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旸专利>正文

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4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由外套管、穿刺针、活检钳、拉力钢丝、连接钢丝、分别控制穿刺针与活检钳的滑块、螺旋套与螺旋接口、控制拉力钢丝的滑块与手柄等组成。装置外套管内,穿刺针通过连接钢丝与穿刺针滑块相连,活检钳位于穿刺针内,通过拉力钢丝与活检钳滑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同一穿刺部位实现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与钳夹活检,可以增加获取样本的量,提高了纵隔病变的诊断率,同时大大减少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和活检钳钳夹活检已成为气管镜下获取组织标本用于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TBNA针能穿透气管壁,多用于纵膈肿大淋巴结的穿刺,而后者多用于镜下直接夹取气管内病变组织。但针吸活检获得的样本量较小,尤其对于组织性质坚韧的良性病变,通常只有细胞学结果,难以满足现今基于多重免疫组化的病理诊断学发展趋势。为取得组织,只能反复多次进行穿刺,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及出血的风险。活检钳钳夹活检取得的组织样本量大,但活检钳头端较钝,无法穿透气管壁,无法到达纵膈内进行活检。因此,亟需一种同时具备TBNA针和活检钳优点的装置,用以提高纵膈病变,尤其是良性纵膈病变的诊断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是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同时具备穿刺针和活检钳优点,能提高纵膈病变诊断率的经支气管镜钳夹活检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由外套管1、连接钢丝2、拉环3、滑块4、滑槽5、螺旋套口6、螺旋接口7、滑柄8、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弹簧11、拉力钢丝12、卡槽13、穿刺针14、活检钳头15、活检钳脚16、拉索17、剪叉结构18组成。其中,拉力钢丝12一端与活检钳铰合,通过拉力变化控制活检钳开闭,一端与滑块4铰合,通过滑块位置变化改变活检钳位置,同时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中央设置小孔供拉力钢丝12穿过;连接钢丝2一端与穿刺针14铰合,一端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活检钳滑块10中有小孔供连接钢丝穿过,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均可在滑柄8上移动,穿刺针滑块9原位置后方20mm设置一个卡槽13以容纳改变位置后的穿刺针滑块9,实现穿刺针滑块9的位置变化,弹簧11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且随着滑块4在滑柄8上的位置变化伸缩,实现穿刺针位置的可逆性变化。滑槽5容纳滑块4,供滑块4实现移动。螺旋套口6与外套管1刚性(焊接)相连,并与螺旋接口7螺旋相接,转动螺旋套口6可实现外套管1伸长与回缩。活检钳头15头端距穿刺针尖端5mm,活检钳长12mm。拉力钢丝12一端与滑块4铰合,另一端与活检钳铰合,活检钳由两活检钳头15与两活检钳脚16组成,活检钳头与活检钳脚铰合,两活检钳脚16分别由拉索17固定于拉力钢丝12上。控制活检钳头15开闭的剪叉结构18由以下结构组成:拉索17与拉力钢丝12铰合;拉索17一端与拉力钢丝铰合,一端与活检钳脚16铰合;当拉力钢丝12受到拉力时牵动拉索17,拉索17牵动活检钳脚,活检钳头、活检钳脚联动,活检钳脚的位置变化引起活检钳头的位置变化,从而实现活检钳开闭。当滑块4向拉环3方向移动时,活检钳头15张开,反之闭合。活检钳头15为21G,穿刺针14为19G,活检钳完全打开后的夹角约为15-45度。活检钳为钛合金材料。使用时,向手柄端转动螺旋套口6与螺旋接口7相连处可回缩外套管,此时穿刺针套管在镜下伸出并可见尖端,如图3,此时活检钳与穿刺针尖端之间存在长度5mm空隙可供容纳组织,可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把滑块9移动至卡槽13,压缩弹簧,穿刺针回缩,露出活检钳,此时位置结构如图4。图4状态下操作者可操作滑块4使之向后移动,与拉力钢丝12铰合的拉索17随之紧张,牵动活检钳张开,再向前推滑块4,关闭活检钳杯口,从而完成钳夹活检。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第一,通过穿刺针及活检钳的嵌套结构,既可直接穿刺,又可通过穿刺针将活检钳准确送入纵膈病变内,从而在同一装置上实现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和经支气管钳夹活检两种操作,增加操作的灵活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度,增高了样本的采样量,大大减少了因组织样本量不够引起的误诊、漏诊;第二,通过减少穿刺的操作数,大大减少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安全性。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便利,诊断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穿刺钳夹活检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行TBNA穿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行钳夹活检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参见图1、图2,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由外套管1、连接钢丝2、拉环3、滑块4、滑槽5、螺旋套口6、螺旋接口7、滑柄8、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弹簧11、拉力钢丝12、卡槽13、穿刺针14、活检钳头15、活检钳脚16、拉索17组成。