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82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熔体泵和搅拌叶片,釜体外侧设有减速电机,釜体的中部设有方管,方管的底部上设有下部转轴,方管上设有多个连接器,相邻两连接器之间通过套管相连接,且套管套设在方管的外侧上,位于釜体最顶部的套管的顶端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内卡接有紧固弹簧,外露出釜体部分处的方管设有卡座,紧固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卡座的卡口内,卡座设有上部转轴,上部转轴与减速电机相连接,连接器上设有插接孔,搅拌叶片的端部设有外凸插接柱,外凸插接柱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卡槽,外凸插接柱插入至插接孔后,进一步的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连接器上,紧固结构包括紧固管、封板、拉杆和插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碳化硅陶瓷先驱体聚碳硅烷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反应釜中对多种原材料进行搅拌处理。现有的反应釜都是由釜体、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其中的循环管道采取电加热方式进行循环。传统的搅拌桨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对桨叶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和桨叶的角度,通常都是焊接固定,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清洗比较麻烦;此外,其中的循环管道采取电加热方式循环,无法起到防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熔体泵和搅拌叶片,所述釜体的顶部外侧设有减速电机,所述釜体的顶部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内底壁上焊接有一三脚支架,所述釜体的中部上纵向设置有一方管,且方管的顶部外露出釜体,所述方管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下部转轴,所述下部转轴与三脚支架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方管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器,相邻两连接器之间通过套管相连接,且套管套设在方管的外侧上,位于釜体最顶部的套管与釜体之间通过带座轴承相连接,并且该套管的顶端外露出釜体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熔体泵(2)和搅拌叶片(3),所述釜体(1)的顶部外侧设有减速电机(5),所述釜体(1)的顶部上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底壁上焊接有一三脚支架(7),所述釜体(1)的中部上纵向设置有一方管(8),且方管(8)的顶部外露出釜体,所述方管(8)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下部转轴(9),所述下部转轴(9)与三脚支架(7)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方管(8)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器(10),相邻两连接器(10)之间通过套管(11)相连接,且套管(11)套设在方管(8)的外侧上,位于釜体(1)最顶部的套管(11)与釜体之间通过带座轴承(12)相连接,并且该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熔体泵(2)和搅拌叶片(3),所述釜体(1)的顶部外侧设有减速电机(5),所述釜体(1)的顶部上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底壁上焊接有一三脚支架(7),所述釜体(1)的中部上纵向设置有一方管(8),且方管(8)的顶部外露出釜体,所述方管(8)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下部转轴(9),所述下部转轴(9)与三脚支架(7)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方管(8)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器(10),相邻两连接器(10)之间通过套管(11)相连接,且套管(11)套设在方管(8)的外侧上,位于釜体(1)最顶部的套管(11)与釜体之间通过带座轴承(12)相连接,并且该套管的顶端外露出釜体的顶部,位于釜体最顶部的套管(11)的顶端开设有一内凹槽(13),所述内凹槽(13)内卡接有紧固弹簧(14),外露出釜体部分处的方管(8)上设置有一卡座(15),所述紧固弹簧(14)的另一端抵接在卡座(15)的卡口内,所述卡座(15)上端面的中部上设置有一上部转轴(16),所述上部转轴(16)与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连接键相连接,每一所述连接器(10)的中部上均开设有一方形插口(17),所述连接器(1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等间隔分布的插接孔(18),所述搅拌叶片(3)的端部设置有外凸插接柱(19),所述外凸插接柱(19)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外凸插接柱(19)插入至插接孔(18)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凯林家法刘炯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亚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