷管的连接端进行自由拆装,能适应燃烧室的插入口与正对插入口的部件之间的间隙;清洗管由三个可拆卸的连接管组成,三个连接管由上往下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使其能适配不同型号以及深度的燃烧室,适用范围广;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内设有分别用于遮挡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的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均为可拆卸设置,可以根据燃烧室需要清洗的深度,对多余喷口进行打开或关闭,避免干冰或清洗剂溅出燃烧室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密封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密封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三密封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第一管体,11-第三连接柱,12-第三外螺纹,20-第二管体,21-第四连接柱,22-第四外螺纹,30-清洗管,31-第一连接管,311-第一连接柱,312-第一外螺纹,32-第二连接管,321-第二连接柱,322-第二外螺纹,33-第三连接管,331-喷嘴,34-第一喷口组,35-第二喷口组,36-第三喷口组,37-第一密封环,38-第二密封环,39-第三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如图1-5所示,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包括由上往下中空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清洗管,第一管体的下端与第二管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管体的下端与清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管由三个可拆卸的连接管组成,三个连接管由上往下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的中部分别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内设有分别用于遮挡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的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均为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第一连接柱可由第二连接管的上端插入第二连接管内,使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管的直径,第二连接柱可由第三连接管的上端插入第三连接管内,使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通过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喇叭状喷嘴,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均为中空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包括由上往下中空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清洗管,第一管体的下端与第二管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管体的下端与清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管由三个可拆卸的连接管组成,三个连接管由上往下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的中部分别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内设有分别用于遮挡第一喷口组、第二喷口组和第三喷口组的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均为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第一连接柱可由第二连接管的上端插入第二连接管内,使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管的直径,第二连接柱可由第三连接管的上端插入第三连接管内,使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通过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喇叭状喷嘴,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均为中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二连接管内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的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三连接管内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烧室清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中空设置,第三连接柱的直径小于第二管体直径,第三连接柱可由第二管体的上端插入第二管体内,第三连接柱上设有第三外螺纹,第二管体内设有与第三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洁
申请(专利权)人:沈文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