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木材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托盘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真空泵和能源发生机构,烘干室内设有第一烘干腔和第二烘干腔;真空泵的抽气端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烘干腔连通;能源发生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涡流管和驱动单元;烘干室的底部开有转动腔和均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气道与第二烘干腔连通,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上均设有单向出气阀;涡流管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涡流管的喷嘴穿过烘干室底部并位于烘干室内,空气压缩机与涡流管的喷嘴连通。使用本方案的装置烘干木托盘,木托盘中的水份快速消散,烘干效率高,效果好,耗时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托盘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材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木托盘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托盘是指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木制托盘因其制造成本低、重量轻、便于加工制造等特性被广泛采用。木制托盘采用木条、木块拼接加工而成,为了保证木托盘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使木托盘中的水分(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的程度,这就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现有对木托盘进行烘干操作一般会借助烘干装置,现有的烘干装置一般设置有加热机构和风循环机构,木托盘放置在烘干装置内,通过启动加热机构和风循环机构,使烘干装置内产生热风,该热风循环流动带走木托盘内的水分。使用现有的烘干装置对木托盘进行干燥,干燥的效率较低,耗时长,烘干装置每天的循环使用率较低,不利于木托盘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木托盘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烘干装置干燥的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木托盘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真空泵和安装在烘干室内的能源发生机构,烘干室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烘干腔和第二烘干腔;真空泵的抽气端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有单向进气阀;第一支管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烘干腔连通;能源发生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涡流管和驱动涡流管定向转动的驱动单元;烘干室的底部开有转动腔和均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气道与第二烘干腔连通,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上均设有单向出气阀;涡流管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涡流管的喷嘴穿过烘干室底部并位于烘干室内,空气压缩机与涡流管的喷嘴连通。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需要烘干木托盘时,先将待烘干的木托盘分别放在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内,启动真空泵,将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内的空气抽出后关闭真空泵。操作驱动单元,使涡流管的热端管与第一气道连通,此时涡流管的冷端管通过转动腔与第二气道连通。启动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通入涡流管的喷嘴内,经过涡流管的转化,高温气体从涡流管的热端管进入第一气道,然后进入第一烘干腔内,低温气体从涡流管的冷端管进入第二气道,然后进入第二烘干腔内,当高温气体充满第一烘干腔、低温气体充满第二烘干腔时,关闭空气压缩机,然后保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高温气体加热第一烘干腔内的木托盘,而低温气体冷冻第一烘干腔内的木托盘。一段时间过后,再次启动真空泵,将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内的空气抽出,然后操作驱动单元,使涡流管的热端管与第二气道连通,此时涡流管的冷端管通过转动腔与第一气道连通。启动空气压缩机,使高温气体通入第二烘干腔内,低温气体通入第一烘干腔内,当高温气体充满第二烘干腔、低温气体充满第一烘干腔后,关闭空气压缩机,然后保持一段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木托盘的含水量达到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内重复抽真空-充热气-抽真空-充冷气-抽真空-充热气-抽真空-充冷气的操作。下面以第一烘干腔为例说明本方案的效果,抽真空能够除去第一烘干腔内原先的气体,充入热气或冷气时,充入的气体不会与第一烘干腔内原先的气体发生热传递,避免能源的额外消耗,确保第一烘干腔内的温度能够迅速升高或降低。在第一烘干腔内充入冷气时,第一烘干腔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到0度以下(涡流管的冷端管通入的气体温度低于0度),第一烘干腔内木托盘中含有的水份转变为冰。抽出第一烘干腔内的冷气,第一烘干腔内逐渐呈现真空状态,真空状态下有利于将冰转变为蒸气。再往第一烘干腔内充入热气(涡流管的热端管通入的气体温度能达到200度),热气快速的渗入木托盘内部,能进一步使冰转变为蒸气,使得木材快速干燥。抽出第一烘干腔内的热气时,热气、蒸气一同被抽走。使用本方案的装置烘干木托盘,木托盘中的水份快速消散,烘干效率高,效果好,耗时短。可选地,驱动单元包括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和驱动齿条直线运动的动力部,齿轮固定在涡流管的喷嘴上。如涡流管的热端管与第一气道连通,需要使涡流管的热端管与第二气道连通时,操作动力部,使齿条发生移动,齿条移动过程中驱动齿轮转动,在齿轮的作用下涡流管也随之一同转动,涡流管的热端管与第一气道分离并逐渐靠近第二气道一侧,当涡流管的热端管与第二气道连通时,使动力部停止工作。可选地,动力部为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操作简单,能够很好的驱动齿条往复运动,符合使用需求。可选地,涡流管以涡流管的喷嘴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涡流管的热端管上滑动连接有套头,套头上开有与涡流管热端管连通的通道;套头与涡流管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套头远离涡流管的一端设置为球形,套头远离涡流管的一端能够伸入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内。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套头的一侧能伸出涡流管的热端管。