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需求响应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
技术介绍
电是一种很难大规模存储的能源形式,当一个城市电网的电力供应和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的时候,一种办法是通过相对简单的直接拉闸限电,此种方式会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及用户舒适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挖掘电力需求侧的弹性用电资源,通过各种电力平衡调控手段,实现峰值用电的削减或转移到用电低谷,从而维持电力的供需平衡,称为电力需求响应,简称需求响应(DemandResponse,DR)。建筑是现代城市用电大户,智能电网中的交互式建筑(Grid-interactivebuilding)近些年被提出,用来解决电力供需平衡的问题。为了缓解电网中需求侧及供给侧日渐不平衡的问题,建筑需求响应得到了快速发展。需要指出的是,需求响应不仅指的是在电网用电高峰减少用电负荷,也可以是在用电低谷时增加用电负荷的一种用能响应。目前,国内需求响应尚属探索阶段,试点阶段主要是针对高峰用电负荷的需求响应项目,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分别建立内部蓄热体量化子模型、用电设备量化子模型和暖通空调系统量化子模型;/n2)根据各量化子模型,进行时间交集判断和设备负荷移出判断,最终获取全建筑电力需求弹性量化值。/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建立内部蓄热体量化子模型、用电设备量化子模型和暖通空调系统量化子模型;
2)根据各量化子模型,进行时间交集判断和设备负荷移出判断,最终获取全建筑电力需求弹性量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内部蓄热体量化子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Fmass(t)为建筑蓄热体的电力弹性,Ci为蓄热体的总热容,i表示蓄热体的类型,Trange为房间舒适温度调整幅度,ξi为蓄热体的热释放率,COPAC为空调系统的性能系数,t为弹性量化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体的总热容Ci与蓄热体体量和蓄热体热物性质相关,具体表达式为:
Ci=ciρiAidi
其中,ci为蓄热体的比热容,ρi为蓄热体的密度,Ai为蓄热体的表面积,di为蓄热体的当量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体的热释放率ξi的表达式为:
其中,i和Fo分别为蓄热体的毕渥数和傅里叶数,a1、b1、a2、b2、a3、b3分别为常数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用电设备量化子模型的表达式为:
FapH(t)=ΔPs,t(t)·CLQ/COPAC
其中,FapH(t)为建筑用电设备的电力弹性,ΔPs,t为用电设备实际总功率变化量,用电设备类型包括照明设备、电动和电子设备及电热设备,CLQ为用电设备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COPAC为空调系统的性能系数,t为弹性量化时长,ΔQs,j为第j类用电设备的实际功率变化量,n为用电设备类型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通空调系统量化子模型包括:
不考虑用电设备散热减少时的暖通空调系统量化子模型,其表达式为: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保,章立新,沈艳,刘婧楠,高明,邹艳芳,王治云,孙辉,李洪,毛云军,戚鑫,赵正义,赵圣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智踪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安得利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