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除尘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76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除尘塔,包括塔体、循环净化组件、底座组件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塔体的内底端设置有循环净化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安装在塔体的外底端,所述过滤板安装在塔体的内部,且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循环净化组件对初始气体进行循环除尘杀菌,初始气体进入水槽进行初步除尘后得到的污水通过过滤箱过滤掉杂质再流回水槽内进行循环利用,而气体则被吸进杀菌箱内进行杀菌净化,这种结构在提高塔体除尘效率和效果的同时还能节省资源,两两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的减震板安装在固定柱之间,并且固定柱下端设置有套接在套杆上的支撑套筒,这种结构能够维持塔体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除尘塔
本技术属于除尘塔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除尘塔。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冶金炼钢电炉和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增加很多,这些炉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所以除尘塔的出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除尘塔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抗老化、轻质高强和使用寿命强的特点,产品采用分体结合式,方便了运输和安装,除尘塔其主体采用改性耐高温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节能除尘塔就是其中的一种,传统的除尘塔只是利用简单的过滤和吸附装置实现除尘的功能,这种结构太过于简单化,会导致除尘效果并不理想,效率也不高,最终得到的气体含有的灰尘很可能依然存在,而且一般的除尘塔只具备除尘的功能,另外,关于除尘塔的固定底座也并没有特殊的结构,当所处地面不平稳时很可能会使除尘塔位置倾斜失去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除尘塔,具有除尘效果好,结构稳定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除尘塔,包括塔体、循环净化组件、进气管、底座组件、过滤板、活性炭吸附层和塔口,所述塔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箱,且塔体的内底端设置有循环净化组件,所述冷凝水箱的下端设置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喷淋头,所述进气管安装在塔体的一侧,所述底座组件安装在塔体的外底端,所述过滤板安装在塔体的内部,且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塔口安装在塔体的顶端,且塔口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循环净化组件包括杀菌箱、盖板、集气头、水槽、过滤箱、循环水管和紫外线杀菌灯本体,其中,所述水槽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且水槽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盖板的上方设置有杀菌箱,所述杀菌箱的下端设置有集气头,且杀菌箱的内部拐角处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本体;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固定柱、支撑套筒、套杆、固定环、减震板和减震弹簧,其中,所述固定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套筒,且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板,所述支撑套筒的下端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在减震板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冷凝水箱通过电弧焊焊接在塔体的外侧,且冷凝水箱与引水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喷淋头与引水管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塔体与水槽延伸至水槽的液面下方,所述过滤箱通过固定螺丝钉安装在塔体的外侧,且过滤箱与水槽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水槽的开口端,且盖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细小通孔,所述集气头的吸气端延伸至盖板与水槽的内部液面之间。优选的,所述杀菌箱的两端通过铝合金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塔体的内部两侧壁之间,所述紫外线杀菌灯本体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杀菌箱的内部上端拐角处,所述塔体的内壁凿有凹槽,所述过滤板通过嵌入凹槽内安装在塔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筒通过套环活动套接在套杆的上端,且支撑套筒的顶端通过插销与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凿有通孔,所述减震板通过插入通孔内安装在固定柱两两之间,且减震板竖直方向两两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循环净化组件对初始气体进行循环除尘杀菌,初始气体进入水槽进行初步除尘后得到的污水通过过滤箱过滤掉杂质再流回水槽内进行循环利用,而气体则被吸进杀菌箱内经过杀菌后再进行后续的净化吸附等操作,这种结构在提高塔体除尘效率和效果的同时还能节省资源。2、本技术通过在塔体底端设置底座组件实现对塔体的固定稳定,两两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的减震板安装在固定柱之间,并且固定柱下端设置有套接在套杆上的支撑套筒,这种结构配合作用下能够维持塔体的平衡,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循环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体;2、冷凝水箱;3、引水管;4、循环净化组件;41、杀菌箱;42、盖板;43、集气头;44、水槽;45、过滤箱;46、循环水管;47、紫外线杀菌灯本体;5、进气管;6、底座组件;61、固定柱;62、支撑套筒;63、套杆;64、固定环;65、减震板;66、减震弹簧;7、喷淋头;8、过滤板;9、活性炭吸附层;10、塔口;11、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除尘塔,包括塔体1、循环净化组件4、进气管5、底座组件6、过滤板8、活性炭吸附层9和塔口10,塔体1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箱2,且塔体1的内底端设置有循环净化组件4,冷凝水箱2的下端设置有引水管3,引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喷淋头7,进气管5安装在塔体1的一侧,底座组件6安装在塔体1的外底端,过滤板8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且