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及冷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1609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设于所述室外机或室内机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接水盘、设于所述室内机或室外机上的第二换热器、通过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接水盘连通收集其冷凝水的水箱、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翅片处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的多个喷嘴、设于所述水箱上的排水机构、控制所述排水机构将所述水箱内的水由出水口排出并从所述喷嘴射出的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自清洁系统,无需拆卸换热器,能够通过室内机或室外机上接水盘收集的冷凝水自动清洁换热器的翅片表面附着的污垢,节约了清洁成本,使冷库系统能够长期高效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及冷库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库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及冷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冷冻冷藏市场发展迅速,冷库得到广泛使用,冷库的换热器如何进行清洁是目前换热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常见的清洗方法为先用化学清洗剂溶解污垢,人工清洁冷库机组。冷库内机一般不会面临风吹日晒、积灰过多的恶劣工况,外机常年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下,换热器的翅片间附着污垢过多,易导致机组运行不良,一般通过人工清洁,清洁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翅片清洁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设于所述室外机或室内机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接水盘、设于所述室内机或室外机上的第二换热器、通过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接水盘连通收集其冷凝水的水箱、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翅片处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的多个喷嘴、设于所述水箱上的排水机构、控制所述排水机构将所述水箱内的水由出水口排出并从所述喷嘴射出的处理器。所述水箱设于所述第一接水盘下方,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接水盘的排水口连通,所述水箱与接水盘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受控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电控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设于所述水箱的底部或侧面的下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喷嘴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受控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一电控阀与所述第一接水盘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所述水箱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排水机构将水箱内的水从所述出水口挤压排出或将排水机构复位。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水箱内上部与所述水箱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设于所述水箱顶端的安装孔、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孔的推杆、设于所述推杆侧面的齿条、设于所述水箱上的电机、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推杆内部沿着轴向设有进水通道,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设于所述通道的顶端,所述通道的底端与所述水箱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活塞上与所述通道的底部相应位置设有开孔,所述推杆与所述开孔密封连接,所述通道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水箱内位于活塞下方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喷嘴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翅片之间间隙的上方。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库系统,包括上述的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自清洁系统,无需拆卸换热器,能够通过室外机或室内机上接水盘收集的冷凝水自动清洁换热器的翅片表面附着的污垢,节约了清洁成本,使冷库系统能够长期高效地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箱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有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冷库系统结霜过程中,室内机换热器的翅片上会大量结霜或结冰,为了避免室内机风叶打冰,翅片间的大量冰块封堵翅片间隙,造成机组运行不良,冷库通常用热氟化霜系统。在室内机化霜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化霜水,接水盘收集到的化霜水混和正常运行过程中冷凝产生的水(统称冷凝水)会从室内机接水盘的排水口排出。室外机没有化霜水,但同样设有接水盘来收集冷凝水并从其排水口排出。为了解决室内机或室外机上换热器的翅片清洁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包括室外机18和室内机11、设于室内机11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接水盘12、设于室外机18上的第二换热器20、通过进水口6与第一接水盘12连通收集其冷凝水的水箱1、设于第二换热器20的翅片处与水箱1的出水口10连通的多个喷嘴17、设于水箱1上的排水机构、控制排水机构将水箱1内的水由出水口10排出并从喷嘴17射出的处理器15。喷嘴17射出的水对换热器的翅片冲洗后由室外机18上设置的第二接水盘收集并从其排水口排出。通过利用室内机的冷凝水对室外机换热器的翅片进行自动冲洗,无需拆卸换热器,冲洗方便、节省了清洁成本,使冷库系统能够长期高效地运行,还充分利用了化霜水。水箱1设于室内机11的第一接水盘12下方,用于收集第一接水盘12的排水口排出的冷凝水,水箱1的进水口6设于水箱1的顶部,进水口6通过管路与接水盘的排水口连通,第一接水盘12内的冷凝水通过重力及第一接水盘12与水箱1之间的高度差作用自然流入水箱1,水箱1与接水盘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受控于处理器15的第一电控阀14,用于控制该处管路的通断,避免水箱1内的水受到挤压时从进水口6返回第一接水盘12。水箱1的出水口10设于水箱1的底部或侧面的下部,出水口10与喷嘴1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受控于处理器15的第二电控阀16。第二电控阀16用于控制出水口10与喷嘴17之间管路的通断。第一电控阀14和第二电控阀16优选采用电磁阀。第一电控阀14与第一接水盘1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13,用于过滤杂质,避免其进入水箱1。水箱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9,用于检测水箱1内的水位高度变化情况,将水位高度检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递给处理器15,处理器15接收水位传感器9的检测信号并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排水机构将水箱1内的水从出水口10挤压排出或将排水机构复位。从出水口10排出的水具有一定的水压,该部分水通过喷嘴17喷射在第二换热器20的翅片上对其进行冲洗。水位传感器9优选采用浮球传感器。浮球传感器的接线可从水箱1底部开孔后伸入,接线完毕后密封接线口,避免推杆7上下移动时造成的浮球传感器引线与推杆7干涉。第一电控阀14、第二电控阀16及水位传感器9与处理器15电连接。排水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水箱1内上部与水箱1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2、设于水箱1顶端的安装孔8、一端连接活塞2另一端伸出安装孔8的推杆7、设于推杆7侧面的齿条5、设于水箱1上的电机3、设于电机3转轴上与齿条5啮合的齿轮4。电机3与处理器15电连接并受控于处理器15。推杆7内部沿着轴向设有进水通道71,水箱1的进水口6设于通道71的顶端,通道71的底端与水箱1的内部空间连通。活塞2上与通道71的底部相应位置设有开孔21,推杆7与开孔21密封连接,通道71通过开孔21与水箱1内位于活塞2下方的内部空间连通。喷嘴17设于第二换热器20的翅片之间间隙的上方。多个喷嘴17均布于换热器的翅片之间的间隙处的上方,多个喷嘴17可以通过管路并联,或在一根管子上开设多个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设于所述室外机或室内机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接水盘、设于所述室内机或室外机上的第二换热器、通过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接水盘连通收集其冷凝水的水箱、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翅片处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的多个喷嘴、设于所述水箱上的排水机构、控制所述排水机构将所述水箱内的水由出水口排出并从所述喷嘴射出的处理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设于所述室外机或室内机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接水盘、设于所述室内机或室外机上的第二换热器、通过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接水盘连通收集其冷凝水的水箱、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翅片处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的多个喷嘴、设于所述水箱上的排水机构、控制所述排水机构将所述水箱内的水由出水口排出并从所述喷嘴射出的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于所述第一接水盘下方,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接水盘的排水口连通,所述水箱与接水盘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受控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电控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设于所述水箱的底部或侧面的下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喷嘴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受控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电控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阀与所述第一接水盘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换热器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锦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