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26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孔,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一插接头,第一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二插接头,第一插接头与第二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三插接头,第二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四插接头,第三插接头与第四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壳体的两端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从第一插孔的两端实现对插,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分别从第二插孔的两端实现对插;即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之间的连接不容易与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之间的连接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连接器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活中,新能源汽车(比如电动车)中需要用到各样的连接器(连接器:用于导通/断开电路以供电流传递)。连接器的上不同线路之间很容易相互干扰,严重影响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器的上不同线路之间很容易相互干扰,严重影响信号传输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三插接头,所述第二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四插接头,所述第三插接头与所述第四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第一枢轴枢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头上的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上开设有第一挂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钩体,所述第一钩体挂设在所述第一挂孔内。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所述第三插接头上的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第二挂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钩体,所述第二钩体挂设在所述第二挂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孔内设置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上开设有第二过线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接线导电柱,所述壳体为注塑形成的一体件。进一步地,还包括接地导电片,所述接地导电片与电源线的屏蔽层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缓冲件的表面上凹陷形成有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分别间隔布设在所述缓冲件上。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凹陷部呈矩阵排列在所述缓冲件的表面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壳体的两端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从第一插孔的两端实现对插,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分别从第二插孔的两端实现对插;即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之间的连接不容易与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之间的连接相互干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插接头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圈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柱和缓冲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插接头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密封圈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插孔;12-第二插孔;21-第一插接头;211-第一转动板;2111-第一挂孔;212-第一过线孔;22-第二插接头;31-第三插接头;32-第四插接头;41-第一密封圈;42-第二密封圈;51-导电柱;52-接地导电片;6-缓冲件;61-凹陷部;71-绝缘座;72-第一盖体;73-第二盖体;741-第一卡口;742-第一钩体;8-导线;91-第一枢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进行说明。连接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孔11,壳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孔12;第一插孔11的一端插设有第一插接头21,第一插孔11的另一端插设有第二插接头22,第一插接头21与第二插接头2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选的连接方式为:插接/螺钉固定连接);第二插孔12的一端插设有第三插接头31,第二插孔12的另一端插设有第四插接头32,第三插接头31与第四插接头3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如此,壳体1的两端开设有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第一插接头21和第二插接头22分别从第一插孔11的两端实现对插,第三插接头31和第四插接头32分别从第二插孔12的两端实现对插;即第一插接头21和第二插接头22之间的连接不容易与第三插接头31和第四插接头32之间的连接相互干扰。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21和第二插接头22用于输送对汽车电池加热的电流。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插接头31和第四插接头32用于输送检测汽车电池状态信息(比如电池的电压和电量)的电流。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通过第一枢轴91枢接在第一插接头21上的第一转动板211;第一转动板211上开设有第一挂孔2111,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钩体742,第一钩体742挂设在第一挂孔2111内。如此,第一转动板211通过第一枢轴91可以相对转动,当第一钩体742挂住第一挂孔2111时,第一插接头21能够更牢固地插接在第一插孔11内。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第二插接头22上的第二转动板;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第二挂孔,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钩体,第二钩体挂设在第二挂孔内。如此,第二转动板通过第二枢轴可以相对转动,当第二钩体挂住第二挂孔时,第三插接头31能够更牢固地插接在第二插孔12内。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三插接头,所述第二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四插接头,所述第三插接头与所述第四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孔的一端插设有第三插接头,所述第二插孔的另一端插设有第四插接头,所述第三插接头与所述第四插接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一枢轴枢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头上的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上开设有第一挂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钩体,所述第一钩体挂设在所述第一挂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所述第三插接头上的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第二挂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钩体,所述第二钩体挂设在所述第二挂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内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坚李学广陈旭明宋善民
申请(专利权)人: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