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包括吸引管以及拉钩,吸引管与拉钩一体成型,其中:拉钩包括手持部、连接部、悬吊钩拉部以及吸气通道,吸气通道设置在连接部两侧的内部,并延伸至悬吊钩拉部,悬吊钩拉部外部两侧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与吸气通道连通;吸引管包括管体以及连接头,管体的一端与连接头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连接部内,并与所吸气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建腔,将拉钩和分离吸引的器械相结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手术效率,制作简单,节约制造成本,同时,悬吊钩拉部设置有吸气孔,在手术建腔的过程中,可以吸引烟雾,开阔视野,减少烟雾对手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
技术介绍
近十年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开展使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向着美容化、微创化方向发展。腔镜甲状腺术式分为腔镜辅助及完全腔镜两大类。1997年意大利Miccoli等首先提出经颈前方小切口行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又称Miccoli术式)。与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及传统手术相比,该术式无需广泛分离皮瓣、离断带状肌,因此创伤较前两者明显减小,还避免了皮肤感觉的部分丧失。而且较全腔镜手术操作路径短,可直视下施术,短距离操作增加了手感及灵巧度减少了副损伤,技术难度较低易于推广,又具有腔镜放大作用,并可深入内部为精细的外科手术提供保障。此术式的优势在于它是真正意义的微创与美容兼并,可取得传统手术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于传统手术。采用此种手术方式进行甲状腺疾病治疗时,需要进行提吊建腔,但是并没有一个适用于甲状腺手术建腔的统一器械,大多采用其他手术的悬吊器械,但这些功能单一,需要多种器械结合使用,手术建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侧位拉钩、能量器械以及分离吸引器械等多种器械结合使用,降低了手术的效率,不能完全的满足手术需要,同时手术建腔过程中容易产生烟雾,烟雾不易消散,影响视野,影响手术建腔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吸引手术建腔过程中的烟雾,减轻烟雾对手术的影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包括吸引管以及拉钩,吸引管与拉钩一体成型,其中:拉钩包括手持部、连接部、悬吊钩拉部以及吸气通道,吸气通道设置在连接部两侧的内部,并延伸通至悬吊钩拉部的内部,悬吊钩拉部外部两侧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与吸气通道连通;吸引管包括管体以及连接头,管体的一端与连接头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连接部内,并与所吸气通道连通。进一步的,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手持部以及悬吊钩拉部连接。进一步的,手持部、连接部以及悬吊钩拉部一体成型,组成U型拉钩。进一步的,连接头通过管体固定设置在连接部靠近手持部的一端。进一步的,吸气孔设置为多个。进一步的,悬吊钩拉部上还设置有穿线钩,穿线钩为弧形,一端固定设置在悬吊钩拉部上,另一端与悬吊钩拉部之间形成空隙。进一步的,悬吊钩拉部的顶端弯曲折成钩子形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吸雾式甲状腺拉钩主要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建腔,将拉钩和分离吸引的器械相结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手术效率,拉钩和吸引管一体成型,制作简单,节约制造成本,同时,悬吊钩拉部设置有吸气孔,在手术建腔的过程中,可以吸引烟雾,开阔视野,减少烟雾对手术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吸雾式甲状腺拉钩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吸雾式甲状腺拉钩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吸雾式甲状腺拉钩A-A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吸雾式甲状腺拉钩B-B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吸雾式甲状腺拉钩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吸雾式甲状腺拉钩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吸雾式甲状腺拉钩穿线钩与悬吊钩拉部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1-手持部、12-连接部、13-悬吊钩拉部、21-管体、22-连接头、3-吸气通道、4-吸气孔、5-穿线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包括吸引管以及拉钩,吸引管与拉钩一体成型,其中:拉钩包括手持部11、连接部12、悬吊钩拉部13以及吸气通道3,吸气通道3设置在连接部12两侧的内部,并延伸通至悬吊钩拉部13的内部,悬吊钩拉部13外部两侧设置有吸气孔4,吸气孔4与吸气通道3连通;吸引管包括管体21以及连接头22,管体21的一端与连接头22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连接部12内,并与所吸气通道3连通。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包括吸引管以及拉钩,吸引管主要用于吸引手术中的烟雾,将手术建腔过程中的烟雾排到外界,不影响手术视野,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拉钩主要用于将甲状腺前方的肌肉群拉开,拉扯形成一个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空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引管和拉钩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拉钩的手持部11主要用于医生的拿持,手持部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防滑螺纹,便于手术过程中的拉扯用力,连接部12的设置一方面用于连接手持部11以及悬吊钩拉部13,便于拉扯空腔,另一方面用于与吸引管连接,便于烟雾的吸引排出,悬吊钩拉部13在手术过程中主要用于拉扯悬吊肌肉群,拉扯建立空腔。连接部12以及悬吊钩拉部13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吸气通道3,主要用于烟雾的吸引与排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头22的一端通过管体21与连接部12内两侧的吸气通道3连通,另一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软管连接。手术建腔过程中,医生通过手持部11握紧本拉钩,通过悬吊钩拉部13拉扯患者的肌肉群进行建腔,建腔产生的烟雾通过悬吊拉钩部13两侧的吸气孔4吸进悬吊钩拉部13内的吸气通道3中,沿着吸气通道3向上流动,进入连接部12内的吸气通道3,然后通过管体21进入与连接头22相连的软管内,最后通过软管排到外界。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与手持部11以及悬吊钩拉部13连接。连接部12的一端与手持部11连接,另一端与悬吊钩拉部13连接,连接部12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手术的情况进行设置,进行不同类型的甲状腺手术建腔时,可以选择不同长度连接部12的吸雾式甲状腺拉钩。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手持部11、连接部12以及悬吊钩拉部13一体成型,组成U型拉钩。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手持部11、连接部12以及悬吊钩拉部13一体成型做成U型拉钩,方便用力,在手术建腔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将整个腺叶向动脉侧水平牵引拉扯,建立一个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空间。进一步的,如图2-图4所示,连接头22通过管体21固定设置在连接部12靠近手持部11的一端。连接头22的一端通过管体21与连接部12内的吸气通道3连通,另一端与软管连接,主要用于将吸进吸气通道3内的烟雾通过软管排入到外界。进一步的,吸气孔4设置为多个。吸气孔4主要为了吸收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使烟雾不至于影响手术的视野,保证手术的效率和准确度,吸气孔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以及拉钩,所述吸引管与所述拉钩一体成型,其中:/n所述拉钩包括手持部、连接部、悬吊钩拉部以及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两侧的内部,并延伸通至所述悬吊钩拉部的内部,所述悬吊钩拉部外部两侧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n所述吸引管包括管体以及连接头,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并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以及拉钩,所述吸引管与所述拉钩一体成型,其中:
所述拉钩包括手持部、连接部、悬吊钩拉部以及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两侧的内部,并延伸通至所述悬吊钩拉部的内部,所述悬吊钩拉部外部两侧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
所述吸引管包括管体以及连接头,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并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持部以及所述悬吊钩拉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雾式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智成,
申请(专利权)人:葛智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