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福寿螺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生态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福寿螺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丝状藻的爆发以及水生植物的泛滥生长逐渐成为河道治理方面的难题,打捞是最直接的治理方法,但如何处理打捞后的藻体及植物残体成了新的问题,常见的处理为堆积腐烂或作固体废物统一处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占地和耗时等缺点,因此开展相应的处置手段研究是有必要的。福寿螺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生长迅速、产卵量大、繁衍周期短、食性广泛,其生命力强,日常仅消耗少量资源即可维持生存,当投放大量植物残体时,福寿螺又可迅速大量摄食,达到处置的目的。但作为入侵种,福寿螺的使用需要加以控制,目前针对此问题尚未有较为成形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福寿螺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装置,本装置为福寿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便于福寿螺低投入情况下的繁衍扩增,达到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目的,同时可通过相应的设施控制其种群数量并防止逃逸,避免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福寿螺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能够蓄水的箱体,箱体的上部开口,箱体上部设有盖体,盖体为网格状盖体,网格状盖体能够覆盖箱体的上部开口,箱体底部设有若干个柱状的竖桩,箱体内壁和竖桩表面均设有糙面纹路,竖桩的高度低于箱体的侧壁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福寿螺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能够蓄水的箱体,箱体的上部开口,箱体上部设有盖体,盖体为网格状盖体,网格状盖体能够覆盖箱体的上部开口,箱体底部设有若干个柱状的竖桩,箱体内壁和竖桩表面均设有糙面纹路,竖桩的高度低于箱体的侧壁的高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福寿螺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网格状盖体的一端铰接于箱体的一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福寿螺处置水生植物残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网格状盖体的孔径为0.5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云霄,高帅强,陈桂珠,邵辉煌,黄鸥,孙胜龙,柏春荫,范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