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小年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7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包括桌板、盛放槽、按钮、支撑柱、底盘、加热装置、内槽、隔热层、隔热玻璃板、齿滑条、第一小型电机、滑轨、控制模块、信号发射器、储存模块、信号接收器、液压伸缩柱、盛置盘、感应器、液压泵、内桌板、折叠板、合页、卡板、第二小型电机和齿槽,桌板顶端表面嵌入设置有盛放槽,桌板左侧底端设置有按钮,桌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端一体设置有底盘,支撑柱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槽,内槽内壁中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内槽内壁外侧嵌入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具有饭菜加热能力,使用操作方便,能扩大用餐面积,便于储存,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效果,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具
,具体是一种智能餐桌。
技术介绍
餐桌的原意,是指专供吃饭用的桌子。按材质可分为实木餐桌、钢木餐桌、大理石餐桌、大理石餐台、大理石茶几、玉石餐桌、玉石餐台、玉石茶几、云石餐桌等,智能餐桌是一种用于餐饮业的自助化服务设备,多用于餐饮行业,但用于家用智能餐桌数量较少。目前,市场上的家用餐桌一般是传统的单一性餐桌,这类餐桌的面积是不变的,使得多人聚餐时,无法提供较大的桌面放置菜品,影响使用,过大的餐桌占用的空间大,不便于日常的储存,同时现有的家用智能餐桌并无加热能力,在长时间的用餐过程中,菜品易因温度降低,影响使用,需要离桌将菜品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才可食用,影响用餐,同时餐桌隔热效果差,桌面易被烫伤,影响餐桌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现有的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无法调控餐桌大小、无加热能力、隔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通过设置桌板、盛放槽、按钮、支撑柱、底盘、加热装置、内槽、隔热玻璃板、控制模块、信号发射器、储存模块、信号接收器、液压伸缩柱、盛置盘、感应器、液压泵、内桌板、折叠板、合页和齿槽等部件,使得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具有饭菜加热能力,使用操作方便,能扩大用餐面积,便于储存,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效果,对智能家具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包括桌板、盛放槽、按钮、支撑柱、底盘、加热装置、内槽、隔热层、隔热玻璃板、齿滑条、第一小型电机、滑轨、控制模块、信号发射器、储存模块、信号接收器、液压伸缩柱、盛置盘、感应器、液压泵、内桌板、折叠板、合页、卡板、第二小型电机和齿槽,所述桌板顶端表面嵌入设置有盛放槽,所述桌板左侧底端设置有按钮,所述桌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一体设置有底盘,所述支撑柱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内壁中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内槽内壁外侧嵌入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内槽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中部设置有隔热玻璃板,所述隔热玻璃板前后两端中部均设置有齿滑条,所述隔热玻璃板内侧底端设置有第一小型电机,所述支撑柱左侧中部嵌入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右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储存模块和信号接收器,所述内槽内壁底端中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柱,所述液压伸缩柱顶部设置有盛置盘,所述盛置盘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液压伸缩柱底端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桌板四周中部内侧均设置有内桌板,所述内桌板底端通过合页连接有折叠板,所述合页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内桌板前后两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齿槽,所述内桌板外侧顶端设置有第二小型电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桌板呈方形设置,且桌板顶端表面覆盖有隔热薄膜,且桌板中部嵌入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位于内槽顶端,且盛置盘与圆形通孔契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呈圆柱状设置,且底盘直径长度大于支撑柱横截面直径长度,且支撑柱外壁涂有绝缘漆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盛置盘呈圆盘状设置,且盛置盘顶端直径长度小于盛置盘底端直径长度,且盛置盘底端中部嵌入设置螺纹凹槽,且盛置盘通过螺纹凹槽与液压伸缩柱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桌板宽度等于桌板长度的三分之一,且桌板外壁四周中部均嵌入设置有方形凹槽,且内桌板与方形凹槽契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板呈顺时针分部设置,且折叠板呈“L”状设置,且折叠板与内桌板契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钮通过电线连接有外部电源,且按钮通过电线分别与加热装置、第一小型电机、控制模块、信号发射器、储存模块、信号接收器、感应器、液压泵和第二小型电机电性连接,且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加热装置、第一小型电机、信号发射器、储存模块、信号接收器、感应器、液压泵和第二小型电机信号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通过桌板呈方形设置,且桌板顶端表面覆盖有隔热薄膜,且桌板中部嵌入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位于内槽顶端,且盛置盘与圆形通孔契合,桌板具有良好的放置能力,便于用餐时的使用,同时通过隔热薄膜的设置,使桌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避免桌板在使用过程中被烫坏,同时通过圆形通孔的设置,便于盛置盘的上下活动,便于设备的使用,而且通过盛放槽的设置,使碗、碟放置时更加的稳固,能有效的避免桌板晃动时碗、碟滑动掉落的情况发生。