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88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台,所述换热台的顶端安装有两个侧板,且侧板的中间设置有三个横杆,所述侧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条,且连接条的两端设置有安装片,且翅片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豁口,豁口的宽度大于横杆的直径,横杆的一侧设置有和豁口相匹配的矩形槽,矩形槽均匀排列在横杆的一侧,所述侧板的中间安装有加热管和散热管,加热管和散热管的一端设置有弯折管道,且侧板上设置有与加热管和散热管相匹配的开孔,所述翅片上设置有与加热管和散热管相匹配的圆筒片,所述圆筒片紧贴加热管和散热管的外壁,且相邻两个圆筒片的一端相互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筒片增加了与加热管和散热管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所使用的能源大多都是由石油和煤炭所提供的,煤炭和石油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是造成现代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大量的碳元素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也会污染环境;现代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其中核反应提供能源就是一项能源技术,但是核反应的副产品危害比较大,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是无污染的能源,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
;太阳能烧热水是一项利用太阳能的项目,太阳能烧水需要领用一个换热装置用来将太阳能的热量导进水中,现有的换热装置在连接水管的时候比较麻烦,水管连接需要在发连接口上安装多少个螺丝,每一次拆卸水管的时候都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压浪费了很多的操作时间,而且换热装置的是金属制品,换热装置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那么换热装置在搬运的时候就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伺服电机通过扭转杆带动黑色吸热板缓慢旋转,此时扭转杆在轴座内部旋转,保持黑色吸热板的正投影面对着太阳,保持黑色吸热板聚集的高温会传递给导热板,导热板通过换热盘管内部的水将热量递送出去,换热水泵定时开启一段时间然后关闭,换热盘管内部的水将经过散热管,散热管会把热量传递给翅片,翅片一侧的加热管将会接受热量,进热水泵会把加热管内部的水压进加热盘管内部,加热盘管就会加水箱内部的水,实现了高效转换太阳能的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台,所述换热台的顶端安装有两个侧板,且侧板的中间设置有三个横杆,所述侧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条,且连接条的两端设置有安装片,安装片的一侧安装有螺丝钉,螺丝钉穿过安装片,所述侧板的中间均设置有翅片,且翅片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豁口,豁口的宽度大于横杆的直径,横杆的一侧设置有和豁口相匹配的矩形槽,矩形槽均匀排列在横杆的一侧,所述侧板的中间安装有加热管和散热管,加热管和散热管的一端设置有弯折管道,且侧板上设置有与加热管和散热管相匹配的开孔,所述翅片上设置有与加热管和散热管相匹配的圆筒片,所述圆筒片紧贴加热管和散热管的外壁,且相邻两个圆筒片的一端相互贴合。进一步,所述加热管和散热管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组件,法兰组件包括进口,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半圆环,且半圆环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中间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进口和连接块的一侧均设置有销孔,且销孔的内侧安装有连接销。进一步,所述换热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轴座,且轴座的一侧设置有黑色吸热板,黑色吸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和轴座相匹配的扭转杆,扭转杆和轴座转动连接,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扭转杆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黑色吸热板的一侧安装有导热板,且导热板的一侧安装有换热盘管,导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和换热盘管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设置有换热管,且换热管的均通过法兰组件和散热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中间设置有换热水泵。进一步,所述换热台的一侧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套,且水箱的内侧安装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的两端均和连接套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均安装有进热管,且进热管的一端均通过法兰组件和加热管连接,所述进热管上安装有进热水泵。进一步,所述水箱的顶端设置有控压组件,控压组件包括密闭圆筒,所述密闭圆筒的内侧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底端安装有柱塞,弹簧的顶端和密闭圆筒固定连接,弹簧的底端和柱塞固定连接,所述密闭圆筒的一侧设置有,设置在柱塞和密闭圆筒的顶面之间。进一步,所述换热台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共设置有四个,铰接块均匀排列在换热台底端的四角,铰接块和换热台固定安装有,所述铰接块的内侧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和铰接块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底端安装有圆管,圆管上安装有滚轮,滚轮和圆管旋转连接,所述圆管的一侧设置有和滚轮相匹配的挡边。进一步,所述圆管的均内侧安装有伸缩柱,伸缩柱和圆管旋转连接,且伸缩柱和圆管滑动连接,一个伸缩柱的一端安装有螺丝杆,另一个伸缩柱的一端设置有和螺丝杆先匹配的螺丝孔,螺丝杆穿插在螺丝孔的内部。进一步,所述铰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圆边,且圆边的一侧设置有尖端,所述圆边的外径大于圆管的内径,换热台的一侧设置有预留口,且预留口的宽度大于伸缩柱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其一,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伺服电机通过扭转杆带动黑色吸热板缓慢旋转,此时扭转杆在轴座内部旋转,伺服电机,每隔一个小时扭转一个角度,保持黑色吸热板的正投影面对着太阳,保持黑色吸热板聚集的高温会传递给导热板,导热板通过换热盘管内部的水将热量递送出去,换热水泵定时开启一段时间然后关闭,换热盘管内部的水将经过散热管,散热管会把热量传递给翅片,翅片一侧的加热管将会接受热量,进热水泵会把加热管内部的水压进加热盘管内部,加热盘管就会加水箱内部的水,实现了高效转换太阳能的功能。