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400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降低轮胎噪声并且降低滚动阻力而且提高操纵稳定性能的充气轮胎。底胎面橡胶的平均厚度在中央区域中比胎肩区域中大,60℃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在顶胎面橡胶中比底胎面橡胶中高,在中央区域中,顶胎面橡胶的截面面积CAI与底胎面橡胶的截面面积UAI之比CAI/UAI为0.15以上且0.9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低轮胎噪声并且降低滚动阻力而且提高操纵稳定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担心汽车噪声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关于降低汽车噪声中尤其是轮胎旋转时的噪声的技术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案。例如,提出了如下的充气轮胎:通过在外侧陆部的表面形成沿轮胎旋转方向后侧的开口端边缘延伸的突条9,并且使这些突条的顶部位于比相对于轮胎旋转方向前侧的开口端边缘的周向切线靠半径方向内侧处,从而降低了行驶时的轮胎噪声(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在胎面表面形成突条,抑制与该突条互相重叠的部位的带束层的轮胎径向的振动幅度而实现轮胎噪声的降低。另外,提出了如下的充气轮胎:关于周向带束,通过将至少包含轮胎赤道的、具有该周向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大宽度的0.2倍以上且0.7倍以下的轮胎宽度方向宽度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设为中央区域,使该中央区域的任意部分的每单位宽度的轮胎周向刚性均比相邻的两胎肩区域的任意部分的每单位宽度的轮胎周向刚性高,将一方的胎肩区域的宽度设为另一方的胎肩区域的宽度的1.5倍以上且8.0倍以下,从而提高了噪声性能(专利文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体,由至少1个胎体帘布层构成;带束,配置在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包括包含帘线的带束层;以及胎面橡胶,配置在所述带束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构成胎面部的一部分,所述充气轮胎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有合计宽度为接地宽度的15%以上的至少1条周向主槽,其特征在于,/n所述胎面橡胶包括底胎面橡胶、和形成于所述底胎面橡胶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由硬度比底胎面橡胶的硬度高的橡胶构成的顶胎面橡胶,/n在组装于规定轮辋并填充了规定内压的92%并且负荷了最大负荷能力的75%的载荷的状态下,在轮胎子午剖视图中,在将轮胎接地宽度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割成4份而得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的2个区域设为中央区域,另一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5 JP 2018-093906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体,由至少1个胎体帘布层构成;带束,配置在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包括包含帘线的带束层;以及胎面橡胶,配置在所述带束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构成胎面部的一部分,所述充气轮胎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有合计宽度为接地宽度的15%以上的至少1条周向主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橡胶包括底胎面橡胶、和形成于所述底胎面橡胶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由硬度比底胎面橡胶的硬度高的橡胶构成的顶胎面橡胶,
在组装于规定轮辋并填充了规定内压的92%并且负荷了最大负荷能力的75%的载荷的状态下,在轮胎子午剖视图中,在将轮胎接地宽度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割成4份而得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的2个区域设为中央区域,另一方面,将剩余的2个区域分别设为胎肩区域的情况下,所述底胎面橡胶的平均厚度在中央区域中比胎肩区域中大,
60℃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在顶胎面橡胶中比底胎面橡胶中高,
在所述中央区域中,在比从所述周向主槽的槽底起向轮胎径向外侧离开1.6mm的位置处与轮胎轮廓线平行地延伸的假想线靠轮胎径向内侧的区域中,所述顶胎面橡胶的截面面积CAI与所述底胎面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宇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