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吊顶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及双风机新型浴霸。包括底座、盖板和两个风机组件;两风机组件并列安装在底座上,并通过盖板进行盖合;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和风道挡板,盖板设置有与风机相对应入风通孔;风机带动入风通孔处空气流动,并通过风道挡板与新型浴霸上相对应的换气口和出风口连通;其中,风机组件与新型浴霸的换气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本申请通过两风机组件的换气出风切换结构的布置,以及两风机组件之间的动作配合,使其能够进入两风机组件同时换气同时出风/取暖的模式,大幅度提升风量,以达到更好的换气、吹风、取暖效果,大大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及双风机新型浴霸
本申请涉及吊顶电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及双风机新型浴霸。
技术介绍
室内吊顶电器通常应用在浴室、房间等室内场合处,通常具有通风、吹风、取暖和照明的功能,能大大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在家居领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当前浴霸通常采用双电机搭配,其中一电机用于换气另一电机用于出风的方式进行工作,其功能单一,虽然能实现一边通风一边换气的效果,但其出风、换气以及取暖效果一般,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为解决当前浴霸无法完成换气与出风的有效切换、出风换气效率低下导致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及双风机新型浴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设置在浴霸内,包括风机、风道挡板和摆叶;所述风机通过风道挡板与所述浴霸出风口和换气口贯通连接;所述摆叶设置在出风口和换气口之间,并与步进电机驱动控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驱动摆叶在出风口和换气口进行摆动,以实现摆叶对出风口或换气口的遮挡,实现电机出风模式和换气模式的切换。进一步的,所述浴霸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换气口设置在底座的侧面,所述出风口设置在盖板处,所述换气口和出风口贴近设置在风机的出风线路上。进一步的,所述摆叶包括连接端和摆动端,其连接端转动设置在换气口和出风口之间;底座内部在摆叶的摆动方向上设置有限位抵块,所述摆叶的摆动端可以通过所述限位抵块抵接在底座上,实现对换气口的遮挡。<br>进一步的,所述风机沿换气口方向进行出风;所述摆叶抵接在限位抵块上时,与所述风机出风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步进电机和摆叶安装在所述风道挡板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双风机新型浴霸,包括底座、盖板和两个风机组件;两所述风机组件并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通过盖板进行盖合;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和风道挡板,所述盖板处设置有与风机相对应入风通孔;所述新型浴霸上分别设置有与两所述风机组件相对应的换气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带动入风通孔处空气流动,并通过所述风道挡板与所述新型浴霸上相对应的换气口和出风口连通;其中,所述风机组件与新型浴霸的换气口和出风口之间采用上述的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新型浴霸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在所述底座内,并与两所述风机组件、步进电机控制连接,根据外部指令或特定规则实现新型浴霸上两所述风机组件换气、出风、取暖输出模式的智能切换。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模式包括两风机组件同时换气同时出风/取暖模式和单风机换气单风机出风/取暖模式。进一步的,所述新型浴霸包括有两个发热件,两所述发热件分别设置在两风机组件相对应的出风口处。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包括支撑架和上盖;所述发热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通过所述上盖进行固定;所述上盖处还设置有栅格板。本申请通过两风机组件的换气出风切换结构的布置,以及两风机组件之间的动作配合,使其能够进入两风机组件同时换气同时出风/取暖的模式,该模式下,本实施例的新型浴霸能达到快速换气的效果,同时能大幅度提升风量,能够在出风模式下达到凉霸效果,在取暖模式下,大幅度提高其取暖效果,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功能性,提高了其性能,大大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换气模式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出风模式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双风机新型浴霸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风机组件在底座上的装配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风机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发热件在盖板处的爆炸视图。