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49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包括支架底座,支架底座的左侧设置有鱼缸,支架底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可调支架,可调支架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调高旋钮,可调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装置托板,装置托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旋紧螺丝,装置托板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鱼食桶,鱼食桶贯穿装置托板底部的一端固接连通有鱼食导管,且鱼食导管位于鱼缸的上方,鱼食桶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阀门,鱼食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模块,且控制模块位于装置托板的顶部,控制模块的后侧壁左端电性连接有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实现自动给鱼缸里的鱼喂食,解决人们短长时间外出旅游和出差家里鱼不能及时喂养的问题,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
技术介绍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部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杂交的后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鱼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养鱼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给生活增加了许多的乐趣,但是养鱼需要定时定量的给它们喂饵料,这样才可以保持鱼的健康,而有时候人们由于短长时间外出旅游和出差,就不能及时给鱼喂料,因而给养鱼爱好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恼,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便于实现自动给鱼缸里的鱼喂食,解决人们短长时间外出旅游和出差,家里鱼不能及时喂养的问题,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的左侧设置有鱼缸,所述支架底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可调支架,所述可调支架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调高旋钮,所述可调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装置托板,所述装置托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旋紧螺丝,且旋紧螺丝的底端与可调支架相螺接,所述装置托板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鱼食桶,且鱼食桶的底部贯穿装置托板的底部,所述鱼食桶贯穿装置托板底部的一端固接连通有鱼食导管,且鱼食导管位于鱼缸的上方,所述鱼食桶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阀门,所述鱼食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模块,且控制模块位于装置托板的顶部,所述控制模块的后侧壁左端电性连接有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优选地,上述用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中,所述控制模块是由单片机模块、显示模块、远程控制模块、无线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所述单片机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显示模块、远程控制模块和无线模块,且单片机模块通过ESP8266串口与无线模块相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与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与家里无线路由器相连接,实现无线网络的互联互通。优选地,上述用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中,所述电源模块为电池或者为DC电源线,便于为整个装置进行供电。优选地,上述用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中,所述可调支架包括收纳筒,且收纳筒的底部与支架底座相固接,所述收纳筒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伸入收纳筒的内腔,所述旋紧螺丝贯穿装置托板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杆的顶部相螺接,所述调高旋钮的左端伸入收纳筒的内腔,且调高旋钮伸入收纳筒内腔的一端与支撑杆伸入收纳筒内腔的一端的右侧壁相贴合,便于调高旋钮对支撑杆在收纳筒上的拧紧固定。优选地,上述用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中,所述支架底座的质量为2.5KG,便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性。优选地,上述用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中,所述鱼食桶贯穿装置托板底部的一端为正漏斗状,便于将鱼食桶中的鱼食向鱼食导管中导流输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支架底座为装置提供稳定支撑,通过可调支架和调高旋钮的的配合,方便调节可调支架的高度,从而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鱼缸高度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模块、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和阀门的配合,通过用户智能手机端发送命令,从而便于实现自动给鱼缸里的鱼喂食,解决人们短长时间外出旅游和出差,家里鱼不能及时喂养的问题,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模块的模块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机驱动电路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架底座,2-可调支架,201-支撑杆,202-收纳筒,3-调高旋钮,4-装置托板,5-旋紧螺丝,6-控制模块,601-无线模块,602-电源模块,603-单片机模块,604-显示模块,605-远程控制模块,7-鱼食桶,8-阀门,9-鱼食导管,10-鱼缸,11-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包括支架底座1,支架底座1的质量为2.5KG,便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性,支架底座1的左侧设置有鱼缸10,支架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可调支架2,可调支架2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调高旋钮3,可调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装置托板4,装置托板4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旋紧螺丝5,且旋紧螺丝5的底端与可调支架2相螺接,可调支架2包括收纳筒202,且收纳筒202的底部与支架底座1相固接,收纳筒202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支撑杆201,且支撑杆201的底端伸入收纳筒202的内腔,旋紧螺丝5贯穿装置托板4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杆201的顶部相螺接,调高旋钮3的左端伸入收纳筒202的内腔,且调高旋钮3伸入收纳筒202内腔的一端与支撑杆201伸入收纳筒202内腔的一端的右侧壁相贴合,便于调高旋钮3对支撑杆201在收纳筒202上的拧紧固定,装置托板4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鱼食桶7,且鱼食桶7的底部贯穿装置托板4的底部,鱼食桶7贯穿装置托板4底部的一端固接连通有鱼食导管9,且鱼食导管9位于鱼缸10的上方,鱼食桶7贯穿装置托板4底部的一端为正漏斗状,便于将鱼食桶7中的鱼食向鱼食导管9中导流输,鱼食桶7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阀门8,鱼食桶7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模块6,且控制模块6位于装置托板4的顶部,控制模块6的后侧壁左端电性连接有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11,控制模块6是由单片机模块603、显示模块604、远程控制模块605、无线模块601和电源模块602组成,单片机模块603分别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602、显示模块604、远程控制模块605和无线模块601,且单片机模块603通过ESP8266串口与无线模块601相连接,电源模块602为电池或者为DC电源线,便于为整个装置进行供电,单片机模块603与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11电性连接,无线模块601与家里无线路由器相连接,实现无线网络的互联互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支架底座1为装置提供稳定支撑,通过支撑杆201在收纳筒202中伸长或收缩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在收纳筒20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包括支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左侧设置有鱼缸(10),所述支架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可调支架(2),所述可调支架(2)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调高旋钮(3),所述可调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装置托板(4),所述装置托板(4)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旋紧螺丝(5),且旋紧螺丝(5)的底端与可调支架(2)相螺接,所述装置托板(4)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鱼食桶(7),且鱼食桶(7)的底部贯穿装置托板(4)的底部,所述鱼食桶(7)贯穿装置托板(4)底部的一端固接连通有鱼食导管(9),且鱼食导管(9)位于鱼缸(10)的上方,所述鱼食桶(7)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阀门(8),所述鱼食桶(7)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模块(6),且控制模块(6)位于装置托板(4)的顶部,所述控制模块(6)的后侧壁左端电性连接有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包括支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左侧设置有鱼缸(10),所述支架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可调支架(2),所述可调支架(2)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调高旋钮(3),所述可调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装置托板(4),所述装置托板(4)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旋紧螺丝(5),且旋紧螺丝(5)的底端与可调支架(2)相螺接,所述装置托板(4)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鱼食桶(7),且鱼食桶(7)的底部贯穿装置托板(4)的底部,所述鱼食桶(7)贯穿装置托板(4)底部的一端固接连通有鱼食导管(9),且鱼食导管(9)位于鱼缸(10)的上方,所述鱼食桶(7)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阀门(8),所述鱼食桶(7)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模块(6),且控制模块(6)位于装置托板(4)的顶部,所述控制模块(6)的后侧壁左端电性连接有偏心轮电机驱动模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是由单片机模块(603)、显示模块(604)、远程控制模块(605)、无线模块(601)和电源模块(602)组成,所述单片机模块(603)分别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602)、显示模块(604)、远程控制模块(605)和无线模块(601),且单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