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7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取暖桌。它包括桌体和底座,底座固定在桌体的下部,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槽和发热装置,发热装置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发热装置一侧为取暖面,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上时,发热装置的热量通过取暖面散发到桌体和底座之间空间内,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下时,发热装置隐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发热装置旋转,使取暖桌使用时,取暖面朝上,方便取暖,不使用时,遮挡面朝上,方便储物,且避免灰尘通过取暖面进入发热装置,支座隐藏行程开关、导线以及发热装置,发热装置的导线经凸轴中穿出,避免绞线,第一限位块限制发热装置旋转方向以及范围,行程开关和第二限位块配合控制发热装置开关,使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暖桌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桌。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取暖桌的发热装置设置在桌体顶部或桌腿上,因此发热装置的热量难以辐射至桌体底部,故,一些取暖桌在底部设有底座,并将发热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使发热装置向上释放热量。但是为了使发热装置有更好的释放热量效果,发热装置凸出底座顶面,底座顶面不平整,难以存放物品,而且,发热装置容易积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积灰的取暖桌。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取暖桌,包括桌体和底座,底座固定在桌体的下部,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槽和发热装置,发热装置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发热装置一侧为取暖面,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上时,发热装置的热量通过取暖面散发到桌体和底座之间空间内,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下或朝侧面时,发热装置隐藏。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底座上镂空有所述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支座,发热装置转动设置支座上,支座上还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发热装置旋转。、所述支座包括底壳、端板和限位板,底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块所述端板,每一块端板内侧均设有一块所述限位板,端板和限位板之间留有间隙,发热装置转动设置两限位板上。所述底壳和其两侧的端板在顶部形成有一圈凸沿,凸沿固定在安装槽顶部轮廓边缘上。所述发热装置两端分别设有凸轴,对应的限位板上设有轴孔,凸轴置于轴孔内。所述限位板分别为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轴孔设置在其顶面,发热装置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板顶面相抵,第二限位板的轴孔设置在其顶部,且轴孔呈圆形。所述发热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限位板上设有行程开关,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上时,第二限位块和行程开关相抵,发热装置工作并停止旋转。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固定在第一限位板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限位板的轴孔与发热装置传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构成一所述凸轴。远离所述电机的凸轴呈空心状,该凸轴内形成引线通道,发热装置的导线经引线通道穿出。所述发热装置上与取暖面相反的侧面为遮挡面,发热装置旋转至遮挡面朝上,遮挡面与底座顶面平齐。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发热装置旋转,使取暖桌使用时,取暖面朝上,方便取暖,不使用时,遮挡面朝上,方便储物,且避免灰尘通过取暖面进入发热装置,支座隐藏行程开关、导线以及发热装置,发热装置的导线经引线通道中穿出,避免绞线,第一限位块限制发热装置旋转方向以及范围,行程开关和第二限位块配合控制发热装置开关,使用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取暖桌的结构示意图(发热装置取暖面朝上状态)。图2为取暖桌的结构示意图(发热装置遮挡面朝上状态)。图3为取暖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取暖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座和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取暖面朝上状态)。图6为支座和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遮挡面朝上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至图6所示,取暖桌,包括桌体1、底座2和发热装置3,底座2固定在桌体1的下部,所述底座2上镂空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设有支座20,支座20包括底壳25和端板22,底壳25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端板22,底壳25和其两侧的端板22在顶部形成有一圈凸沿,支座通过凸沿置于安装槽21内。其中,一端板22的内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板23,第一限位板23的顶面设有轴孔,第一限位板23上固定有电机4,另一端板22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限位板24,第二限位板24的顶部设有圆形轴孔,第二限位板24靠近端板22一侧设有行程开关5,第一限位板23和第二限位板24的轴孔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3呈长条矩形,发热装置3一侧面形成取暖面31,与取暖面31相对的一侧面为遮挡面32,发热装置3一端的端面设有凸轴33,凸轴33插入第二限位板24的轴孔内,该凸轴33呈空心状,凸轴33内形成引线通道34。其中,电机4的输出轴与发热装置3传动连接后,其输出轴即为另一凸轴33,此凸轴33穿过第一限位板23的轴孔,即第一限位板23的轴孔为让位孔。发热装置3一端面设有第一限位块35,发热装置3另一端面设有第二限位块36,第二限位块36与空心状凸轴33处于同一端面上。发热装置3的导线从空心状的凸轴33处穿出,经第二限位板24与端板22之间的间隙引出。取暖桌需要使用取暖功能时,电机4驱动凸轴33带动发热装置3在支座20内旋转至取暖面31朝上,第二限位块36与行程开关5相抵,行程开关5控制发热装置3通电工作,此时,第一限位块35与第一限位板23相抵,电机4停止转动。取暖桌需要使用取暖功能时,电机4反向旋转,即带动发热装置3在支座20内反向旋转,第二限位块36与行程开关5相离,发热装置3断电停止工作,待第一限位块35再次与第一限位板23相抵时,电机4停止转动,此时发热装置3旋转至遮挡面32朝上,且遮挡面32与底座2顶面平齐,从而实现隐藏发热装置3的目的,便于在底座2上储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取暖桌,包括桌体和底座,底座固定在桌体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槽和发热装置,发热装置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发热装置一侧为取暖面,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上时,发热装置的热量通过取暖面散发到桌体和底座之间空间内,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下时,发热装置隐藏。/n

【技术特征摘要】
1.取暖桌,包括桌体和底座,底座固定在桌体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槽和发热装置,发热装置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发热装置一侧为取暖面,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上时,发热装置的热量通过取暖面散发到桌体和底座之间空间内,发热装置旋转至取暖面朝下时,发热装置隐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暖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镂空有所述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支座,发热装置转动设置支座上,支座上还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发热装置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取暖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底壳、端板和限位板,底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块所述端板,每一块端板内侧均设有一块所述限位板,端板和限位板之间留有间隙,发热装置转动设置两限位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取暖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和其两侧的端板在顶部形成有一圈凸沿,凸沿固定在安装槽顶部轮廓边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取暖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两端分别设有凸轴,对应的限位板上设有轴孔,凸轴置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西姆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