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包含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及以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处理数据的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技术介绍
于服务器交换器领域,目前已有关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NFV)技术及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SDN)技术的解决方案。软件定义网络的的设计概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层和数据层分离,由控制层集中控管网络,从而实现网络的可编程化。网络功能虚拟化可将网络功能从网络设备中抽离,另行处理。具体而言,上述的解决方案可将网络上的功能,交予处理器,以于处理器上运行。为了执行上述解决方案,可使用配置于交换器的处理器,然而,当前的交换器常仅配置小型处理器,如微处理器,而执行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常耗费大量的处理器资源,故会造成处理器效能低落,使处理器成为系统的瓶颈,降低系统的产出量(through-put)及效能,导致本领域待解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交换器单元,包含一第一交换器接口,用以接收一第一资料及传送一第二资料,及一第二交换器接口,用以传送一第三资料及接收一第四资料,所述交换器单元用以根据所述第一资料产生所述第三资料,及根据所述第四资料产生所述第二资料;及/n一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包含一第一现场可程序门阵列接口耦接于所述第二交换器接口,用以从所述交换器单元接收所述第三资料及传送所述第四资料至所述交换器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交换器单元,包含一第一交换器接口,用以接收一第一资料及传送一第二资料,及一第二交换器接口,用以传送一第三资料及接收一第四资料,所述交换器单元用以根据所述第一资料产生所述第三资料,及根据所述第四资料产生所述第二资料;及
一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包含一第一现场可程序门阵列接口耦接于所述第二交换器接口,用以从所述交换器单元接收所述第三资料及传送所述第四资料至所述交换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交换器单元使用一封包过滤器,以根据所述第一资料产生所述第三资料;及
所述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根据所述第三资料产生所述第四资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一处理器单元,包含一第一处理器接口,用以接收一第五资料及传送一第六资料;
其中所述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另包含一第二现场可程序门阵列接口,耦接于所述第一处理器接口,用以传送所述第五资料及接收所述第六资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根据所述第三资料的酬载而产生所述第五资料,所述处理器单元处理所述第五资料从而产生所述第六资料,所述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根据所述第六资料产生所述第四资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处理器单元另包含一第二处理器接口,用以接收一第七资料;
所述交换器单元另包含一第三交换器接口耦接于所述第二处理器接口,用以传送所述第七资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交换器单元使用一封包过滤器,以根据所述第一资料产生所述第三资料及/或所述第七资料;
所述处理器单元根据至少所述第七资料产生所述第六资料;
所述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根据至少所述第六资料产生所述第四资料。
7.一种伺服及交换器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包含一交换器单元及一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所述交换器单元的一第二交换器接口耦接于所述现场可程序门阵列单元的一第一现场可程序门阵列接口,所述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智,陈琏锋,金志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