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内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与输气管连通,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储气筒连通,所述储气筒一侧连通有压力管,所述储气筒另一侧安装有压力表,所述输气管外侧与滑动连接柱的底部套接,所述滑动连接柱顶部的矩形块内部两侧滑设有L形滑杆,且矩形块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设有倒V形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可调节的L形滑杆打开产妇阴道,通过吸盘吸附胎儿头部,将胎儿拉出,一方面开扩产妇阴道,另一方面向产妇体外拉动胎儿,二者结合,有助于产妇的顺利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助产
,尤其涉及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助产指的是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在生产过程中长出现一些产妇因合并疾病分娩时不宜用力者,有胎儿窘迫需缩短产程尽快分娩者,在生产过程中其往往看到胎儿头部出来,其产妇不能用力,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助产。产妇在生产时,常常会使用到助产装置,首先,现有助产装置通常是通过助产钳和吸盘来将胎儿拉出产妇体外,使得生产过程较慢,给胎儿和产妇都带来较大痛苦,其次,现有产妇阴道通常是随着胎儿的拉出而自由扩张,无法调节固定阴道打开程度,而由于胎儿身体不同部位的大小不同,使得生产过程中阴道不同扩张和收缩,给产妇带来不适,生产过程也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内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与输气管连通,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储气筒连通,所述储气筒一侧连通有压力管,所述储气筒另一侧安装有压力表,所述输气管外侧与滑动连接柱的底部套接,所述滑动连接柱顶部的矩形块内部两侧滑设有L形滑杆,且矩形块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设有倒V形压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倒V形压块外侧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位于同一平面的弧形凹槽对应开设,所述L形滑杆的横杆末端呈圆弧状,且与弧形凹槽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输气管外侧设有螺纹,且其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力管一侧连通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安装有阀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储气筒顶部连接有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通槽与倒V形压块接触处设有软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可调节的L形滑杆打开产妇阴道,通过吸盘吸附胎儿头部,将胎儿拉出,一方面开扩产妇阴道,另一方面向产妇体外拉动胎儿,二者结合,有助于产妇的顺利生产。2、本技术中,通过倒V形压块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外径,改变L形滑杆与不同位置的弧形凹槽的配合,从而使得形滑杆向外滑出滑动连接柱的距离不同,进而可以调节性的控制产妇阴道的打开大小,有助于将胎儿拉出产妇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的输气管和吸盘负压腔的连通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的B-B处的俯视示意图。图例说明:1、把手;2、储气筒;3、压力表;4、压力管;5、泄压管;6、滑动连接柱;601、通槽;7、L形滑杆;8、输气管;9、阀门;10、螺纹套筒;11、倒V形压块;1101、弧形凹槽;12、软胶;13、吸盘;1301、负压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吸盘13,吸盘13内设有负压腔1301,负压腔1301与输气管8连通,输气管8另一端与储气筒2连通,储气筒2一侧连通有压力管4,储气筒2另一侧安装有压力表3,压气管4与气泵连通,气压通过压力管4、储气筒2和输气管8进入负压腔1301,通过压力表3观察气压,防止气压过大,或者气压过小,当气压合适,即吸盘13吸附住胎儿头部时,关闭气泵,输气管8外侧与滑动连接柱6的底部套接,滑动连接柱6可以在输气管8外滑动,向外拉动吸盘13时,控制滑动连接柱6不动,滑动连接柱6顶部的矩形块内部两侧滑设有L形滑杆7,且矩形块顶部开设有通槽601,通槽601内滑设有倒V形压块11,两个L形滑杆7的竖杆伸入产妇体内,打开产妇阴道,有助于胎儿顺利从产妇体内出来。具体的,如图1-4所示,倒V形压块11外侧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1101,位于同一平面的弧形凹槽1101对应开设,L形滑杆7的横杆末端呈圆弧状,且与弧形凹槽1101贴合,倒V形压块11的外径从上到下依次递减,通过改变L形滑杆7与不同位置的弧形凹槽1101的配合,从而使得L形滑杆7向外滑出滑动连接柱6的距离不同,进而可以调节性的控制产妇阴道的打开大小,有助于将胎儿拉出产妇体内。具体的,如图1-4所示,输气管8外侧设有螺纹,且其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10,螺纹套筒10用来限制滑动连接柱6的位置,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时,滑动连接柱6在输气管8上随意滑动,使得L形滑杆7的竖杆突然脱离产妇体内,伤害产妇身体,影响生成过程。具体的,如图1-4所示,压力管4一侧连通有泄压管5,泄压管5上安装有阀门9,当胎儿顺利从产妇体内出来时,打开阀门9,使得储气筒2、输气管8和负压腔1301形成的密闭空间的气压通过泄压管5泄压,从而使得吸盘13与胎儿头部分离。具体的,如图1-4所示,储气筒2顶部连接有把手1,拉动把手1,带动储气筒2、输气管8以及吸盘13向外移动,进而将胎儿拉出产妇体内。具体的,如图1-4所示,通槽601与倒V形压块11接触处设有软胶12,软胶12与倒V形压块11外表面接触,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使得倒V形压块11不会轻易从通槽601内脱离,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工作原理:使用时,胎儿头部与吸盘13贴合,将压力管4与气泵连通,气压通过压力管4、储气筒2和输气管8进入负压腔1301,通过压力表3观察气压,防止气压过大,或者气压过小,当气压合适时,即吸盘13吸附住胎儿头部时,关闭气泵,将L形滑杆7的竖杆伸入产妇体内,根据生产情况,向下按压倒V形压块11,进而改变L形滑杆7与不同位置的弧形凹槽1101的配合,从而使得L形滑杆7向外滑出滑动连接柱6的距离不同,进而可以调节性的控制产妇阴道的打开大小,有助于将胎儿拉出产妇体内,准备工作就绪后,医护人员控制住滑动连接柱6,使其停留在一开始的位置不动,另一个医护人员向外拉动把手1,带动储气筒2、输气管8以及吸盘13向外移动,进而将胎儿拉出产妇体内,当胎儿顺利从产妇体内出来时,打开阀门9,使得储气筒2、输气管8和负压腔1301形成的密闭空间的气压通过泄压管5泄压,从而使得吸盘13与胎儿头部分离,完成生产过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吸盘(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3)内设有负压腔(1301),所述负压腔(1301)与输气管(8)连通,所述输气管(8)另一端与储气筒(2)连通,所述储气筒(2)一侧连通有压力管(4),所述储气筒(2)另一侧安装有压力表(3),所述输气管(8)外侧与滑动连接柱(6)的底部套接,所述滑动连接柱(6)顶部的矩形块内部两侧滑设有L形滑杆(7),且矩形块顶部开设有通槽(601),所述通槽(601)内滑设有倒V形压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吸盘(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3)内设有负压腔(1301),所述负压腔(1301)与输气管(8)连通,所述输气管(8)另一端与储气筒(2)连通,所述储气筒(2)一侧连通有压力管(4),所述储气筒(2)另一侧安装有压力表(3),所述输气管(8)外侧与滑动连接柱(6)的底部套接,所述滑动连接柱(6)顶部的矩形块内部两侧滑设有L形滑杆(7),且矩形块顶部开设有通槽(601),所述通槽(601)内滑设有倒V形压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形压块(11)外侧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1101),位于同一平面的弧形凹槽(1101)对应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美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