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式高温杀菌系统,通过加设新的工艺管理,增加自动阀门等设备,改变杀菌水的工艺路线,衡桶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平衡桶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出料口相连通无需时刻进行冷却水降温,杀菌水直接进行新一轮循环,避免了冷却水和蒸汽热能的无效损耗;在预杀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停止均质机的运行,保证了均质机的密封,保证均质机不被高温杀菌水损伤,延长了均质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产品与杀菌水进行切换时,改变产品液体的流通路线,大大减少了产品与杀菌水混合物的体积,降低了原料的浪费。降低了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高温杀菌系统
本技术涉及杀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管式高温杀菌系统。
技术介绍
管式高温杀菌系统在杀菌系统运用于产品高温灭菌前,需要对杀菌系统进行高温灭菌,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管式高温杀菌系统,在对杀菌系统进行整体的高温灭菌处理时,平衡桶1内首先注满杀菌水,通过产品泵2提供压力,使得杀菌水依次通过第一管式换热器3、均质机4、第二管式换热器5、第三管式换热器6、第一管式换热器3、第四管式换热器7、灌装机8和第五管式换热器9;为了保证系统的杀菌完全,杀菌水需要在系统内循环至少30分钟,因此杀菌水在整套杀菌系统中需要不断循环往复。杀菌水经过第二管式换热器5时,为了保证杀菌效果,杀菌水被加温到137摄氏度左右;循环管为密封的加压管道,可以适配137摄氏度的杀菌水的压力;但是当137摄氏度的杀菌水通入平衡桶1内时,由于平衡桶1与外界大气压相通,杀菌水会在平衡桶中沸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设置第五管式换热器9,对需要排出系统的高温水进行降温,降温到100摄氏度以下再排入平衡桶1内;然后再进入循环管,继续加热到137摄氏度;30分钟内,第五管式换热器9不间断对高温水进行降温操作,造成了热能大量的浪费;在对系统杀菌结束后,操作人员打开排水管10,向平衡桶1内不断注入产品液体,利用产品液体将平衡桶1内的杀菌水挤压到循环管直至从排水管10排出;但是在这一步骤中,由于系统中用于高温消毒的杀菌水通过产品液体进行挤排,因此,很大一部分产品液体与杀菌水在平衡桶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混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这部分不达指标的混合物产品,最终都从排水管10排出,造成了产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并且可以大大减少产品浪费的管式高温杀菌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管式高温杀菌系统,包括平衡桶和杀菌循环系统;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平衡桶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通过第三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预设有产品泵,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产品泵的位置预设有一根进料管;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管道上靠近所述平衡桶进料口位置均设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杀菌循环系统包括循环管、第一管式换热器、第二管式换热器、第三管式换热器、第四管式换热器、第五管式换热器、灌装机和均质机;所述循环管按照管内液体的流向依次串联所述第一管式换热器、均质机、第二管式换热器、第三管式换热器、第一管式换热器、第四管式换热器、灌装机和第五管式换热器;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管式换热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平衡桶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五管式换热器的出料口相连通。优选的,与所述均质机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相连通的两段所述循环管之间通过第四管道相连通,以架空所述均质机。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预设有助力泵。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的两端与所述循环管的连接点均设有三通阀。优选的,还包括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循环换热管、板式换热器、热水泵和热水膨胀罐;所述循环换热管依次串联所述热水膨胀罐、热水泵、板式换热器、第二管式换热器和第三管式换热器。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点,均设有三通阀。优选的,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相通的所述排水管上均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本技术通过设计新的工艺管路,增加自动阀门等设备,改变杀菌水的工艺路线,杀菌水可以在密闭的系统里面往复循环,回流的热水不需要经过平衡桶,因此无需时刻进行冷却水降温,杀菌水直接进行新一轮循环,避免了冷却水和蒸汽热能的无效损耗;在预杀菌时,停止均质机的运行,保护了均质机不被高温杀菌水损伤,延长了均质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技术的管路设计,改变产品液体的流通路线,大大减少了产品与杀菌水混合物的体积,从而降低了原料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管式高温杀菌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管式高温杀菌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管式高温杀菌系统,包括平衡桶1和杀菌循环系统;平衡桶1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10与杀菌循环系统的进料口相连通;平衡桶1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11与杀菌循环系统的出料口相连通;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之间通过第三管道12相连通;第一管道10上预设有产品泵2,第一管道10上靠近产品泵2的位置预设有一根进料管;第一管道10上靠近平衡桶1的出料口位置,以及第二管道11上靠近平衡桶1进料口位置均设有排水管14。第三管道12和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的连接点,均设有三通阀。与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相通的排水管14上均设有阀门。在本实施例中,杀菌循环系统包括循环管15、第一管式换热器3、第二管式换热器5、第三管式换热器6、第四管式换热器7、第五管式换热器9、灌装机8和均质机4;循环管15按照管内液体的流向依次串联第一管式换热器3、均质机4、第二管式换热器5、第三管式换热器6、第一管式换热器3、第四管式换热器7、灌装机8和第五管式换热器9;平衡桶1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10与第一管式换热器3的进料口相连通;平衡桶1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11与第五管式换热器9的出料口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与均质机4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相连通的两段循环管15之间通过第四管道13相连通,以架空均质机4,第四管道13上预设有助力泵20,第四管道13的两端与循环管15的连接点均设有三通阀。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换热系统,换热系统包括循环换热管16、板式换热器19、热水泵18和热水膨胀罐17;循环换热管16依次串联热水膨胀罐17、热水泵18、板式换热器19、第二管式换热器5和第三管式换热器6。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预杀菌阶段,操作人员首先通过三通阀,将第四管道13连通均质机4两端的循环管15,以架空均质机4,使得在预杀菌阶段,高温杀菌水不会通过均质机4,从而保护均质机4不会被高温杀菌水高温损伤,延长均质机4的使用寿命;阀门调节结束后,将杀菌水注入平衡桶1内,通过产品泵2将杀菌水通入第一管式换热器3内进行预热;预热结束后,由于通过第四管道13直接架空了均质机4,因此杀菌水直接进入第二管式换热器5与循环管15内的高温加热液体进行换热处理;第二管式换热器5由于与循环换热管16相连通,循环换热管16内的加温液体在板式换热器19内通过蒸汽加温至高温状态;因此,高温状态下的加温液体可以将杀菌水加温至137摄氏度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高温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桶和杀菌循环系统;/n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平衡桶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出料口相连通;/n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通过第三管道相连通;/n所述第一管道上预设有产品泵,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产品泵的位置预设有一根进料管;/n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管道上靠近所述平衡桶进料口位置均设有排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高温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桶和杀菌循环系统;
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平衡桶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的出料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通过第三管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管道上预设有产品泵,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产品泵的位置预设有一根进料管;
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管道上靠近所述平衡桶进料口位置均设有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高温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循环系统包括循环管、第一管式换热器、第二管式换热器、第三管式换热器、第四管式换热器、第五管式换热器、灌装机和均质机;
所述循环管按照管内液体的流向依次串联所述第一管式换热器、均质机、第二管式换热器、第三管式换热器、第一管式换热器、第四管式换热器、灌装机和第五管式换热器;
所述平衡桶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管式换热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平衡桶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五管式换热器的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赫列姆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