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ano线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折射率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95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ano线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折射率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接的基底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中部设有贯穿金属层的带间隙主波导,在带间隙主波导的一侧设有呈非对称十字架形状的谐振腔,谐振腔贯穿金属层,谐振腔与带间隙主波导不相连,谐振腔的一个凸出的边正对带间隙主波导的间隙,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组成的耦合结构,在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中填充待测介质。这种折射率传感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纳米等级传感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ano线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折射率传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及光传感领域,具体是一种Fano线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折射率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基于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PlasmonPloariton,简称SPP)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SPP在纳米光电集成、光学成像、生物传感、数据存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Fano共振是一种耦合效应,它是由窄暗模式与宽亮模式相互作用产生的。与通用谐振器中出现的洛伦兹共振不同,Fano共振呈现出尖锐和不对称的谱线形状以及强大的场增强,在非线性、激光调制器和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经典光学中,Fano共振的非对称谱线来源于两个散射振幅之间的干涉,这两个散射振幅分别来自于连续态的散射(背景散射)以及离散态的散射(共振过程)。共振态的能量必须处于连续态(背景散射)的能量范围之内才能发生Fano共振现象。当接近共振能量的时候,背景散射振幅通常会缓慢的变化,而共振散射振幅则会在幅度和相位上快速变化,形成了非对称分布。由于其在光谱中呈现非对称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ano线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折射率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接的基底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中部设有贯穿金属层的带间隙主波导,在带间隙主波导的一侧设有呈非对称十字架形状的谐振腔,谐振腔贯穿金属层,谐振腔与带间隙主波导不相连,谐振腔的一个凸出的边正对带间隙主波导的间隙,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组成的耦合结构,在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中填充待测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ano线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折射率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接的基底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中部设有贯穿金属层的带间隙主波导,在带间隙主波导的一侧设有呈非对称十字架形状的谐振腔,谐振腔贯穿金属层,谐振腔与带间隙主波导不相连,谐振腔的一个凸出的边正对带间隙主波导的间隙,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组成的耦合结构,在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中填充待测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苏畅伍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