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通信
,尤其是一种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集装箱的运用体现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运输方式。传统的集装箱的管理装置有铅封锁、挂锁等,前者为单次使用产品,后者与集装箱们缺少状态同步功能,且这两种都与集装箱为独立个体,存在频繁丢失更换的风险,使状态同步与功能难于实现,导致产品无法有效的达到物联安全管理。另外,在运输领域,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在集装箱调度码头或中转站,其存放有数百件或更多的集装箱,其采用出入库管理,并分区摆放。在集装箱进入、调出过程中均需要进行登记备案。其无法实现库区内定位,其寻找依然需要人工核查。另外,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也无法对集装箱进行精准定位。因此,申请人特提出集装箱定位器和集装箱智能安全锁,但是现有技术中暂未公开定位器与安全锁的通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用于同一集装箱上的定位器与安全锁之间的通信,并传输给后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锁体、数据收集单元、数据转换单元和第一蓝牙芯片;所述定位器包括通讯模块、数据交互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二蓝牙芯片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数据转换单元、数据储存单元和数据删除单元;/n所述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当安全锁的数据收集单元采集到锁体状态的变化时,收集状态数据包,并与定位器的第二蓝牙芯片配对并蓝牙通信连接;/n步骤S2,利用第一蓝牙芯片将状态数据包和安全锁的设备型号信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用于同一集装箱上的定位器与安全锁之间的通信,并传输给后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锁体、数据收集单元、数据转换单元和第一蓝牙芯片;所述定位器包括通讯模块、数据交互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二蓝牙芯片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数据转换单元、数据储存单元和数据删除单元;
所述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安全锁的数据收集单元采集到锁体状态的变化时,收集状态数据包,并与定位器的第二蓝牙芯片配对并蓝牙通信连接;
步骤S2,利用第一蓝牙芯片将状态数据包和安全锁的设备型号信息传输给第二蓝牙芯片,并存储在数据储存单元内;
步骤S3,利用无线通讯单元将安全锁的状态数据包和设备型号发送给后台服务器,更新数据储存单元内存储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一一对应固定在集装箱的箱门上的锁体(101)和锁绳固定装置(201),插入锁体(101)内、且与锁体(101)可拆卸连接的锁头(104),设置在锁头(104)与锁绳固定装置(201)之间、且与锁绳固定装置(201)固定连接的锁绳(105),以及设置在锁体(101)内、且互相之间采用电气连接的电池(106)、电路板和锁头驱动机构;所述锁头驱动机构与锁头(104)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
所述锁头驱动机构包括锁芯(128),与锁芯(128)连接、用于驱动锁芯(128)的电机(125),以及布设在锁芯(128)上、用于检测锁头(104)插入所述锁芯(128)内的状态的锁头检测传感器(129);
所述锁芯(128)包括呈L形状的锁芯壳,开设在锁芯壳内、供锁头(104)插入的锁膛(141),开设在锁芯壳内、且与锁膛(141)垂直连通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布设在第一管道内的锁头检测钢珠(139),布设在第一管道内、且一端与锁头检测钢珠(139)接触连接的顶针(137),布设在锁芯壳外侧、且与顶针(137)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顶压锁头检测传感器(129)的锁头检测顶针挡板(135),布设在第二管道的前端、且与锁膛(141)接触的锁头锁紧钢珠(140),一端与锁头锁紧钢珠(140)挤压接触、且布设在第二管道内的锁舌(138),与锁舌(138)的另一端采用啮合连接、且与电机(125)的轴承端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锁舌(138)沿第二管道移动的电机齿轮(143),布设在第二管道的后端、用于第二管道封堵的锁舌挡板(133),以及一端置于所述锁舌(138)内、且另一端挤压在锁舌挡板(133)上的锁舌弹簧(136);
所述锁头(104)上开设有与锁头锁紧钢珠(140)挤压接触的锁紧槽(1041);
所述第一管道与锁膛(141)连通处的直径小于第一管道的直径,所述第二管道与锁膛(141)连通处的直径小于第二管道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驱动机构还包括套设在电机(125)的轴承上、且呈扇形状的传感器触发件(126),以及固定在电机(125)的两侧、且与传感器触发件(126)相对挤压配合的开锁传感器(123)和关锁传感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明,阮陈鹏,王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铁集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