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用采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通过对采血装置进行改进,设置一导流装置,通过旋转即能实现血液流向静脉采血管或者气血针,能方便的实现同一装置可采静脉血或动脉血,通过设置在连接管上的动脉血气针连接头或将静脉采血管连接头与血气针或真空采血管相连,能实现一次穿刺多次采血,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动脉采血时转管造成的血样污染风险;同时,本申请根据气血针结构特点和真空采血管的采血特点在接头处适应性设置了与气血针或真空采血管相配合的保温管或保温套,实现对采集血样的即时保温,是一种操作更简便,血样污染风险更低的采血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用采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用采血装置。
技术介绍
采血是临床医疗上常用的一种取样手段,由于测试条件的不同有时候需要对采集的血样进行保温、同时针对采集不同的血样有不同的操作工具,例如动脉血常采用气血针采集,单管抽取,如果采集多管需要多次对患者进行穿刺抽血,不仅对患者容易造成多次穿刺的痛苦,还会造成血样污染风险;静脉血通常采用负压管采血;如果要保温时则需要额外的保温设备;整个操作都比较繁琐、复杂,还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具有更多功能的采血装置,能满足既能达到多次取动脉血和静脉血并能对血样进行保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多功能的采血装置,能满足既能达到多次取动脉血和静脉血并能对血样进行保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双用采血装置,包括穿刺针、连接管和连接头,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连接头包括静脉采血管连接头和动脉血气针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一端通过导流装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穿刺针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动脉血气针连接头相连;所述导流装置内部为球型或柱形的空室,空室内设有转子,导流装置外部还设有可带动转子在空室内转动的扭转件;包裹空室的外壳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端口相匹配的导孔;所述转子的总体积小于空室的总体积,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空室最大截面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用于连接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由连接件和连接盖组成;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相连,另一端固定有采血针;所述连接盖可拆卸的固定在设有采血针一端的连接件外周;所述连接盖中心部位设有一圆形容纳部,容纳部能完全包裹采血管的外部管盖;容纳部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用于连接气血针,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内设有与气血针前端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容纳腔,容纳腔可完全包裹气血针的前锥部;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可从第三连接管上拆卸,其与第三连接管相连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前端设有橡皮塞盖,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转子可选择半球形、半圆柱形或板形。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盖与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采血针外还套设有保护套。进一步的,所述气血针或采血管上套接保温管或保温套,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均与保温管或保温套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管两端均为不封闭端,其中一端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和/或第二环形凹槽形状、大小相配合的卡接扣;另一端设有可将保温管卡接在气血针管上的内卡扣。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套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不封闭端,不封闭端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和/或第二环形凹槽形状、大小相配合的卡接扣。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管和/或保温套为双层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气血针后端设有可与保温管卡接的卡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采血装置进行改进,设置一导流装置,通过旋转即能实现血液流向静脉采血管或者气血针,能方便的实现同一装置可采静脉血或动脉血,同时,通过设置在连接管上的动脉血气针连接头或将静脉采血管连接头与血气针或真空采血管相连,能实现一次穿刺多次采血,这样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动脉采血时转管造成的血样污染风险;同时,本申请根据气血针结构特点和真空采血管的采血特点在接头处适应性设置了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并设计与气血针或真空采血管相配合的保温管或保温套,实现对采集血样的即时保温,同时上述的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和将静脉采血管连接头均可拆卸并根据各自操作特点配备橡皮塞盖和连接盖能实现多次采集血样并进行保温的需求,是一种操作更简便,血样污染风险更低的采血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导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的结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脉血气针连接头的结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静脉采血管连接头和采血管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静脉采血管连接头、采血管和保温套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和血气针的装配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脉血气针连接头、血气针和保温管的装配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温管的剖面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温套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穿刺针;2、第一连接管;3、导流装置;4、第二连接管;5、静脉采血管连接头;6、动脉血气针连接头;7、第三连接管;8、保护套;9、气血针;10、真空采血管;11、保温管;12、保温套;301、扭转件;302、空室;303、转子;304、导孔;501、连接件;502、连接盖;503、采血针;504、第一环形凹槽;505、容纳部;601、第二环形凹槽;602、容纳腔;603、橡皮塞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13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双用采血装置,包括穿刺针1、连接管和连接头;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4和第三连接管7;所述连接头包括静脉采血管连接头5和动脉血气针连接头6;所述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4和第三连接管7的一端通过导流装置3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穿刺针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静脉采血管连接头5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动脉血气针连接头6相连;所述导流装置3其内部为球型或柱形的空室302,空室302内设有转子303,导流装置3外部还设有可带动转子303在空室302内转动的扭转件301;包裹空室302的外壳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4和第三连接管7的端口相匹配的导孔304;所述转子303的总体积小于空室302的总体积,转子303的最大截面与空室302最大截面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静脉采血管连接头5用于连接真空采血管10,静脉采血管连接头5由连接件501和连接盖502组成;所述连接件501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与第二连接管4相连,另一端固定有采血针503;所述连接盖502可拆卸的固定在设有采血针503一端的连接件501外周;所述连接盖502中心部位设有一圆形容纳部505,容纳部505能完全包裹采血管的外部管盖;容纳部505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04;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6用于连接气血针9,动脉血气针连接头6内设有与气血针9前端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容纳腔602,容纳腔602可完全包裹气血针9的前锥部;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6可从第三连接管7上拆卸,其与第三连接管7相连的一端称为前端,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用采血装置,包括穿刺针、连接管和连接头,其特征在于,/n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连接头包括静脉采血管连接头和动脉血气针连接头;/n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一端通过导流装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穿刺针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动脉血气针连接头相连;/n所述导流装置内部为球型或柱形的空室,空室内设有转子,导流装置外部还设有可带动转子在空室内转动的扭转件;包裹空室的外壳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端口相匹配的导孔;所述转子的总体积小于空室的总体积,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空室最大截面形状、大小相同;/n所述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用于连接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由连接件和连接盖组成;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相连,另一端固定有采血针;所述连接盖可拆卸的固定在设有采血针一端的连接件外周;所述连接盖中心部位设有一圆形容纳部,容纳部能完全包裹采血管的外部管盖;容纳部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n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用于连接气血针,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内设有与气血针前端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容纳腔,容纳腔可完全包裹气血针的前锥部;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可从第三连接管上拆卸,其与第三连接管相连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前端设有橡皮塞盖,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用采血装置,包括穿刺针、连接管和连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连接头包括静脉采血管连接头和动脉血气针连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一端通过导流装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穿刺针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动脉血气针连接头相连;
所述导流装置内部为球型或柱形的空室,空室内设有转子,导流装置外部还设有可带动转子在空室内转动的扭转件;包裹空室的外壳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端口相匹配的导孔;所述转子的总体积小于空室的总体积,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空室最大截面形状、大小相同;
所述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用于连接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管连接头由连接件和连接盖组成;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相连,另一端固定有采血针;所述连接盖可拆卸的固定在设有采血针一端的连接件外周;所述连接盖中心部位设有一圆形容纳部,容纳部能完全包裹采血管的外部管盖;容纳部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用于连接气血针,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内设有与气血针前端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容纳腔,容纳腔可完全包裹气血针的前锥部;所述动脉血气针连接头可从第三连接管上拆卸,其与第三连接管相连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前端设有橡皮塞盖,后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英,韦碧珍,罗利华,郑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