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应用于武器系统中。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战争中,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如巡航导弹、战术导弹以及精确制导导弹等使得近程防空反导的形势更为严峻,特别是精确打击武器小型化、高速化以及末端高速攻击突防能力正在快速提高,使得现有采用传统发射原理的普遍装备的近程、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战场要求,因此需要发展具备超高射速的新型近程、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随着超高射频武器系统串式弹药技术及火炮全密封栓技术的发展,新的弹药填装方式要求底火必须处在弹药的中间,而传统的底火点火技术根本无法满足超高射频武器的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能够有效满足超高射频武器系统的点火需求,为高射速武器提供快速点火,可以在相对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具有非接触、感应点火、瞬发性、安全性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筒、初级线圈、定位筒、次级线圈、次级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筒(1)、初级线圈(2)、定位筒(5)、次级线圈(6)、次级线圈支架(8);在药筒外壁的中央位置缠有初级线圈(2)并留出输入线(7),在定位筒(5)外壁中央通过次级线圈支架将次级线圈缠好并留出输出线(4);定位筒装入药筒内并固定,初级线圈(2)与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筒(1)、初级线圈(2)、定位筒(5)、次级线圈(6)、次级线圈支架(8);在药筒外壁的中央位置缠有初级线圈(2)并留出输入线(7),在定位筒(5)外壁中央通过次级线圈支架将次级线圈缠好并留出输出线(4);定位筒装入药筒内并固定,初级线圈(2)与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药筒(1)和定位筒(5)的开口端通过堵盖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线用于连接火工品。
技术研发人员:王端,姬宇飞,梁金虎,王日俊,李帅,张志新,郭晋,李焱,付世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