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6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伸缩手提杆以及万向轮组件,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以及伸缩折叠机构,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组件,所述伸缩手提杆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外侧,所述伸缩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相互铰接,所述伸缩折叠机构一端与所述上箱体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开启或相互靠近闭合带动所述伸缩折叠机构的张开或收纳,通过伸缩折叠机构将内部空间分隔多个容纳腔,方便收纳整套的、贵重的西服、礼服等衣物,避免衣服褶皱与不便收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
技术介绍
目前,行李箱作为一种重要的箱包,具有空间大、装载量大等优点,是人们差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旅行用品之一。传统的行李箱可以应付一般的旅行,但是对于出差办公的商务人群,需要携带整套的、贵重的西服、礼服等衣物,容易使得衣服褶皱与不便收纳,导致差旅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该行李箱方便差旅商务,避免衣服褶皱与不便收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伸缩手提杆以及万向轮组件,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以及伸缩折叠机构,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组件,所述伸缩手提杆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外侧,所述伸缩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相互铰接,所述伸缩折叠机构一端与所述上箱体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开启或相互靠近闭合带动所述伸缩折叠机构的张开或收纳;所述伸缩折叠机构包括上伸缩折叠板、下伸缩折叠板以及至少两个隔板,所述上伸缩折叠板一侧与所述上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一侧与所述上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上伸缩折叠板和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之间,所述隔板将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纳腔,所述上伸缩折叠板以及所述下伸缩折叠板均绕着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铰接处旋转打开或者收纳。上述行李箱,通过在设置有伸缩折叠机构,使得在箱体内形成至少两个容纳腔,上箱体和下箱体打开时,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万向轮组件滑动,同时伸缩折叠机构伸展开,即可存放衣物,可以方便挂整套的、贵重的西服、礼服等衣物,避免衣服褶皱与不便收纳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壁顶部和下箱体内壁顶部,所述下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壁底部和下箱体内壁底部。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该设置,可以有效利用箱体内部空间,增大伸缩折叠机构内张开的容纳腔的容量,可以放置更长更大件的礼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伸缩折叠板和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为弧形伸缩折叠板,所述上箱体内壁顶部设置有上箱体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下箱体内壁顶部设置有下箱体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上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下箱体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上箱体内壁底部设置有上箱体第二弧形凹槽,所述下箱体内壁底部设置有下箱体第二弧形凹槽,所述下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第二弧形凹槽和所述下箱体第二弧形凹槽。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由于弧形伸缩折叠板张开的体积相比方形会大得多,所以通过该结构可以使得上箱体和下箱体打开后,伸缩折叠机构呈弧形展开,可以扩大伸缩折叠机构的容量,可以更好的放置更多衣物,同时伸缩折叠都比较方便,而且通过该结构,使得上箱体和下箱体打开后,通过上箱体第一弧形凹槽、下箱体第一弧形凹槽、上箱体第二弧形凹槽和下箱体第二弧形凹槽固定伸缩折叠机构,使得张开的面会更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伸缩折叠板包括至少两个上固定板以及至少三个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上固定板伸缩折叠连接;所述下伸缩折叠板包括至少两个下固定板以及至少三个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和与所述下固定板伸缩折叠连接。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该结构,上伸缩折叠板和下伸缩折叠板能有效顺畅的进行伸缩折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伸缩槽和第二上伸缩槽,所述第一上伸缩槽和所述第二上伸缩槽均设置有所述上连接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伸缩槽和第二下伸缩槽,所述第一下伸缩槽和所述第二下伸缩槽均设置有所述下连接板。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该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伸缩折叠,能起到固定及收缩伸展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伸缩折叠板和所述下伸缩折叠板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隔板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合凸部,所述卡合凸部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在上伸缩折叠板和下伸缩折叠板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卡槽,隔板的两端设有卡合凸部,使得隔板与上伸缩折叠板和下伸缩折叠板形成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衣物的大小放置隔板,进而使得箱体内的空间利用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伸缩折叠板还包括至少两个衣架,所述衣架包括架体以及挂钩,所述上伸缩折叠板设置有至少两个挂扣,所述挂钩卡入所述挂扣内形成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挂钩与挂扣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将衣架拿出来将衣服挂好再放进去,方便在差旅前烫好再放入箱体内,使用时直接取出便可以穿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还包括密码锁,所述上箱体设置有扣合部,所述密码锁和所述扣合部扣合连接。