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祥专利>正文

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46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时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术的问题。包括:吊钩,所述吊钩为不封闭的框架结构,所述吊钩用于悬吊式将侧颈区皮瓣分离建立腔室,所述吊钩具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为横向设置;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一横板相连接,所述竖板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一端;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竖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横板插入进侧颈区内;吸引管,所述吸引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获得了对切口皮肤牵拉损伤小、减少术后切口疤痕增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
技术介绍
本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传统方法是在患者的颈部切开一个大口,暴露20-30cm的侧颈区,然后进行手术,但是手术后患者颈部会残留很长的疤痕疙瘩,损伤大,影响美观。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现有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建腔是用CO2(二氧化碳)充气法建腔,但是由于形成的手术空间狭小,医生实施手术的视野范围和操作空间狭小,给医生实施甲状腺手术带来困难,容易造成手术失误,并且并发症也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时建立腔室困难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所述悬吊工具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建立腔室,其中,包括:吊钩,所述吊钩为不封闭的框架结构,所述吊钩用于悬吊式将侧颈区皮瓣分离建立腔室,所述吊钩具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板用于一端绑绳悬空吊挂;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一横板相连接,所述竖板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一端,所述竖板用于将自身重力与所述第一横板的重力传递给下方;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竖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横板横向设置在所述竖板底端,所述第二横板插入进侧颈区内,所述第二横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竖板的重力传递到侧颈区内分离皮瓣形成腔室;吸引管,所述吸引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吸引管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吸收腔室气体。通过用无菌的绳子一端绑在第一横板上,另一端绑在于麻醉架上,使吊钩悬空挂起,并且第二横板插入进侧颈区内,将切口扩大,增加手术视野。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多个吊孔。绳子穿过吊孔进行捆绑,捆绑在最右边的吊孔施力最大,使切口张开最大,可根据手术实际情况进行捆绑。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板上设有置管槽,所述置管槽内嵌有所述吸引管。将吸引管嵌在置管槽内得以固定,在上拉切口时不会造成伤害。优选地,所述置管槽内设有置管孔,所述吸引管穿过所述置管孔。术后,吸引管从下方抽气,将腔内的气体抽出,使切口快速愈合。进一步地,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处形成弯曲部。通过弯曲部增加第二横板弹性,保护切口组织,减小切口张力,减小术后疤痕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板末端设有扩张部,所述扩张部沿两边伸展开。通过扩张部横向增大切口。优选地,所述扩张部前端为圆弧形。防止伸入侧颈区造成对周围组织和血管的损伤。优选地,所述吊钩由医用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吸引管由医用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吸引管外接负压吸引器。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通过无菌的绳子将吊钩捆绑悬吊于麻醉架下,将第二横板插入进颈阔肌下的侧颈区内进行建腔,扩大腔室,U型的悬吊工具可将颈阔肌下的皮瓣分离一段,再塞进去一小段,可层层推进,一直到达需要手术的位置,适用不同深度的腔室悬吊,使腔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术,并且本技术对切口皮肤牵拉损伤小,可减少术后切口疤痕增生;吊钩结构简单,用无菌的绳子直接悬吊于麻醉架上(套无菌塑料腔镜套)安装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拉钩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手柄示意图。1、吊钩2、吸引管11、第一横板12、竖板13、第二横板111、吊孔121、弯曲部131、扩张部132、置管槽1321、置管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如图1-2所示,本发提供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该悬吊工具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建立腔室,其中,包括:吊钩1和吸引管2,吊钩1为不封闭的框架结构,吊钩1用于悬吊式将侧颈区皮瓣分离建立腔室;吊钩1具有第一横板11、竖板12和第二横板13,第一横板11为横向设置,第一横板11用于一端绑绳悬空吊挂;竖板12与第一横板11相连接,竖板12竖向设置在第一横11板一端,竖板12用于将自身重力与第一横板11的重力传递给下方;第二横板13与所述竖板12相连接,第二横板13横向设置在竖板12底端,第二横板13插入进侧颈区内,第二横板13用于将第一横板11与竖板12的重力传递到侧颈区内分离皮瓣形成腔室;吸引管2设置在第二横板13上,吸引管2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吸收腔室气体。由于利用超声道进行手术会在腔室形成烟雾阻挡视线,吸引管2可将烟雾吸收,提高清晰度。本技术通过用无菌的绳子一端绑在第一横板11上,另一端绑在于麻醉架上,使吊钩悬空挂起,并且第二横板13插入进侧颈区内,扩大腔室,U型的悬吊工具可将颈阔肌下的皮瓣分离一段,再塞进去一小段,一直到达需要手术的位置,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术;本悬吊工具为机械式悬吊,避免现有手术中利用二氧化碳充气建腔出现的并发症,二氧化碳还易溶于血液,导致血液紊乱;并且本技术对切口皮肤牵拉损伤小,可减少术后切口疤痕增生;吊钩1结构简单,用无菌的绳子直接悬吊于麻醉架上(套无菌塑料腔镜套)安装方便、快捷。具体地,第一横板11上设有多个吊孔111,绳子穿过吊孔111进行捆绑,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所述悬吊工具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建立腔室,其中,包括:/n吊钩,所述吊钩为不封闭的框架结构,所述吊钩用于悬吊式将侧颈区皮瓣分离建立腔室,所述吊钩具有/n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板用于一端绑绳悬空吊挂;/n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一横板相连接,所述竖板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一端,所述竖板用于将自身重力与所述第一横板的重力传递给下方;/n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竖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横板横向设置在所述竖板底端,所述第二横板插入进侧颈区内,所述第二横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竖板的重力传递到侧颈区内分离皮瓣形成腔室;/n吸引管,所述吸引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吸引管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吸收腔室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所述悬吊工具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建立腔室,其中,包括:
吊钩,所述吊钩为不封闭的框架结构,所述吊钩用于悬吊式将侧颈区皮瓣分离建立腔室,所述吊钩具有
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板用于一端绑绳悬空吊挂;
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一横板相连接,所述竖板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一端,所述竖板用于将自身重力与所述第一横板的重力传递给下方;
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竖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横板横向设置在所述竖板底端,所述第二横板插入进侧颈区内,所述第二横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竖板的重力传递到侧颈区内分离皮瓣形成腔室;
吸引管,所述吸引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吸引管用于在颈阔肌下侧颈区中吸收腔室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其中,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多个吊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甲状腺悬吊工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祥沈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沈祥沈凌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