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多极化宽带扩展阵列响应的密集多径参数估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5331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多极化宽带扩展阵列响应的密集多径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多极化天线阵列发送多组不同的发送信号序列,根据已知的发送信号处理多个快拍的接收数据,获得多极化天线分量在频带内所有频点的信道响应,并将获得的多个快拍下的多频点信道响应矩阵扩展成一个大的二维信道响应矩阵;然后利用参考点阵元获得多径传播的时延参数,并利用频域平滑降维后的信道矩阵估计二维离开角和到达角;后对估计的离开角与到达角进行配对,再利用已估计参数估计获得子径的交叉极化比、初始相位和幅度参数,最终实现多维参数估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密集多径环境中多维子径参数的估计,可用于电波传播测量、室内定位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多极化宽带扩展阵列响应的密集多径参数估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多极化宽带扩展阵列响应的密集多径参数估计方法,可用于电波传播特性测量、室内定位等领域。
技术介绍
在过去几十年中,多径参数估计方法被广泛研究,其中不乏被人熟知的经典算法,例如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estimationofsignalparameterviarotationalinvariancetechniques,ESPRIT)、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signalclassification,MUSIC)和交替广义期望最大化(space-alternatinggeneralizedexpectation-maximization,SAGE)等。由于多径传输环境的复杂性,发送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到达接收端时通常伴有复杂的传播特性,例如时域上的多子径重叠效应,导致多条子径到达接收端的时间间隔非常接近甚至相同,空间上这些子径的离开和到达角度也较为密集,这些子径不仅在时域上很难分辨,而且其特性也为其在空域上的分辨带来很大挑战。传统处理方式是将这些子径在空域上做平滑预处理,最终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多极化宽带扩展阵列响应的密集多径参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通过多极化天线阵列发送多组不同的发送信号序列,组数等于发送天线的个数,每组发送信号序列分为不同的段,每组段数不小于发送天线的个数,每一段信号序列的长度不小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点数,根据已知的发送信号处理多个快拍的接收数据,获得多极化分量在频带内所有频点的信道响应;/n(2)将获得的每个快拍下的多频点信道响应向量化成一个列向量,多个快拍下的信道响应排成一个二维矩阵;此二维矩阵每一列对应于一个快拍下的响应,每一行表示某个收发阵元对在某一频点多个快拍的响应;/n(3)利用参考点阵元估计获得多径传播的时延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多极化宽带扩展阵列响应的密集多径参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多极化天线阵列发送多组不同的发送信号序列,组数等于发送天线的个数,每组发送信号序列分为不同的段,每组段数不小于发送天线的个数,每一段信号序列的长度不小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点数,根据已知的发送信号处理多个快拍的接收数据,获得多极化分量在频带内所有频点的信道响应;
(2)将获得的每个快拍下的多频点信道响应向量化成一个列向量,多个快拍下的信道响应排成一个二维矩阵;此二维矩阵每一列对应于一个快拍下的响应,每一行表示某个收发阵元对在某一频点多个快拍的响应;
(3)利用参考点阵元估计获得多径传播的时延参数;
(4)从步骤(2)中所述的二维矩阵中选取与接收端参考阵元有关的行形成矩阵,以及与发送端参考阵元有关的行形成矩阵,并利用频域平滑降低信道矩阵维度,利用降维后的信道矩阵估计二维离开角和到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多极化宽带扩展阵列响应的密集多径参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与发送天线数相同组数的不同发送信号序列,每组发送信号序列分为多段子序列,序列不要求正交,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明杨本圣张沛泽余晨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