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体系通常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锂镍锰钴氧化物(NMC)作为正极材料。其中,石墨负极的理论质量比容量为370mAhg−1(未锂化),晶体密度为2.266gcm−3,体积比容量为841mAhcm−3(未锂化)或719mAhcm−3锂化)。因此,当与商业化正极材料匹配时,石墨可占电池总体积的55-60%。此外,石墨负极在大倍率下存在锂枝晶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应用。目前,常用的提高离子在电极材料中传输效率的手段是通过形貌和颗粒尺寸调控来缩短离子输运距离。但由于充放电过程涉及多电子和多离子的转移,因而形貌和尺寸上的调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电极材料自身的缓慢动力学过程,这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显著降低。综上所述,设计具有良好结构稳定性且能够实现快速电子转移和离子传递的高性价比锂离子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氨气氛围中,加热SiC纳米颗粒至预定时间,冷却得到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氨气氛围中,加热SiC纳米颗粒至预定时间,冷却得到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称取一定质量SiC纳米颗粒置于容器中,将所述盛装有一定质量SiC纳米颗粒的容器置于加热系统;
S2、抽空所述加热系统中的空气,然后向所述加热系统中通入氨气,直到所述加热系统达到常压;
S3、加热所述加热系统,同时向所述加热系统中持续通入氨气;
S4、关闭电源,停止通入所述氨气,待所述加热系统在氨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的直径为1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单温区水平高温管式炉,所述SiC纳米颗粒置于所述单温区水平高温管式炉的炉管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严杰,孙长龙,崔立峰,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