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力转换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力转换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如在国际公开第2014/171023号中记载的那样,已知将逆变器、电路部件及金属汇流条容纳在一个箱体中的电力转换装置。有关上述以往的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如根据上述公报的图1等掌握到的那样,金属汇流条以将中央的电路部件(电容器)包围的方式以圆周状延伸。在该金属汇流条的外侧同样以圆周状排列有六个功率半导体设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7102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箱型的箱体中以在俯视观察中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容纳多个构成部件的电力转换装置正在普及。在多个构成部件中,包括电力转换单元、电抗器、断路器及将它们连接的金属汇流条等。这种电力转换装置用于转换某种程度的大小的电力,所以其构成部件也比较容易成为大型部件。在箱体的内部的有限的空间中将这些多个构成部件以规定的部件布局容纳,在箱体内还设有将各构成部件连接的金属汇流条。根据箱体内的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具备:/n箱体,具有底面部、设置在上述底面部的上方的顶面部、以及将上述底面部与上述顶面部连结的正面部、背面部及一对侧面部;/n容纳在上述箱体的内部的输入电路部、电力转换单元、电抗器及输出电路部;以及/n输出端子,设置在上述顶面部;/n上述输入电路部、上述电力转换单元、上述电抗器及上述输出电路部以在上述正面部的俯视观察中不相互重叠的方式在上述正面部的面方向上排列,上述输入电路部设置在上述底面部的上方,上述输出电路部设置在上述顶面部的下方且上述输入电路部的上方,上述电力转换单元设置在上述输入电路部与上述输出电路部之间,上述电抗器设置在上述输入电路部与上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具备:
箱体,具有底面部、设置在上述底面部的上方的顶面部、以及将上述底面部与上述顶面部连结的正面部、背面部及一对侧面部;
容纳在上述箱体的内部的输入电路部、电力转换单元、电抗器及输出电路部;以及
输出端子,设置在上述顶面部;
上述输入电路部、上述电力转换单元、上述电抗器及上述输出电路部以在上述正面部的俯视观察中不相互重叠的方式在上述正面部的面方向上排列,上述输入电路部设置在上述底面部的上方,上述输出电路部设置在上述顶面部的下方且上述输入电路部的上方,上述电力转换单元设置在上述输入电路部与上述输出电路部之间,上述电抗器设置在上述输入电路部与上述输出电路部之间的上述电力转换单元的侧方或上方;
将从上述底面部朝向上述顶面部的方向的轴设为纵坐标轴,经由分别在纵向上延伸的多个金属汇流条,上述输入电路部、上述电力转换单元、上述电抗器及上述输出电路部以该排列顺序串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在上述正面部的俯视观察中以经过上述底面部和上述顶面部的方式设置了预先设定的基准轴的情况下,
上述输入电路部包括第一输入电路部和设置在以上述基准轴为基准而与上述第一输入电路部线对称的位置的第二输入电路部;
上述电力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力转换单元和设置在以上述基准轴为基准而与上述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线对称的位置的第二电力转换单元;
上述电抗器包括第一电抗器和设置在以上述基准轴为基准而与上述第一电抗器线对称的位置的第二电抗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输出电路部包括:
中继汇流条,设置在上述第一电抗器及上述第二电抗器的上方;
断路器,设置在上述中继汇流条的侧方;以及
输出汇流条,设置在上述中继汇流条的上方且上述断路器的侧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电力转换单元、上述第一电抗器、上述第二电抗器及上述第二电力转换单元以该顺序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输入电路部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输入侧断路器,上述多个输入侧断路器分别具备电力输入端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多个金属汇流条包括:
第一金属汇流条,具有与上述输入电路部连接的第一端部、与上述电力转换单元连接的第二端部、在上述正面部的俯视观察中在纵向上在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第二端部之间笔直地延伸的第一中央部;
技术研发人员:吉住友树,高桥伸广,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