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5320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方案步骤对应的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属于云计算

技术介绍
容器云是近两年在云计算技术中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容器在计算形态上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不同于传统虚拟化的内核级的GuestOS封装,容器服务是进程级的虚拟化形态封装,容器的启动与部署迅速,能够在应用层面根据资源需求快速的部署与调度,生命周期变化速度快。但是,当前,当容器云平台与众多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网络设备较多,数据传输量较大,易出现因信道拥堵而造成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时,信道拥堵导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的主要类型包括: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云平台。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设备的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容器云平台;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如果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则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则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包括: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具体为:如果所述信道不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利用所述信道进行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只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则在未来2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进一步地,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进一步地,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包括: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状态监测模块,用于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的主要类型包括: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云平台。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包括:请求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请求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将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发送至容器云平台;安全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时,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标记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时,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判断模块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n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n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
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设备的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容器云平台;
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则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则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包括:
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
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






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






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包括: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


6.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颖汪承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盛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