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设置密码锁和扣合部扣合连接,使得该行李箱更安全实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还包括提手,所述下箱体顶部和右侧均设置有所述提手。通过在下箱体设置提手,在需要抬起箱体时可以通过提手方便提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手提杆包括把手和伸缩杆,所述把手设置有伸缩按钮,所述伸缩按钮与所述伸缩杆开关连接,所述下箱体外侧设置有手提伸缩槽,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提伸缩槽活动连接。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由于下箱体外侧设置有手提伸缩槽,使得伸缩手提杆收缩时可以隐藏于手提伸缩槽内,以便存放;而且通过在把手上设置伸缩按钮,可以调节伸缩杆的高度以适应推拉使用,方便实用。上述行李箱,上箱体和下箱体开合连接的方式,伸缩折叠机构通过上箱体和下箱体开合即可进行伸展或收拢活动,在收拾行李时,上箱体和下箱体打开,上伸缩折叠板和下伸缩折叠板展开,通过隔板形成至少两个容纳腔,而且在上伸缩折叠板设置有衣架,将衣架取出后,把整套的、贵重的西服、礼服等衣物挂入衣架,然后放入容纳腔内,可以避免衣服褶皱与不便收纳的问题,使得差旅更方便更实用;收拾行李后,上箱体和下箱体关闭,隔板收拢同时将衣物隔开,起到防止衣服褶皱的作用,而且下箱体通过密码锁锁住可以防止箱体被别人打开,使得该行李箱功能性多,更安全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行李箱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行李箱另一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行李箱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上箱体,200、下箱体,210、密码锁,220、提手,300、伸缩折叠机构,310、上伸缩折叠板,311、上固定板,312、上连接板,320、下伸缩折叠板、321、下固定板,322、下连接板,330、衣架,340、隔板,400、万向轮组件,500、伸缩手提杆,510、把手,520、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伸缩手提杆以及万向轮组件,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以及伸缩折叠机构,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组件,所述伸缩手提杆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外侧,所述伸缩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相互铰接,所述伸缩折叠机构一端与所述上箱体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开启或相互靠近闭合带动所述伸缩折叠机构的张开或收纳;所述伸缩折叠机构包括上伸缩折叠板、下伸缩折叠板以及至少两个隔板,所述上伸缩折叠板一侧与所述上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一侧与所述上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上伸缩折叠板和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之间,所述隔板将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纳腔,所述上伸缩折叠板以及所述下伸缩折叠板均绕着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铰接处旋转打开或者收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伸缩手提杆以及万向轮组件,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以及伸缩折叠机构,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组件,所述伸缩手提杆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外侧,所述伸缩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相互铰接,所述伸缩折叠机构一端与所述上箱体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开启或相互靠近闭合带动所述伸缩折叠机构的张开或收纳;所述伸缩折叠机构包括上伸缩折叠板、下伸缩折叠板以及至少两个隔板,所述上伸缩折叠板一侧与所述上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一侧与所述上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上伸缩折叠板和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之间,所述隔板将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纳腔,所述上伸缩折叠板以及所述下伸缩折叠板均绕着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铰接处旋转打开或者收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壁顶部和下箱体内壁顶部,所述下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壁底部和下箱体内壁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缩折叠板和所述下伸缩折叠板为弧形伸缩折叠板,所述上箱体内壁顶部设置有上箱体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下箱体内壁顶部设置有下箱体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上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下箱体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上箱体内壁底部设置有上箱体第二弧形凹槽,所述下箱体内壁底部设置有下箱体第二弧形凹槽,所述下伸缩折叠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第二弧形凹槽和所述下箱体第二弧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绍兰施香香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