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真空中实现高温环境的往复式加热线圈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子束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真空中实现高温环境的往复式加热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离子源进料的结构包括进料管道1、电离弧室2、产生电离所需磁场的励磁线圈3和引出电极4组成。电离弧室是电离发生的区域,励磁线圈通常位于电离弧室外部,在离子源电离弧室内产生电离发生所需的磁场;弧室后紧挨着引出电极,但弧室和引出电极处于不同电位。常温下为固体形态的材料,需要高温环境使其变为蒸气后并迁移到电离腔室才能发生电离形成离子。蒸气在向电离腔室迁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冷点就会凝固。为了防止材料蒸气冷凝在进料管路或电离腔室内,造成堵塞或电离异常,通常利用加热线圈在进料管路或电离弧室的必要位置建立所需的高温环境,防止出现冷点导致材料蒸气冷凝。用于实现高温环境的加热线圈结构必须紧凑,否则会加大离子源整体尺寸。而在真空中实现高温环境常用到加热电极或加热线圈。加热线圈是一段特定形态且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导体。螺线型加热线圈是一种常见的线圈形态,如图2所示,可以将它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真空中实现高温环境的往复式加热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子和偶数个定型导体;所述定型导体成桶状并排设置以形成加热空间;相邻的两个定型导体有且仅有一端相互连接;同一定型导体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个定型导体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在所述定型导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在真空中实现高温环境的往复式加热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子和偶数个定型导体;所述定型导体成桶状并排设置以形成加热空间;相邻的两个定型导体有且仅有一端相互连接;同一定型导体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个定型导体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在所述定型导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真空中实现高温环境的往复式加热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两个,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的同一端或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真空中实现高温环境的往复式加热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华,崔保群,唐兵,马瑞刚,马鹰俊,黄青华,马燮,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