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钣金
,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咬合的成型方式生产的螺旋风管,其壁厚一般限制在1.2mm以下,直径在1500mm以下,最先应用于通风送冷领域,后逐渐扩展到净化系统送回风管、中央空调通风管、工业送排风通风管、矿用抽放瓦斯管、矿用涂胶布风筒等领域。由于螺旋风管成型技术简单、密封性好、环刚度高等一系列优点,该螺旋风管开始在航空航天用通风、液体输送系统、核潜艇通风系统等特殊场合进行推广试用。但是尤其螺旋风管机轧机能力的限制,目前成型的带材厚度一般在0.4mm-1.2mm之间,其材质主要以塑性较好的镀锌板、纯铝板、不锈钢等为主,大大限制了螺旋风管的广泛应用。当成型的带材板厚扩展到2-5mm时,目前市面上的螺旋风管机就难以成型出咬合口,另外对成型板材的材质也有一定要求,板材必须塑性好,即延伸率在20%以上;强度低,即屈服强度在250Mpa以下;而对于室温塑性较差(延伸率在6%-20%)、强度高(屈服强度在250Mpa以上)的板带材不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支架和感应加热线圈;/n所述支架能够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支撑起来;/n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包括两层线圈,分别为上层线圈和下层线圈;/n所述下层线圈位于所述上层线圈的下方;/n所述上层线圈与所述下层线圈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支架和感应加热线圈;
所述支架能够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支撑起来;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包括两层线圈,分别为上层线圈和下层线圈;
所述下层线圈位于所述上层线圈的下方;
所述上层线圈与所述下层线圈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采用C型感应线圈;
所述C型感应线圈中的上层线圈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U型线圈;
所述C型感应线圈中的下层线圈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U型线圈;
所述上层线圈、下层线圈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线圈的入口为进水口,所述上层线圈的出口通过一个直管线圈与所述下层线圈的入口连通;
所述下层线圈的出口为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线圈与上层线圈所在的平面、下层线圈所在的平面均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采用直线型感应线圈;
直线型感应线圈中的上层线圈、下层线圈均为直管线圈;
两条直管线圈上、下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静涛,杨兴文,马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欣诺冷弯型钢产业研究院曹妃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