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Nucle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19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由于它彻底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又有参数多,信息量大,可多方位成像,以及对软组织有高分辨力等突出的特点,从它一问世便引起各方面学者的重视,无论是设备的改进、软件的更新及升级,还是对全身各部位器官的诊断作用的研究,发展相当快,目前已经成熟,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对有些病变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现有的核磁共振扫描床是一截床延伸到机器外部,患者躺在床上,然后机器带动床和患者进入机器内部进行扫描,但是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核磁共振仪(1),所述核磁共振仪(1)安装在地面上方;/n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与核磁共振仪(1)固定连接、并设有滑槽(3);/n核磁扫描床(4),所述核磁扫描床(4)放置在支撑座(2)上、并与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核磁共振仪(1)内部有带动核磁扫描床移动的结构;/n其中,所述核磁扫描床(4)的外端铰接有活动床(5);/n所述活动床(5)上铰接有支撑机构(6);/n所述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支撑机构(6)移动的开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磁共振仪(1),所述核磁共振仪(1)安装在地面上方;
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与核磁共振仪(1)固定连接、并设有滑槽(3);
核磁扫描床(4),所述核磁扫描床(4)放置在支撑座(2)上、并与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核磁共振仪(1)内部有带动核磁扫描床移动的结构;
其中,所述核磁扫描床(4)的外端铰接有活动床(5);
所述活动床(5)上铰接有支撑机构(6);
所述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支撑机构(6)移动的开口(8)。
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