2、本实用通过支撑柱呈圆柱状设置,且底盘直径长度大于支撑柱横截面直径长度,且支撑柱外壁涂有绝缘漆层,支撑柱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能对桌板进行有效的支撑作用,同时底盘的设置,使支撑柱使用时更加的稳固,避免支撑柱在使用过程中晃动,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同时绝缘漆层的设置,使得支撑柱具有较强的绝缘效果,避免支撑柱内部电子元件损坏时,电流漏出支撑柱,导致发生触电安全事故的情况,增加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能。3、本实用通过盛置盘呈圆盘状设置,且盛置盘顶端直径长度小于盛置盘底端直径长度,且盛置盘底端中部嵌入设置螺纹凹槽,且盛置盘通过螺纹凹槽与液压伸缩柱螺纹连接,盛置盘具有良好的承载效果,通过盛置盘的移动,便于碗、碟的加热工作,使得设备具有良好的饭菜加热能力,便于在进餐时对菜品的加热工作,便于设备的使用操作。4本实用通过内桌板宽度等于桌板长度的三分之一,且桌板外壁四周中部均嵌入设置有方形凹槽,且内桌板与方形凹槽契合,内桌板使用时,能有效的增大桌板表面面积,便于多人进餐使用,避免因桌板面积过小,从而导致无法供应多人的用餐使用,用餐完毕后,通过操作控制模块操控内桌板收容至方形凹槽内部,从而减少桌板占用空间的面积,便于存储工作。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具有饭菜加热能力,使用操作方便,能扩大用餐面积,便于储存,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效果,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柱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桌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图。图中:1-桌板,101-盛放槽,102-按钮,2-支撑柱,201-底盘,202-加热装置,203-内槽,204-隔热层,205-隔热玻璃板,2051-齿滑条,2052-第一小型电机,2053-滑轨,3-控制模块,301-信号发射器,302-储存模块,303-信号接收器,4-液压伸缩柱,401-盛置盘,4011-感应器,402-液压泵,5-内桌板,501-折叠板,502-合页,5021-卡板,503-第二小型电机,504-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包括桌板(1)、盛放槽(101)、按钮(102)、支撑柱(2)、底盘(201)、加热装置(202)、内槽(203)、隔热层(204)、隔热玻璃板(205)、齿滑条(2051)、第一小型电机(2052)、滑轨(2053)、控制模块(3)、信号发射器(301)、储存模块(302)、信号接收器(303)、液压伸缩柱(4)、盛置盘(401)、感应器(4011)、液压泵(402)、内桌板(5)、折叠板(501)、合页(502)、卡板(5021)、第二小型电机(503)和齿槽(504),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顶端表面嵌入设置有盛放槽(101),所述桌板(1)左侧底端设置有按钮(102),所述桌板(1)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底端一体设置有底盘(201),所述支撑柱(2)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槽(203),所述内槽(203)内壁中部设置有加热装置(202),所述内槽(203)内壁外侧嵌入设置有隔热层(204),所述内槽(203)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滑轨(2053),所述滑轨(2053)中部设置有隔热玻璃板(205),所述隔热玻璃板(205)前后两端中部均设置有齿滑条(2051),所述隔热玻璃板(205)内侧底端设置有第一小型电机(2052),所述支撑柱(2)左侧中部嵌入设置有控制模块(3),所述控制模块(3)右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信号发射器(301)、储存模块(302)和信号接收器(303),所述内槽(203)内壁底端中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柱(4),所述液压伸缩柱(4)顶部设置有盛置盘(401),所述盛置盘(401)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感应器(4011),所述液压伸缩柱(4)底端设置有液压泵(402),所述桌板(1)四周中部内侧均设置有内桌板(5),所述内桌板(5)底端通过合页(502)连接有折叠板(501),所述合页(50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5021),所述内桌板(5)前后两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齿槽(504),所述内桌板(5)外侧顶端设置有第二小型电机(5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智能加热餐桌,包括桌板(1)、盛放槽(101)、按钮(102)、支撑柱(2)、底盘(201)、加热装置(202)、内槽(203)、隔热层(204)、隔热玻璃板(205)、齿滑条(2051)、第一小型电机(2052)、滑轨(2053)、控制模块(3)、信号发射器(301)、储存模块(302)、信号接收器(303)、液压伸缩柱(4)、盛置盘(401)、感应器(4011)、液压泵(402)、内桌板(5)、折叠板(501)、合页(502)、卡板(5021)、第二小型电机(503)和齿槽(504),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顶端表面嵌入设置有盛放槽(101),所述桌板(1)左侧底端设置有按钮(102),所述桌板(1)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底端一体设置有底盘(201),所述支撑柱(2)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槽(203),所述内槽(203)内壁中部设置有加热装置(202),所述内槽(203)内壁外侧嵌入设置有隔热层(204),所述内槽(203)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滑轨(2053),所述滑轨(2053)中部设置有隔热玻璃板(205),所述隔热玻璃板(205)前后两端中部均设置有齿滑条(2051),所述隔热玻璃板(205)内侧底端设置有第一小型电机(2052),所述支撑柱(2)左侧中部嵌入设置有控制模块(3),所述控制模块(3)右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信号发射器(301)、储存模块(302)和信号接收器(303),所述内槽(203)内壁底端中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柱(4),所述液压伸缩柱(4)顶部设置有盛置盘(401),所述盛置盘(401)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感应器(4011),所述液压伸缩柱(4)底端设置有液压泵(402),所述桌板(1)四周中部内侧均设置有内桌板(5),所述内桌板(5)底端通过合页(502)连接有折叠板(501),所述合页(50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5021),所述内桌板(5)前后两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齿槽(504),所述内桌板(5)外侧顶端设置有第二小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年
申请(专利权)人:罗小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