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交联的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408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聚合层的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经交联的配体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聚合外层的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且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所述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至少包含所述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的组合物及配制剂,且涉及所述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在光学装置中的用途。专利技术背景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备受关注,其因自身荧光发射较窄而在光学装置中用作色彩转换器材料。例如,US2010/068522A1呈现量子点(此后是QD)的合成,其具有端部包含不饱和基团的配体。专利申请中所述的交联概念需要用于双键的交联的催化方法。US2011/281388A描述将QD溶液旋涂于玻璃基板上后,呈固态的QD的交联。在此情况下,进行交联以防止第一层旋涂的QD通过待沉积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而再溶解。US9115097B2及US9840664B2描述通过添加交联剂而进行配体的交联。In201747022708提及各自具有不同种类的配体的QD与QD的交联,该QD可互相反应,或提及交联剂的使用。此外,在固相上进行交联。ColloidsandSurfacesA:Ph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其包含/n核,/n一个或多个壳层,及/n连接至该壳层的最外层表面的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n其中/n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包含可交联官能团X,/n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包含可交联官能团Y,且/n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包含可交联官能团Z,/n其特征在于/n基团X、Y及Z各自能够用作交联受体及用作交联供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3 EP 18170479.21.一种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其包含
核,
一个或多个壳层,及
连接至该壳层的最外层表面的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
其中
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包含可交联官能团X,
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包含可交联官能团Y,且
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包含可交联官能团Z,
其特征在于
基团X、Y及Z各自能够用作交联受体及用作交联供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基团X能够用作关于基团Y的交联受体及用作关于基团Z的交联供体,或用作关于基团Z的交联受体及用作关于基团Y的交联供体;
基团Y能够用作关于基团Z的交联受体及用作关于基团X的交联供体,或用作关于基团X的交联受体及用作关于基团Z的交联供体;且
基团Z能够用作关于基团X的交联受体及用作关于基团Y的交联供体,或用作关于基团Y的交联受体及用作关于基团X的交联供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各自由通式(I)表示
U-V-W(I)
其中U在每次出现于配体A、B及C中时相同或不同地是纳米粒子表面连接基团,V在每次出现于配体A、B及C中时相同或不同地是连接基基团,且W分别对应于可交联官能团X、Y及Z。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在式(I)中,
U在每次出现于配体A、B及C中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膦酸基、硫醇基、硫醇盐基、硫代酸基、二硫代酸基、巯基酯基、羧酸基、羧酸盐基,尤其是羧酸Zn、膦酸盐基,尤其是膦酸Zn、硫代氨基甲酸盐基,尤其是硫代氨基甲酸Zn、膦基、氧化膦基、胺基、酰胺基及硒醇基;
V在每次出现于配体A、B及C中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直链亚烷基或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支链亚烷基,其中所述直链及支链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不相邻的亚甲基结构单元(-CH2-)可在各情况下经亚苯基、磺酰基、羰基、醚基、硫醚基、亚砜基、酯基、磷酸酯基、酰胺基或亚胺基替代,或具有2至20个C原子的直链亚烯基或亚炔基或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支链亚烯基或亚炔基,其中所述直链及支链亚烯基或亚炔基中的一个或多个亚甲基结构单元(-CH2-)可在各情况下经亚苯基、磺酰基、羰基、醚基、硫醚基、亚砜基、酯基、磷酸酯基、酰胺基或亚胺基替代;且
X、Y及Z彼此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硫醇基、丙烯酸酯基、苯乙烯基、碳酸酯基及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在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的每一者中,基团U相同,及/或在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的每一者中,V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U是膦酸基,且基团V是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直链亚烷基,其中所述直链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不相邻的亚甲基结构单元(-CH2-)可由亚苯基、磺酰基、羰基、醚基、硫醚基、亚砜基、酯基、磷酸酯基、酰胺基或亚胺基替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基团X、Y及Z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基团X、Y及Z相同地选自硫醇基、丙烯酸酯基及苯乙烯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相同地选自11-巯基十一基膦酸、丙烯酸11-膦酰基十一酯及对[(4-乙烯基苯基)甲基]膦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其包含
核,
一个或多个壳层,
连接至该壳层的最外层表面的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及
聚合外层,其中该聚合外层通过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A、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B及该至少一个有机配体C之间经由可交联官能团X、Y及Z进行直接键联而形成。


12.一种用于制备具有聚合外层的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提供半导体发光纳米粒子,其包含核、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利伯曼C·马图舍克
申请(专利权)人: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