过滤板8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9,塔口10安装在塔体1的顶端,且塔口10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11;循环净化组件4包括杀菌箱41、盖板42、集气头43、水槽44、过滤箱45、循环水管46和紫外线杀菌灯本体47,其中,水槽44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45,且水槽44的上端设置有盖板42,过滤箱45的上端设置有循环水管46,盖板42的上方设置有杀菌箱41,杀菌箱41的下端设置有集气头43,且杀菌箱41的内部拐角处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本体47;底座组件6包括固定柱61、支撑套筒62、套杆63、固定环64、减震板65和减震弹簧66,其中,固定柱6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套筒62,且固定柱61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板65,支撑套筒62的下端套接有套杆63,套杆6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环64,减震弹簧66安装在减震板65的下端。为了安装冷凝水箱2以方便对含尘气体进行凝液除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冷凝水箱2通过电弧焊焊接在塔体1的外侧,且冷凝水箱2与引水管3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喷淋头7与引水管3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使除尘后得到的污水能够进行循环利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气管5的一端贯穿塔体1与水槽44延伸至水槽44的液面下方,过滤箱45通过固定螺丝钉安装在塔体1的外侧,且过滤箱45与水槽44之间通过循环水管46连接。为了使凝液除尘得到的液体下渗至水槽44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盖板4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水槽44的开口端,且盖板42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细小通孔,集气头43的吸气端延伸至盖板42与水槽44的内部液面之间。为了对进行循环除尘后的气体进行杀菌净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杀菌箱41的两端通过铝合金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两侧壁之间,紫外线杀菌灯本体47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杀菌箱41的内部上端拐角处,塔体1的内壁凿有凹槽,过滤板8通过嵌入凹槽内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除尘塔,包括塔体(1)、循环净化组件(4)、进气管(5)、底座组件(6)、过滤板(8)、活性炭吸附层(9) 和塔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箱(2),且塔体(1)的内底端设置有循环净化组件(4),所述冷凝水箱(2)的下端设置有引水管(3),所述引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喷淋头(7),所述进气管(5)安装在塔体(1)的一侧,所述底座组件(6)安装在塔体(1)的外底端,所述过滤板(8)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且过滤板(8)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9),所述塔口(10)安装在塔体(1)的顶端,且塔口(10)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11);/n所述循环净化组件(4)包括杀菌箱(41)、盖板(42)、集气头(43)、水槽(44)、过滤箱(45)、循环水管(46)和紫外线杀菌灯本体(47),其中,所述水槽(44)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45),且水槽(44)的上端设置有盖板(42),所述过滤箱(45)的上端设置有循环水管(46),所述盖板(42)的上方设置有杀菌箱(41),所述杀菌箱(41)的下端设置有集气头(43),且杀菌箱(41)的内部拐角处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本体(47);/n所述底座组件(6)包括固定柱(61)、支撑套筒(62)、套杆(63)、固定环(64)、减震板(65)和减震弹簧(66),其中,所述固定柱(6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套筒(62),且固定柱(61)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板(65),所述支撑套筒(62)的下端套接有套杆(63),所述套杆(6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环(64),所述减震弹簧(66)安装在减震板(65)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除尘塔,包括塔体(1)、循环净化组件(4)、进气管(5)、底座组件(6)、过滤板(8)、活性炭吸附层(9)和塔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箱(2),且塔体(1)的内底端设置有循环净化组件(4),所述冷凝水箱(2)的下端设置有引水管(3),所述引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喷淋头(7),所述进气管(5)安装在塔体(1)的一侧,所述底座组件(6)安装在塔体(1)的外底端,所述过滤板(8)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且过滤板(8)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9),所述塔口(10)安装在塔体(1)的顶端,且塔口(10)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11);
所述循环净化组件(4)包括杀菌箱(41)、盖板(42)、集气头(43)、水槽(44)、过滤箱(45)、循环水管(46)和紫外线杀菌灯本体(47),其中,所述水槽(44)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45),且水槽(44)的上端设置有盖板(42),所述过滤箱(45)的上端设置有循环水管(46),所述盖板(42)的上方设置有杀菌箱(41),所述杀菌箱(41)的下端设置有集气头(43),且杀菌箱(41)的内部拐角处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本体(47);
所述底座组件(6)包括固定柱(61)、支撑套筒(62)、套杆(63)、固定环(64)、减震板(65)和减震弹簧(66),其中,所述固定柱(6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套筒(62),且固定柱(61)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板(65),所述支撑套筒(62)的下端套接有套杆(63),所述套杆(6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环(64),所述减震弹簧(66)安装在减震板(65)的下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陈静王欢熊国柱陶蕾芳
申请(专利权)人:格索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