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奇风专利>正文

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74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解决了现有前置过滤器不能反装、影响复杂环境中的安装便捷性等问题。本前置过滤器包括阀体、转接头、过滤筒和排污管,阀体开设有内腔,阀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转接头转动设置于阀体内腔中,转接头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转接头能够通过旋转使该进水孔与进水口或出水口相连通,过滤筒设置于内腔中,过滤筒的上端与转接头相连通,排污管与过滤筒相连接;当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时,腔体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当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时,腔体与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正装反装、安装便捷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过滤设备
,涉及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
技术介绍
前置过滤器可以在前端进行初步过滤杂质,净化水源,广泛使用与家庭中。在前置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前置过滤器中的过滤筒上就会被一些细沙或者其他杂质封堵,此时就需要对过滤筒进行清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拆卸前置过滤器来对滤网进行清理,操作较为不方便。而由于清理滤网较为困难,为避免滤网经常性堵塞,滤网的网孔设计会相对较大,从而影响过滤效果。此外,由于前置过滤器的实际安装环境较为复杂,前置过滤器会出现正装困难而反装较为简便的情况,但现有前置过滤器仅支持正装,因此导致其不能较好的适应各类安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本前置过滤器能够正装与反装,从而适应各类安装环境,提高安装便捷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内腔,所述阀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转动设置于阀体的内腔中,转接头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转接头能够通过旋转使该进水孔与所述进水口或出水口相连通;过滤筒,所述过滤筒设置于内腔中,且两者之间形成能够与所述进水口或出水口相连通的腔体,过滤筒的上端与所述转接头相连通;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筒的下端相连接,且该排污管还连接有能够控制其通断的阀门;当所述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时,所述腔体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当所述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时,所述腔体与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其工作原理如下:正常使用时,可将排污管上的阀门关闭,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流体由阀体的进水口通过转接头上的进水孔,流至转接头内,然后流至过滤筒中,过滤后的水通过过滤筒流至腔体中,最后由阀体的出水口流出,而过滤后的杂质则残留于过滤筒上;当需要清洗过滤筒时,可打开排污管阀门,并旋转该转接头,使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此时腔体与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流体由阀体上的进水口流至腔体中,将过滤筒壁上的杂质冲至排污管中排出,实现自清洗;此外,本申请中的阀体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位置可以对调,即进水口可用于出水,而出水口也可用于进水,只需根据实际安装需要,旋转该转接头即可实现切换实现正装与反装置,从而适应各类安装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清洗时无需拆卸过滤器,清洗方便快捷,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换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功能,提高安装便捷性及灵活性。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过滤筒包括呈筒形的上支架、下支架及滤网,且该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转接头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孔相连通的中心孔,所述转接头通过该中心孔套设于上支架上,且与所述台阶面相贴靠,所述滤网嵌接于所述下支架内。过滤筒如上设计,当需要更换转接头或滤网时,直接将转接头拔下即可,更换方便快捷。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上支架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转接头上的进水孔相连通的通槽一,所述下支架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通槽二。设计有通槽一后,保证流体能够由转接头流至过滤筒,或者由过滤筒流至转接头;设计有通槽二,则保证流体能够由滤网内流至滤网外,或者由滤网外流至滤网内。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转接头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相连通,当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时,该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当转接头上的进水孔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时,该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转接头均采用塑料制成,其中上支架和下支架为一体式结构。上支架、下支架采用塑料一体式设计,可降低产品成本。