其中,拉力钢丝12一端与活检钳头15铰合,通过拉力变化控制活检钳开闭,一端与滑块4铰合,通过滑块位置变化改变活检钳位置,同时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中央设置小孔供拉力钢丝12穿过;连接钢丝2一端与穿刺针14铰合,一端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活检钳滑块10中有小孔供连接钢丝穿过,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均可在滑柄8上移动,穿刺针滑块9原位置后方20mm设置一个卡槽13以容纳改变位置后的穿刺针滑块9,实现穿刺针滑块9的位置变化,弹簧11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且随着滑块4在滑柄8上的位置变化伸缩,实现穿刺针位置的可逆性变化。滑槽5容纳滑块4,供滑块4实现移动。螺旋套口6与外套管1刚性(焊接)相连,并与螺旋接口7螺旋相接,转动螺旋套口6可实现外套管1伸长与回缩。活检钳头15头端距穿刺针尖端5mm,活检钳长12mm。拉力钢丝12一端与滑块4铰合,另一端与活检钳铰合,活检钳由两活检钳头15与两活检钳脚16组成,活检钳头与活检钳脚铰合,两活检钳脚16分别由拉索17固定于拉力钢丝12上。控制活检钳头15开闭的剪叉结构18由以下结构组成:拉索17与拉力钢丝12铰合;拉索17一端与拉力钢丝铰合,一端与活检钳脚16铰合;当拉力钢丝12受到拉力时牵动拉索17,拉索17牵动活检钳脚,活检钳头、活检钳脚联动,活检钳脚的位置变化引起活检钳头的位置变化,从而实现活检钳开闭。当滑块4向拉环3方向移动时,活检钳头15张开,反之闭合。活检钳头15为21G,穿刺针14为19G,活检钳完全打开后的夹角约为15-45度。,活检钳为钛合金材料。实施例2:普通支气管镜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时,在穿刺活检针图1状态下从普通支气管镜的工作孔道内伸入气道,找到穿刺点,转动手柄端螺旋套口6,使之与螺旋接口7吻合,从而回缩外套管,暴露穿刺针,如图3,穿刺针穿透支气管壁,进入指定病灶,此时活检钳与穿刺针尖端之间存在长度5mm空隙可供容纳组织,可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针吸活检完成后,把滑块9移动至卡槽13,压缩弹簧,穿刺针回缩,露出活检钳,此时位置结构如图4,此时活检钳相当于穿刺针的内芯,把穿刺组织从针内顶出,从而获取穿刺标本,完成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实施例3:普通支气管镜下的经支气管钳夹活检术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时,在穿刺活检针图1状态下从普通支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其特征在于,由外套管(1)、连接钢丝(2)、拉环(3)、滑块(4)、滑槽(5)、螺旋套口(6)、螺旋接口(7)、滑柄(8)、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弹簧(11)、拉力钢丝(12)、卡槽(13)、穿刺针(14)、活检钳头(15)、活检钳脚(16)、拉索(17)、剪叉结构(18)组成,其中,拉力钢丝(12)一端与活检钳铰合,通过拉力变化控制活检钳开闭,一端与滑块(4)铰合,通过滑块位置变化改变活检钳位置,同时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中央设置小孔供拉力钢丝(12)穿过;连接钢丝(2)一端与穿刺针(14)铰合,一端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活检钳滑块(10)中有小孔供连接钢丝穿过,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均可在滑柄(8)上移动,穿刺针滑块(9)原位置后方20mm设置卡槽(13),弹簧(11)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且随着滑块(4)在滑柄(8)上的位置变化伸缩,螺旋套口(6)与外套管(1)刚性相连,并与螺旋接口(7)螺旋相接,拉力钢丝(12)一端与滑块(4)铰合,另一端与活检钳铰合,活检钳由两活检钳头(15)与两活检钳脚(16)组成,活检钳头(15)与活检钳脚(16)铰合,两活检钳脚(16)分别由拉索(17)固定于拉力钢丝(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其特征在于,由外套管(1)、连接钢丝(2)、拉环(3)、滑块(4)、滑槽(5)、螺旋套口(6)、螺旋接口(7)、滑柄(8)、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弹簧(11)、拉力钢丝(12)、卡槽(13)、穿刺针(14)、活检钳头(15)、活检钳脚(16)、拉索(17)、剪叉结构(18)组成,其中,拉力钢丝(12)一端与活检钳铰合,通过拉力变化控制活检钳开闭,一端与滑块(4)铰合,通过滑块位置变化改变活检钳位置,同时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中央设置小孔供拉力钢丝(12)穿过;连接钢丝(2)一端与穿刺针(14)铰合,一端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活检钳滑块(10)中有小孔供连接钢丝穿过,穿刺针滑块(9)、活检钳滑块(10)均可在滑柄(8)上移动,穿刺针滑块(9)原位置后方20mm设置卡槽(13),弹簧(11)与穿刺针滑块(9)铰合,且随着滑块(4)在滑柄(8)上的位置变化伸缩,螺旋套口(6)与外套管(1)刚性相连,并与螺旋接口(7)螺旋相接,拉力钢丝(12)一端与滑块(4)铰合,另一端与活检钳铰合,活检钳由两活检钳头(15)与两活检钳脚(16)组成,活检钳头(15)与活检钳脚(16)铰合,两活检钳脚(16)分别由拉索(17)固定于拉力钢丝(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旸夏乐欣陈婷李雯沈华浩
申请(专利权)人:夏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