其中:风机组件为10,风机为11,风道挡板为12;底座为20,换气口为21;盖板为30,出风口为31,支撑架为32,上盖为33;摆叶为40,步进电机为50,发热件为6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设置在浴霸内,用于实现浴霸换气模式和出风模式的切换。具体的,请参阅图1-3,该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包括风机11、风道挡板12和摆叶40,在功能方面,风机11的作用是带动浴霸所在的内部空间气流的流动,例如,风机11转动带动浴霸下方或侧方的气流从入风通孔,即风机11入口进入,并通过风机11转动在风机11挡板流动,最终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实现浴霸的出风或换气。风道挡板12主要用于对风机11带动气流进行导向,从而使气流根据预设风路进行流动。摆叶40则设置在浴霸的出气口和换气口21之间,通过摆动对该风机11进行出风模式、换气模式的切换。在结构方面,参阅图2和图3,风机11通过风道挡板12与浴霸出风口31和换气口21贯通连接,其中,出风口31开设在浴霸内部气路通道与其作用的室内空间之间,用于对该室内空间进行送风,已到达取暖或吹风的效果;而换气口21则开设在浴霸内部气路通道与外部气道之间,例如,该换气口21开设在浴霸内部气路通道与天花通气通道之间。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浴霸内部气路与风机11的风路均特指浴霸内部用于气体流通的通道。在摆叶40方面,摆叶40设置在出风口31和换气口21之间,并与步进电机50驱动控制连接。该摆叶40可以在步进电机50的驱动下,在出风口31和换气口21进行摆动,以完成对出风口31或换气口21的遮挡,实现电机出风模式和换气模式的切换。例如,当接收到外部换气指令时,步进电机50接收浴霸控制器的指令,驱动摆叶40摆动,对浴霸的出风口31进行遮挡,风机11的气流从换气口21流出,实现换气。当接收到外部出风指令时,步进电机50接收浴霸控制器的指令,驱动摆叶40摆动,对浴霸的换气口21进行遮挡,风机11的气流从出风口31流出,实现出风。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参阅图1-3,摆叶40包括有连接端和摆动端,其连接端转动设置在换气口21和出风口31之间;底座内部在摆叶40的摆动方向上设置有限位抵块,摆叶40的摆动端可以通过限位抵块抵接在底座上,实现对换气口21的遮挡。上述限位抵块可以保证摆动的定位准确,能精准的对换气口21进行遮蔽。同时,更为优选的,在风机11所带动的气流沿换气口21方向进行出风,且其流向与换气口21所在平面向垂直,保证换气效率。作为对应匹配的特征,当摆叶40抵接在限位抵块上时,即风机11处于出风模式时,摆叶40与风机11出风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进而对风机11所带动的气流进行导向,并流向出风口31,确保其不会因为其气流动力因为摆叶40的遮蔽而受到过大损耗。当然,限位抵块的位置设置可以根据其动力流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霸内,包括风机、风道挡板和摆叶;所述风机通过风道挡板与所述浴霸出风口和换气口贯通连接;所述摆叶设置在出风口和换气口之间,并与步进电机驱动控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驱动摆叶在出风口和换气口进行摆动,以实现摆叶对出风口或换气口的遮挡,实现电机出风模式和换气模式的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霸内,包括风机、风道挡板和摆叶;所述风机通过风道挡板与所述浴霸出风口和换气口贯通连接;所述摆叶设置在出风口和换气口之间,并与步进电机驱动控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驱动摆叶在出风口和换气口进行摆动,以实现摆叶对出风口或换气口的遮挡,实现电机出风模式和换气模式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浴霸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换气口设置在底座的侧面,所述出风口设置在盖板处,所述换气口和出风口贴近设置在风机的出风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包括连接端和摆动端,其连接端转动设置在换气口和出风口之间;底座内部在摆叶的摆动方向上设置有限位抵块,所述摆叶的摆动端可以通过所述限位抵块抵接在底座上,实现对换气口的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沿换气口方向进行出风;所述摆叶抵接在限位抵块上时,与所述风机出风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和摆叶安装在所述风道挡板上。
6.一种双风机新型浴霸,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板和两个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瑞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