其二,水箱内部的水受热之后会产生水蒸气,此时水箱内部的压力会增高,水箱内部的压力会顶住柱塞向上运动,等到活塞越过泄压孔,水蒸气会从泄压孔中出去,这就可以保持水箱内部的压力,防止水箱内部的压力过大,同时保持一定的压力也可以加速水箱内部水的升温。其三,装置在拆装的之后,把连接块对准半圆环插进去,然后再把连接销插进销孔内,实现了便于连接法兰组件的功能,节省了人力,固定换热台的时候,把螺丝杆从螺丝孔中旋转出来,旋转杆旋转九十度之后,伸缩柱会从预留口中出来,此时的伸缩柱会竖立起来,再把伸缩柱锤进泥地里,便于固定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板式换热器装置正视的示意图。图2为板式换热器装置侧视的示意图。图3为板式换热器装置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板式换热器装置第三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板式换热器装置剖视的示意图。图6为板式换热器装置翅片的示意图。图7为板式换热器装置黑色吸热板的示意图。图8为板式换热器装置法兰组件的示意图。图9为板式换热器装置导热板的示意图。图10为板式换热器装置固定组件的示意图。图11为板式换热器装置控压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台,101-预留口,2-水箱,201-进水口,202-连接套,203-加热盘管,3-控压组件,301-密闭圆筒,302-弹簧,303-柱塞,304-泄压孔,4-固定板,401-立柱,5-黑色吸热板,501-扭转杆,6-导热板,601-换热盘管,7-伺服电机,8-进热管,9-进热水泵,10-换热水泵,11-换热管,12-侧板,13-连接条,1301-安装片,1302-螺丝钉,14-加热管,15-散热管,16-翅片,1601-圆筒片,1602-豁口,17-法兰组件,1701-半圆环,1702-进口,1703-连接块,1704-连接筒,1705-销孔,170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台(1),所述换热台(1)的顶端安装有两个侧板(12),且侧板(12)的中间设置有三个横杆(19),所述侧板(12)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条(13),且连接条(13)的两端设置有安装片(1301),安装片(1301)的一侧安装有螺丝钉(1302),螺丝钉(1302)穿过安装片(1301),所述侧板(12)的中间均设置有翅片(16),且翅片(16)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豁口(1602),豁口(1602)的宽度大于横杆(19)的直径,横杆(19)的一侧设置有和豁口(1602)相匹配的矩形槽(1901),矩形槽(1901)均匀排列在横杆(19)的一侧,所述侧板(12)的中间安装有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的一端设置有弯折管道,且侧板(12)上设置有与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相匹配的开孔,所述翅片(16)上设置有与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相匹配的圆筒片(1601),所述圆筒片(1601)紧贴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的外壁,且相邻两个圆筒片(1601)的一端相互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台(1),所述换热台(1)的顶端安装有两个侧板(12),且侧板(12)的中间设置有三个横杆(19),所述侧板(12)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条(13),且连接条(13)的两端设置有安装片(1301),安装片(1301)的一侧安装有螺丝钉(1302),螺丝钉(1302)穿过安装片(1301),所述侧板(12)的中间均设置有翅片(16),且翅片(16)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豁口(1602),豁口(1602)的宽度大于横杆(19)的直径,横杆(19)的一侧设置有和豁口(1602)相匹配的矩形槽(1901),矩形槽(1901)均匀排列在横杆(19)的一侧,所述侧板(12)的中间安装有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的一端设置有弯折管道,且侧板(12)上设置有与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相匹配的开孔,所述翅片(16)上设置有与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相匹配的圆筒片(1601),所述圆筒片(1601)紧贴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的外壁,且相邻两个圆筒片(1601)的一端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4)和散热管(15)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组件(17),法兰组件(17)包括进口(1702),所述进口(1702)的一侧设置有半圆环(1701),且半圆环(1701)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块(1703),所述连接块(1703)的中间安装有连接筒(1704),所述进口(1702)和连接块(1703)的一侧均设置有销孔(1705),且销孔(1705)的内侧安装有连接销(17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台(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顶端设置有立柱(401),所述立柱(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轴座(20),且轴座(20)的一侧设置有黑色吸热板(5),黑色吸热板(5)的一侧设置有和轴座(20)相匹配的扭转杆(501),扭转杆(501)和轴座(20)转动连接,所述立柱(401)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7),扭转杆(501)和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吸热板(5)的一侧安装有导热板(6),且导热板(6)的一侧安装有换热盘管(601),导热板(6)的一侧设置有和换热盘管(601)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换热盘管(601)的两端设置有换热管(11),且换热管(11)的均通过法兰组件(17)和散热管(15)连接,所述换热管(11)的中间设置有换热水泵(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钧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名仕堂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