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5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包括第一固定部、过渡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内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固定部内设置有第二贯穿孔;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锁钉孔,第一锁钉穿设第一锁钉孔与第一固定部锁定;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锁钉孔,第二锁钉穿设第二锁钉孔与第二固定部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第一固定部和过渡部的外形及外展角的设计与股骨近端髓腔有极高的匹配度,且有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型号可供选择,髓内钉近端部分的设计避免突出于大粗隆顶点,远端设计的分叉结构降低应力性骨折的风险,手术操作更为快速、便捷、可靠,减少术中透视和出血,最大限度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技术介绍
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生率约占成人全身骨折的7.3%,而在老年骨折患者中比例可达23.8%。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股骨近端骨折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据报道,全球每年新发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约450万例,在今后40年内全球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数量预计将增加至2100万人,其中亚洲人的发病率约占全球发病率的50%。股骨近端骨折日益增高的治疗需求及患者对生活质量高要求已成为骨科医师面临的一项挑战。随着内固定器械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深入,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被认为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金标准。在内固定装置的选择上,有锁定钢板、髓内内固定系统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装置等。对于股骨近端髓内内固定系统,其结构包括髓内钉主钉、近端锁钉、远端锁钉和尾帽,其中,主钉具有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目前,已有的股骨近端髓内钉主钉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外形设计不符合中国人群股骨近端髓腔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使得主钉与股骨近端髓腔匹配度差,不仅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为杆状结构,所述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包括第一固定部、过渡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n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轴向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内轴向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锁钉孔,所述第一锁钉孔的形状为纺锤形,所述第一锁钉孔为斜插孔,所述第一锁钉孔的形状与第一锁钉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以在所述第一锁钉穿设所述第一锁钉孔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锁定;/n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锁钉孔,所述第二锁钉孔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所述第二锁钉孔的形状与第二锁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为杆状结构,所述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包括第一固定部、过渡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轴向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内轴向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锁钉孔,所述第一锁钉孔的形状为纺锤形,所述第一锁钉孔为斜插孔,所述第一锁钉孔的形状与第一锁钉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以在所述第一锁钉穿设所述第一锁钉孔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锁定;
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锁钉孔,所述第二锁钉孔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所述第二锁钉孔的形状与第二锁钉相适配,以在所述第二锁钉穿设所述第二锁钉孔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夹角为3°~6°,所述第一固定部任意一处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任意一处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长度为25mm~35mm;
所述过渡部为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轴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圆台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的截面积大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的截面积,所述圆台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处的截面积相等,所述圆台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的截面积相等。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雁西强敏菲张坤赵国军黄朝朝吴欣然张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