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按键及其构成的键盘与多媒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22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按键结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轴框、设置在轴框内的轴体,轴体包括轴帽和轴座,轴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轴座与轴框之间设置有金属接触弹片,金属接触弹片在轴座的纵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一键位信号,底座上设置有导电触点,轴框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开关弹片,开关弹片在轴座的横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二键位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合弹片开关结构的方式,增加单个按键的功能,通过丰富其动作方式,赋予单独按键更多输出,在键位有限的情况下大大拓展了键盘功能;通过分离弹片开关与按键本身活动方向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按键本身手感,完全不影响按键原有外观、原理及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按键及其构成的键盘与多媒体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键盘按键结构主要是由轴体、轴套、弹簧、金属接触弹片组与底座等构成,其本质是一个独立机械开关,工作原理是当按下按键后,轴体下沉,金属弹片触点会在键程末端时进行接触,并导通形成电路回路,进行相应的指令输出,当松开按键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轴体沿轴框开口方向回到原位,金属弹片恢复断开状态,电路回路断开回到初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轴框限制了轴体的初始位置与运动方向,弹簧使轴体在撤除按键外力后可以迅速复位。现有机械键盘的按键功能设计存在以下不足:1.单个按键功能单一,只具有按下导通一项功能;2.键盘按键数目有限,标准键盘每个键的功能已经被定义并充分利用;3.组合键需要按下超过一个按键,缺乏快捷性、直观性并且有一定学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机械按键结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按键结构,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轴框、设置在所述的轴框内的轴体,所述的轴体包括轴帽和轴座,所述的轴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轴座与轴框之间设置有金属接触弹片,所述的金属接触弹片在轴座的纵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一键位信号,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导电触点,所述的轴框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开关弹片,所述的开关弹片在轴座的横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二键位信号。优选的,所述的导电触点与开关弹片在轴框内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轴框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开关弹片,所述的开关弹片位于轴座的横向两侧。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键位信号对应于成对操作的指令。优选的,所述的轴框的顶部开口与轴座之间预留可供轴体横向移动的旷量。优选的,所述的轴座纵向位移触发第一键位信号时,所述的轴座与导电触点相分离。优选的,所述的轴座纵向位移触发第一键位信号时,所述的开关弹片在轴座的横向位移驱动下同时触发第二键位信号,所述的第一键位信号与第二键位信号的组合触发第三键位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键盘,包括如上所述的机械按键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媒体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机械按键结构。优选的,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多媒体一体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结合弹片开关结构的方式,增加单个按键的功能,通过丰富其动作方式,赋予单独按键更多输出,在键位有限的情况下大大拓展了键盘功能;2.通过分离弹片开关与按键本身活动方向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按键本身手感,完全不影响按键原有外观、原理及工作效果;3.提升键盘操作功能性与快捷性,真正做到不需要组合方式的快捷操作,简化大量快捷键操作,并将成对操作(开/关、大/小、高/低等)变得更加直观与简易,结合按键自定义设置功能,提高键盘的可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按键的侧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按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按键的侧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按键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按键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具有键盘的多媒体设备中,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多媒体一体机等。该机械按键结构,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轴框2、设置在轴框2内的轴体3,轴体3包括轴帽4和轴座5,轴座5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弹簧6,轴座5与轴框2之间设置有金属接触弹片7,金属接触弹片7在轴座5的纵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一键位信号,底座1上设置有导电触点8,导电触点8包括常开触点、常闭触点,轴框2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导电触点8电连接的开关弹片9,开关弹片9在轴座5的横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二键位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轴框2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导电触点电8连接的开关弹片9,开关弹片9位于轴座6的横向两侧,导电触点8与开关弹片9在轴框2内电连接。对轴框2中设置开关弹片9的方向进行拓宽,使轴框2的顶部开口与轴座5之间预留可供轴体3横向移动的旷量。轴座5纵向位移触发第一键位信号时,开关弹片9在轴座5的横向位移驱动下同时触发第二键位信号,第一键位信号与第二键位信号的组合触发第三键位信号。第二键位信号对应于成对操作的指令,将成对操作(开/关、大/小、高/低等)变得更加直观与简易,提升键盘操作功能性与快捷性,真正做到不需要组合方式的快捷操作,简化大量快捷键操作,并结合按键自定义设置功能,提高键盘的可用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弹片9的位置设置较高(靠近键帽4端)以确保按键按下状态时无法导通导电触点8,因此轴座5纵向位移触发第一键位信号时,轴座5与导电触点8相分离。同时应选用压力阈值较高的开关弹片9,避免误操作,区分纵向按键与横向开关的触觉反馈。当按键在断开状态时,对键帽施加与金属弹片形变方向相同的力(将按键向左右方向拨动),轴体对金属弹片施加压力,轻触开关导通,相关电路接通。通过结合弹片开关结构的方式,增加单个按键的功能,通过丰富其动作方式,赋予单独按键更多输出,在键位有限的情况下大大拓展了键盘功能;通过分离弹片开关与按键本身活动方向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按键本身手感,完全不影响按键原有外观、原理及工作效果。因键盘按键的金属接触弹片7在一侧,故开关弹片9结构最好设置于与弹片所在按键方向的90°边处,避免对按键本身触点造成影响。在按键未受外力时,轴体在弹簧、金属弹片、轴套及相关固定结构的共同作用下保持断开状态,外观与普通键盘按键相同,弹片轻触开关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手感清晰的特点,由凸型开关弹片9自身的弹力使按键归位同时断开与导电触点8的接触;按下按键时,金属弹片未受到弹性形变方向足够的压力,故保持对轴体的固定作用,此时按键效果、工作原理与普通机械键盘按键相同,当按键的力大于弹片形变阈值时,受压的形变部位变为凹型,会明显有段落反馈并发出声音,同时弹片中央接触导电部位,使整个开关处于导通状态。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轴框、设置在所述的轴框内的轴体,所述的轴体包括轴帽和轴座,所述的轴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轴座与轴框之间设置有金属接触弹片,所述的金属接触弹片在轴座的纵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一键位信号,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导电触点,所述的轴框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开关弹片,所述的开关弹片在轴座的横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二键位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轴框、设置在所述的轴框内的轴体,所述的轴体包括轴帽和轴座,所述的轴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轴座与轴框之间设置有金属接触弹片,所述的金属接触弹片在轴座的纵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一键位信号,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导电触点,所述的轴框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开关弹片,所述的开关弹片在轴座的横向位移驱动下触发第二键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触点与开关弹片在轴框内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框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开关弹片,所述的开关弹片位于轴座的横向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键位信号对应于成对操作的指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