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前置过滤器还包括阀盖,所述阀盖与阀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阀盖的下端面开设有环形凹槽一,所述上支架的上端嵌接于该环形凹槽一内;所述阀体的内腔下端处设置有环形凹槽二,所述下支架的下端嵌接于该环形凹槽二内。安装时,可将过滤筒的下支架下端插接于环形凹槽二内,然后盖上阀盖,使上支架的上端嵌接于阀盖下端面的环形凹槽一内,从而对过滤筒进行限位,实现安装。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阀体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阀盖的下端面具有与该安装孔相连接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下端面靠近所述转接头的上端面。安装转接头时,可将转接头套设于过滤筒上,使其下端面与过滤筒的台阶面相贴靠,而阀盖上的环形凸台可对转接头的上端面形成限位,从而实现转接头的安装。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连接有带计时装置的控制器。设计有带计时装置的控制器后,可定时控制电动阀门的开闭,定时进行滤网的清洗。在上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中,所述阀门上具有供人工手动操控的控制部。该方案中的阀门需要人工手动操控,从而与前置过滤器中的其它部件相配合对滤网进行清洗,与带计时装置的方式相比,人工手动操控的方案成本较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在清洗时无需拆卸过滤器,清洗方便快捷,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换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功能,提高安装便捷性及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前置过滤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前置过滤器的爆炸图。图3是本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进水口;3、出水口;4、转接头;5、进水孔;6、中心孔;7、过滤筒;8、腔体;9、排污管;10、阀门;11、台阶面;12、通槽一;13、通槽二;14、通孔;15、阀盖;16、环形凹槽一;17、环形凹槽二;18、安装孔;19、环形凸台;20、上支架;21、下支架;22、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前置过滤器包括阀体1、转接头4、过滤筒7和排污管9。其中,阀体1开设有内腔,阀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转接头4转动设置于阀体1的内腔中,转接头4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5,转接头4能够通过旋转使该进水孔5与进水口2或出水口3相连通,过滤筒7设置于内腔中,且两者之间形成能够与进水口2或出水口3相连通的腔体8,过滤筒7的上端与转接头4相连通,排污管9的上端与过滤筒7的下端相连接,且该排污管9还连接有能够控制其通断的阀门10。其中,阀门10为电动阀门,作为优选,电动阀门连接有带计时装置的控制器。当然,也可在阀门10上设计供人工手动操控的控制部,通过人工手动操纵。当转接头4上的进水孔5与阀体1上的进水口2相连通时,腔体8与阀体1上的出水口3相连通;当转接头4上的进水孔5与阀体1上的出水口3相连通时,腔体8与阀体1上的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n阀体(1),所述阀体(1)开设有内腔,所述阀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n转接头(4),所述转接头(4)转动设置于阀体(1)的内腔中,转接头(4)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5),所述转接头(4)能够通过旋转使该进水孔(5)与所述进水口(2)或出水口(3)相连通;/n过滤筒(7),所述过滤筒(7)设置于内腔中,且两者之间形成能够与所述进水口(2)或出水口(3)相连通的腔体(8),过滤筒(7)的上端与所述转接头(4)相连通;/n排污管(9),所述排污管(9)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筒(7)的下端相连接,且该排污管(9)还连接有能够控制其通断的阀门(10);/n当所述转接头(4)上的进水孔(5)与阀体(1)上的进水口(2)相连通时,所述腔体(8)与阀体(1)上的出水口(3)相连通;/n当所述转接头(4)上的进水孔(5)与阀体(1)上的出水口(3)相连通时,所述腔体(8)与阀体(1)上的进水口(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
阀体(1),所述阀体(1)开设有内腔,所述阀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
转接头(4),所述转接头(4)转动设置于阀体(1)的内腔中,转接头(4)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5),所述转接头(4)能够通过旋转使该进水孔(5)与所述进水口(2)或出水口(3)相连通;
过滤筒(7),所述过滤筒(7)设置于内腔中,且两者之间形成能够与所述进水口(2)或出水口(3)相连通的腔体(8),过滤筒(7)的上端与所述转接头(4)相连通;
排污管(9),所述排污管(9)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筒(7)的下端相连接,且该排污管(9)还连接有能够控制其通断的阀门(10);
当所述转接头(4)上的进水孔(5)与阀体(1)上的进水口(2)相连通时,所述腔体(8)与阀体(1)上的出水口(3)相连通;
当所述转接头(4)上的进水孔(5)与阀体(1)上的出水口(3)相连通时,所述腔体(8)与阀体(1)上的进水口(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7)包括呈筒形的上支架(20)、下支架(21)及滤网(22),且该上支架(20)与下支架(21)之间形成台阶面(11),所述转接头(4)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孔(5)相连通的中心孔(6),所述转接头(4)通过该中心孔(6)套设于上支架(20)上,且与所述台阶面(11)相贴靠,所述滤网(22)嵌接于所述下支架(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0)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转接头(4)上的进水孔(5)相连通的通槽一(12),所述下支架(21)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腔体(8)相连通的通槽二(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奇风
申请(专利权)人:曾奇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