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00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包括框体和位于框体内的相机容纳仓、拨片机构和吐片机构,拍立得后背通过框体后部设有的卡扣卡装于胶片相机背部;框体后部开设有曝光口,框体前部两侧设置有隔仓,框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相纸的相纸容纳仓,并通过固定于相纸容纳仓的弹簧托支撑相纸,曝光口正对最上层的相纸;拨片机构在伺服马达的驱动下,拨取拍立得相纸容纳仓中的拍立得相纸,在曝光仓内完成曝光、自显影等处理后,由吐片机构送出吐片口,从而完成拍立得相纸显影的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拍立得后背可以直接安装于原有的中画幅相机上,使原有的中画幅胶片相机可以拥有类似拍立得相机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
本专利技术属于成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
技术介绍
相较于拍立得相机,传统的胶片相机有一个重要缺陷:拍摄后,相片的拍摄效果、拍摄质量只能等待胶片冲洗后才能得到确认;冲洗照片耗时长、流程麻烦,需要使用特殊设备、特殊场地才可进行冲洗。通过使用即时显影相纸(下称“拍立得相纸”),拍立得相机可以达到即时显影、免冲洗即可得相片的效果。近年来,改装传统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技术手段逐渐流行,即在原本的胶片相机后背加装一个“拍立得后背”,使其能够使用拍立得相片、并进行即时显影。但是在以往的改装过程中,往往面临以下问题:改装者往往通过手动拆解其他厂家生产的拍立得相机进行改装,一定程度上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改装好的“拍立得后背”往往无法和目标相机的后背较好契合;手工改装的“拍立得后背”,制作精度有限,内部电路、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使其适于规模化生产、适配目标相机,是很有必要的。专利技术内容为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1)和位于框体(1-1)内的相机容纳仓、拨片机构和吐片机构,拍立得后背通过框体(1-1)后部设有的卡扣(1-2)卡装于胶片相机背部;/n框体(1-1)后部开设有曝光口(9-1),框体(1-1)前部两侧设置有隔仓(4-2),框体(1-1)内部设有用于放置相纸的相纸容纳仓(6-2),并通过安装于相纸容纳仓(6-2)内的弹簧托(6-6)支撑相纸,曝光口(9-1)正对最上层的相纸;/n拨片机构主要由两根柱杆(6-4)和两根摇杆(6-3)组成,相纸容纳仓(6-2)底部开有两凹槽用于滑动嵌装沿两凹槽上下滑动的两根柱杆(6-4),两根柱杆(6-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1)和位于框体(1-1)内的相机容纳仓、拨片机构和吐片机构,拍立得后背通过框体(1-1)后部设有的卡扣(1-2)卡装于胶片相机背部;
框体(1-1)后部开设有曝光口(9-1),框体(1-1)前部两侧设置有隔仓(4-2),框体(1-1)内部设有用于放置相纸的相纸容纳仓(6-2),并通过安装于相纸容纳仓(6-2)内的弹簧托(6-6)支撑相纸,曝光口(9-1)正对最上层的相纸;
拨片机构主要由两根柱杆(6-4)和两根摇杆(6-3)组成,相纸容纳仓(6-2)底部开有两凹槽用于滑动嵌装沿两凹槽上下滑动的两根柱杆(6-4),两根柱杆(6-4)底端设置的连接轴分别滑动嵌装于两根摇杆(6-3)一端开设的条状孔内,两根摇杆(6-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分别与两个齿轮转动箱Ⅰ(6-5)的输出轴相连,两个齿轮转动箱Ⅰ(6-5)分布于两根柱杆(6-4)两侧;两根柱杆(6-4)的顶部抵住相纸容纳仓(6-2)内最上层的相纸;
吐片机构包括相机吐片口(10-2)、两个加压滚筒(10-1)和齿轮转动箱Ⅱ,框体(1-1)上端面开设有相机吐片口(10-2),位于框体(1-1)内且靠近相纸吐片口(10-2)的位置处安装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加压滚筒(10-1),两个加压滚筒(10-1)形成的间隙口对应相纸吐片口(10-2);两个加压滚筒(10-1)的两端通过带有轴承的安装座与固定于框体上的支撑架连接,两个加压滚筒(10-1)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两个齿轮转动箱Ⅱ的输出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画幅胶片相机的拍立得后背,其特征在于,齿轮转动箱Ⅰ(6-5)通过带动两根摇杆(6-3)转动,带动两根柱杆(6-4)朝吐片口移动,最上层的相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鑫超胡睿雄屠兴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