涡流管在转动腔内转动时,转动腔的内壁对套头施加作用力,使套头沿涡流管的热端管收缩,当涡流管转动到套头与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正对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套头的球形端伸入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内,套头将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封堵,而涡流管的热端管通过通道与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连通,确保从涡流管的热端管排出的高温气体能够顺利的进入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不发生泄漏。可选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可选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通过球接头与涡流管的喷嘴连通。通过球接头与涡流管的喷嘴连通,即便涡流管的喷嘴会发生转动,仍可使出气管与涡流管的喷嘴较好的连接。可选地,烘干室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烘干室的侧壁围合构成第一烘干腔,第二隔板与烘干室的侧壁围合构成第二烘干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均设有开启门。利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能在烘干室内较好的隔断出第一烘干腔和第二烘干腔,需要使第一烘干腔与第二烘干腔连通时,打开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的开启门即可。可选地,烘干室内设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与烘干室的侧壁围合构成第一烘干腔,第二气囊与烘干室的侧壁围合构成第二烘干腔;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上均设有密封拉条。利用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能在烘干室内较好的隔断出第一烘干腔和第二烘干腔,由气囊围合成构成的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当需要抽取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内的气体时,可使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内的气体排除得较为彻底,抽气的效果更好。需要使第一烘干腔与第二烘干腔连通时,打开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上的密封拉条即可,操作简单。可选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为双层结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夹层中充有空气。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设置为双层的结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夹层中充有空气,空气的导热系数很低,夹层具有保温的作用,能较为稳定的维持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内的温度。可选地,烘干室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柱,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上部与连接柱连接。第一气囊、第二气囊通过连接柱挂在烘干室内,使得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较为充分的伸展,而非堆叠成一推,便于进料、出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木托盘烘干装置主视方向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木托盘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真空泵和安装在烘干室内的能源发生机构,烘干室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烘干腔和第二烘干腔;真空泵的抽气端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有单向进气阀;第一支管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烘干腔连通;能源发生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涡流管和驱动涡流管定向转动的驱动单元;烘干室的底部开有转动腔和均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气道与第二烘干腔连通,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上均设有单向出气阀;涡流管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涡流管的喷嘴穿过烘干室底部并位于烘干室内,空气压缩机与涡流管的喷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木托盘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真空泵和安装在烘干室内的能源发生机构,烘干室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烘干腔和第二烘干腔;真空泵的抽气端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有单向进气阀;第一支管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烘干腔连通;能源发生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涡流管和驱动涡流管定向转动的驱动单元;烘干室的底部开有转动腔和均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一烘干腔连通,第二气道与第二烘干腔连通,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上均设有单向出气阀;涡流管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涡流管的喷嘴穿过烘干室底部并位于烘干室内,空气压缩机与涡流管的喷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托盘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包括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和驱动齿条直线运动的动力部,齿轮固定在涡流管的喷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托盘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部为气缸或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托盘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流管以涡流管的喷嘴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涡流管的热端管上滑动连接有套头,套头上开有与涡流管热端管连通的通道;套头与涡流管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套头远离涡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征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浩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