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02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弯折状态与平铺状态的可折叠屏幕;设置于可折叠屏幕下方,且具有多个容纳槽的伸缩组件;设置于可折叠屏幕下方,且具有永磁体以及芯棒层的磁控组件,其中,芯棒层中的每个芯棒受磁控组件因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的安培力的作用而互相排斥,并受永磁体的磁场力的作用与永磁体相互吸引,从而带动可折叠屏幕由弯折状态恢复为平铺状态,有效地解决了可折叠移动终端的弯折区在由弯折状态恢复为平铺状态后难以恢复平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申请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迅猛发展,已成为用户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办公和娱乐工具。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多样化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市场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电子设备应运而生,例如大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折叠移动终端等。但是,现有技术下的可折叠移动终端,其弯折区域在摊平之后很难恢复平整,通过光的折射,往往会出现人眼容易察觉的表面折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有效地解决了可折叠移动终端的弯折区在由弯折状态恢复为平铺状态后难以恢复平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可折叠屏幕,具有弯折状态与平铺状态;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具有多个容纳槽;磁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具有永磁体以及芯棒层,所述芯棒层具有多个芯棒,且每个所述芯棒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的下方;其中,每个所述芯棒受所述磁控组件因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的安培力的作用而互相排斥,并受所述永磁体的磁场力的作用与所述永磁体相互吸引,从而带动所述可折叠屏幕由所述弯折状态恢复为所述平铺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柔性平板以及柔性封装板,其中:所述柔性平板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所述柔性封装板设置于所述柔性平板的下方,并以多个接触面与所述柔性平板进行固定,而形成所述多个容纳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芯棒与所述容纳槽之间具有填充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柔性封装板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波浪形。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控组件还包括磁控线圈与电极,其中: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磁控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相连,且所述磁控线圈缠绕于所述芯棒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控线圈的走线方式为串联或并联二者其中之一。进一步优选的,当所述走线方式为串联时,相邻的所述芯棒上的所述磁控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当所述走线方式为并联时,每个所述芯棒上的所述磁控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控线圈缠绕在每个所述芯棒上的圈数相一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控线圈缠绕在每个所述芯棒上的圈数不一致,且越靠近所述可折叠屏幕的弯折区投影下方的芯棒上缠绕的所述磁控线圈越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以及第二永磁体,且所述第一永磁体以及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而形成缝隙,所述缝隙位于所述弯折区的投影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弯折状态与平铺状态的可折叠屏幕;设置于可折叠屏幕下方,且具有多个容纳槽的伸缩组件;设置于可折叠屏幕下方,且具有永磁体以及芯棒层的磁控组件,其中,芯棒层中的每个芯棒受磁控组件因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的安培力的作用而互相排斥,并受永磁体的磁场力的作用与永磁体相互吸引,从而带动可折叠屏幕由弯折状态恢复为平铺状态,有效地解决了可折叠移动终端的弯折区在由弯折状态恢复为平铺状态后难以恢复平整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根据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各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磁控线圈的走线方式示意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磁控线圈的另一走线方式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各实施内容。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可折叠移动终端,其弯折区在由弯折状态恢复为平铺状态后难以恢复平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以解决该问题。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根据本专利技术而成的实施例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10包括:可折叠屏幕11、伸缩组件12以及磁控组件13,其中:可折叠屏幕11具有弯折状态与平铺状态;伸缩组件12设置于可折叠屏幕11的下方,具有多个容纳槽(图中未示出);磁控组件13设置于可折叠屏幕11的下方,具有永磁体131以及芯棒层132,芯棒层132具有多个芯棒(图中未示出),且每个芯棒设置于对应的容纳槽中,永磁体131设置于伸缩组件12的下方;其中,每个芯棒受磁控组件13因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的安培力的作用而互相排斥,并受永磁体131的磁场力的作用与永磁体131相互吸引,从而带动可折叠屏幕11由弯折状态恢复为平铺状态。具体地,芯棒的半径在0.2mm至3mm之间,永磁体131的厚度不超过3mm。进一步地,伸缩组件12包括柔性平板121以及柔性封装板122,其中:柔性平板121设置于可折叠屏幕11的下方;柔性封装板122设置于柔性平板121的下方,并以多个接触面与柔性平板121进行固定,而形成多个容纳槽。具体地,柔性平板121与柔性封装板122的固定工艺可以分为加热压印和低熔点金属焊接两种工艺。具体地,为了提高柔性封装板122下表面的平整性,芯棒与容纳槽之间具有填充物,该填充物可以是泡沫塑料、橡胶等软性材料。具体地,柔性封装板122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波浪形,且该柔性封装版122的厚度不超过40μm,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封装板122的容纳槽的形状应与芯棒的形状相适应,譬如,当芯棒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时,柔性封装板122的纵截面的形状应为适应该三角形的折线型波浪。具体地,柔性平板121的主要材料为超薄的金属薄板,其厚度不超过40μm。进一步地,磁控组件13还包括磁控线圈133与电极134,其中:电极134包括第一电极(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电极(图中未示出);磁控线圈1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相连,且磁控线圈133缠绕于芯棒上。具体地,为了降低磁控线圈133走线的阻值和耗电量,该磁控线圈133的导线半径不超过0.5mm,且材质以铜和银为主。具体地,请参阅图2a以及图2b,磁控线圈133在芯棒上的走线方式为串联或并联二者其中之一,当走线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n可折叠屏幕,具有弯折状态与平铺状态;/n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具有多个容纳槽;/n磁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具有永磁体以及芯棒层,所述芯棒层具有多个芯棒,且每个所述芯棒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的下方;/n其中,每个所述芯棒受所述磁控组件因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的安培力的作用而互相排斥,并受所述永磁体的磁场力的作用与所述永磁体相互吸引,从而带动所述可折叠屏幕由所述弯折状态恢复为所述平铺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可折叠屏幕,具有弯折状态与平铺状态;
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具有多个容纳槽;
磁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具有永磁体以及芯棒层,所述芯棒层具有多个芯棒,且每个所述芯棒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的下方;
其中,每个所述芯棒受所述磁控组件因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的安培力的作用而互相排斥,并受所述永磁体的磁场力的作用与所述永磁体相互吸引,从而带动所述可折叠屏幕由所述弯折状态恢复为所述平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柔性平板以及柔性封装板,其中:
所述柔性平板设置于所述可折叠屏幕的下方;
所述柔性封装板设置于所述柔性平板的下方,并以多个接触面与所述柔性平板进行固定,而形成所述多个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与所述容纳槽之间具有填充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封装板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臻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