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79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顶盖、搅拌结构和导料管,所述投料斗位于所述顶盖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包括外壳、内胆和电热丝,所述外壳套接在所述内胆外侧,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内胆外壁之间形成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内部均匀插接有电热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投料斗将不同元素的化肥输送到导料管内,然后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对内胆内部的不同元素的化肥进行干燥,然后干燥后的不同元素的化肥输送到混合罐内,通过搅拌结构混合,形成复合肥料,这样在不同元素的化肥通过导料管的过程中,对不同元素的化肥进行干燥处理,防止合成的复合肥含水量过高,从而方便了复合肥的运输和存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肥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混合成复合肥料时,是先将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加入到混合装置内,然后通过混合装置将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均匀混合到一起,从而组合成复合肥料。但是现有的复合肥混合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不同元素的化肥在制备后含水量较大,因此直接将不同元素的化肥混合到一起制成复合肥料后,复合肥成品的水分含量偏高,则会引起复合肥在储存期内出现结块、潮解和粉化,影响颗粒的强度;并对储藏、运输影响很大,所以在混合复合肥时,需要对不同元素的化肥进行干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顶盖、搅拌结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10)、顶盖(20)、搅拌结构(30)和导料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0)底部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1),所述混合罐(10)底部的中心处螺纹安装有排料管(12),所述排料管(12)靠近所述混合罐(1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手动蝶阀(13),所述混合罐(10)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30),所述混合罐(1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盖(20),所述顶盖(20)顶部的边缘处对称插接有投料斗(21),所述投料斗(21)位于所述顶盖(20)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料管(40),所述导料管(40)包括外壳(41)、内胆(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10)、顶盖(20)、搅拌结构(30)和导料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0)底部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1),所述混合罐(10)底部的中心处螺纹安装有排料管(12),所述排料管(12)靠近所述混合罐(1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手动蝶阀(13),所述混合罐(10)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30),所述混合罐(1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盖(20),所述顶盖(20)顶部的边缘处对称插接有投料斗(21),所述投料斗(21)位于所述顶盖(20)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料管(40),所述导料管(40)包括外壳(41)、内胆(42)和电热丝(44),所述外壳(41)套接在所述内胆(42)外侧,所述外壳(41)内壁与所述内胆(42)外壁之间形成有导热腔(43),所述导热腔(43)内部均匀插接有电热丝(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肥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0)和所述顶盖(20)均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混合罐(10)底部呈圆锥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文代春陈均郑运良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宝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