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53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炉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变压射流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包括炉具、进气机构Ⅰ和进气机构Ⅱ,所述炉具的底部设置有进气机构Ⅰ,炉具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进气机构Ⅱ,可以在燃烧工程中,进气机构Ⅰ在炉具的底部第一次充气,进气机构Ⅱ在炉具的内部第二次充气,第二次充气还可分层送入,以强化热质传递,确保燃尽效果,充气机构Ⅲ在炉具的中部第三次充气,第三次充气还可分层送入,以强化热质传递,确保燃尽效果,可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炉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CN203273874U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环保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本技术包括炉体,炉体内为燃烧室,燃烧室下方为炉箅,炉体上相应于炉箅的下方设置一次进风口;燃烧室上方设置有配氧器,配氧器外为二次给氧室;炉体下方为炉底,炉底下方设置有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上设置有通风口,炉体内设置有与通风口相连的管道,管道的端部与炉体的二次给氧室连通;所述的炉体外设置有水套,水套上方相应于配氧器设置有炉口,炉口上方设置有拢火圈;该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可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包括炉具、充气机构Ⅰ、充气机构Ⅱ和充气机构Ⅲ,所述炉具的底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包括炉具(1)、充气机构Ⅰ(2)、充气机构Ⅱ(4)和充气机构Ⅲ(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1)的底部设置有充气机构Ⅰ(2),炉具(1)的外侧连接有充气机构Ⅲ(5),炉具(1)的内侧设置有充气机构Ⅱ(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包括炉具(1)、充气机构Ⅰ(2)、充气机构Ⅱ(4)和充气机构Ⅲ(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1)的底部设置有充气机构Ⅰ(2),炉具(1)的外侧连接有充气机构Ⅲ(5),炉具(1)的内侧设置有充气机构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1)包括中部充气段(101)、底部充气段(102)、拢火圈(103)、底部通道(104)、盖板Ⅰ(105)、挡料板Ⅰ(106)、入料筒(107)、盖板Ⅱ(108)、盖板Ⅲ(109)和烟囱(1010),中部充气段(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充气段(102),中部充气段(101)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Ⅰ,底部充气段(102)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Ⅱ,中部充气段(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拢火圈(103),拢火圈(103)上设置有盖板Ⅲ(109),中部充气段(101)上固定连接有入料筒(107)和烟囱(1010),入料筒(107)上设置于有盖板Ⅱ(108),中部充气段(10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通道(104),底部通道(104)上设置有盖板Ⅰ(105),中部充气段(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料板Ⅰ(106),两个挡料板Ⅰ(106)分别位于多个充气孔Ⅰ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Ⅰ(2)包括充气腔体Ⅰ(201)和充气管道Ⅰ(202),充气腔体Ⅰ(201)固定连接在底部充气段(102)上,充气腔体Ⅰ(201)上固定连接有充气管道Ⅰ(202),充气管道Ⅰ(202)和多个充气孔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Ⅲ(5)包括充气腔体Ⅱ(501)、充气管道Ⅱ(502)、转动环(503)、射流管道Ⅱ(504)、倾斜板(505)和螺纹杆Ⅱ(506),充气腔体Ⅱ(501)上固定连接有充气管道Ⅱ(502),充气腔体Ⅱ(50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50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射流管道Ⅱ(504),转动环(50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板(505),充气腔体Ⅱ(501)滑动连接在中部充气段(101)上,多个射流管道Ⅱ(504)均和多个充气孔Ⅰ连通,充气腔体Ⅱ(50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Ⅱ(506),充气管道Ⅱ(502)的内端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高效分级层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还包括水套机构(6),水套机构(6)包括水套腔体(601)、入水管道(602)和出水管道(603),水套腔体(601)上固定连接有入水管道(602)和出水管道(603),水套腔体(601)固定连接在充气腔体Ⅱ(501)上,入水管道(602)和出水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磊赵忠良韩休海孙大明邢占强任洪忱闫景凤王春华张明慧宋炜杜川东李金拾金德海牟雪雷张宝奎李菁尹园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