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88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属于暖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均匀送风装置用于将闷顶内的冷凝水消除,所述闷顶的一侧设置有冷库外墙体,所述闷顶包括楼面与下层冷间库体之间的空间,所述上层冷间与下层冷间之间设置有楼面,所述均匀送风装置位于楼面与下层冷间库体之间;所述均匀送风装置包括进风百叶窗、变径管、进风管、风管加热器、渐缩风管、风机、渐扩风管、均匀送风道、上仰角风嘴和下俯角风嘴,所述进风百叶窗安装在冷库外墙体上,所述进风百叶窗、变径管、进风管、风管加热器、渐缩风管、风机、渐扩风管和均匀送风道依次连接,所述上仰角风嘴和下俯角风嘴均安装在均匀送风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属于暖通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养生观念的加强,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逐步受到消费者及国家的重视。此种情况下,国家已把食品安全和现代供应链上升到国家政策战略,冷链物流发展迎来黄金期。冷链物流冷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投资和后期的运营费用在整个冷链物流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减少土地方面的投资,多层冷链物流装配冷库已被投资开发商充分认可。大多数冷链物流装配冷库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每层用预制双面彩钢聚氨酯保温板作围护结构,每层冷间的保温顶板与上层楼面形成的空间,即为闷顶,此空间可以安装制冷管道。闷顶的上下两层为冷却物冷藏间或冻结物冷藏间,闷顶与大气相通,内部初始温度为常温,随着热量传递的进行,闷顶内空气温度会逐渐降低,当温度降低到空气状态所对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冷间保温顶板的上表面、楼面的下表面遇冷凝结成水。冷凝水的出现,会影响建筑、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如果保温板施工接缝密封不严,冷凝水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均匀送风装置用于将闷顶(1)内的冷凝水消除,/n所述闷顶(1)的一侧设置有冷库外墙体(7),所述闷顶(1)包括楼面(4)与下层冷间库体(6)之间的空间,所述上层冷间(2)与下层冷间(5)之间设置有楼面(4),所述均匀送风装置位于楼面(4)与下层冷间库体(6)之间;/n所述均匀送风装置包括进风百叶窗(8)、变径管(9)、进风管(10)、风管加热器(11)、渐缩风管(12)、风机(14)、渐扩风管(16)、均匀送风道(17)、上仰角风嘴(18)和下俯角风嘴(19),所述进风百叶窗(8)安装在冷库外墙体(7)上,所述进风百叶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均匀送风装置用于将闷顶(1)内的冷凝水消除,
所述闷顶(1)的一侧设置有冷库外墙体(7),所述闷顶(1)包括楼面(4)与下层冷间库体(6)之间的空间,所述上层冷间(2)与下层冷间(5)之间设置有楼面(4),所述均匀送风装置位于楼面(4)与下层冷间库体(6)之间;
所述均匀送风装置包括进风百叶窗(8)、变径管(9)、进风管(10)、风管加热器(11)、渐缩风管(12)、风机(14)、渐扩风管(16)、均匀送风道(17)、上仰角风嘴(18)和下俯角风嘴(19),所述进风百叶窗(8)安装在冷库外墙体(7)上,所述进风百叶窗(8)、变径管(9)、进风管(10)、风管加热器(11)、渐缩风管(12)、风机(14)、渐扩风管(16)和均匀送风道(17)依次连接,所述上仰角风嘴(18)和下俯角风嘴(19)均安装在均匀送风道(17)上;
所述方法如下:通过风机(14)引入、增压的作用,将室外空气引入依次通过进风百叶窗(8)、变径管(9)、进风管(10)、风管加热器(11)、渐缩风管(12)、风机(14)、渐扩风管(16)、均匀送风道(17)、上仰角风嘴(18)和下俯角风嘴(19),上仰角风嘴(18)和下俯角风嘴(19)喷出的气流,分别沿楼面(4)的下表面和下层冷间库体(6)的上表面呈波浪形匍匐前行,使楼面(4)的下表面和下层冷间库体(6)的上表面得温度首先升高,然后整个闷顶(1)空间内的空气温度逐步上升至室外空气状态所对应的露点温度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冷间(2)由上层冷间库体(3)围成的密闭空间,内部温度低于15℃,所述下层冷间(5)由下层冷间库体(6)围成的密闭空间,内部温度低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双层或多层冷库闷顶内冷凝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送风装置还包括风机进口软连接(13)和风机出口软连接(15),所述风机进口软连接(13)和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新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