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以及方位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2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4
提供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以及方位推进器,能够容易地组装离合器部整体。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具有:第1轴,在该第1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1油路,在该第1油路中流动着向湿式多板离合器提供的油;第2轴,其通过湿式多板离合器而与第1轴连接,并且在该第2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2油路,在该第2油路中流动着油;以及筒状的密封架,其以能够沿第1轴的轴向滑动的方式保持于第1轴,将第1油路和第2油路连通,密封架被直接按压于第2轴的端面或者隔着中间部件而被按压于第2轴的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以及方位推进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第1轴和第2轴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以及包含该供油构造的方位推进器。
技术介绍
湿式多板离合器通过工作油的压力来切换是否可以传递第1轴与第2轴之间的扭矩。具体而言,湿式多板离合器包含:多个内板和多个外板,它们相互交替地排列;以及活塞,其根据工作油的压力而使内板和外板分离或者压接。即,工作油被提供到活塞。另外,为了在内板与外板之间形成油膜,向内板提供润滑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图4所示那样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100。在该供油构造100中,多个内板140经由离合器毂(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花键齿)130而安装于输出轴120,多个外板150经由离合器壳体160而安装于输入轴110。内板140与离合器毂130以花键构造啮合,外板150与离合器壳体160以花键构造啮合。在输入轴110上沿着中心线形成有第1油路111,该第1油路111供向内板140提供的润滑油流动。在输出轴120上沿着中心线形成有第2油路121,该第2油路121供通过了第1油路111的润滑油流动。通过设置于输出轴120的导出路122和设置于离合器毂130的分配路131向内板140提供润滑油。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30344号公报在图4所示那样的供油构造100中,在输入轴110与输出轴120之间需要用于防止润滑油从第1油路111和第2油路121泄漏的密封。在湿式多板离合器处于切断状态或滑动状态时,输入轴110和输出轴120进行相对旋转。因此,通常在输入轴110与输出轴120的滑动面彼此之间设置密封部件。在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没有记载设置于输入轴110与输出轴120的滑动面彼此之间的密封部件,但根据图4可以认为,在设置于输入轴110的凹部115的内周面与设置于输出轴120的凸部125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O型圈。但是,在这种结构的供油构造100中,由于在上述花键构造中存在松动,因此在将安装有O型圈的凸部125插入于凹部115时,难以维持使输入轴110的中心线与输出轴120的中心线一致的状态。另外,在将凸部125插入于凹部115时,无法目视凹部115和凸部125,也无法确认输入轴110的中心线与输出轴120的中心线的偏移。由于这些原因,离合器部整体的组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组装离合器部整体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第1轴,在该第1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1油路,在该第1油路中流动着向湿式多板离合器提供的油;第2轴,其通过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而与所述第1轴连接,并且在该第2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2油路,在该第2油路中流动着所述油;以及筒状的密封架,其以能够沿所述第1轴的轴向滑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轴,将所述第1油路和所述第2油路连通,所述密封架被直接按压于所述第2轴的端面或者隔着中间部件而被按压于所述第2轴的端面。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密封架被直接或间接地按压于第2轴的端面,因此第1轴与第2轴之间通过机械密封而被密封。在这样的机械密封中,在组装离合器部整体时,不需要太在意第1轴的中心线与第2轴的中心线的偏移。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离合器部整体。也可以为,所述密封架具有:第1端面,其与所述第2轴的端面直接抵接或者隔着中间部件而与所述第2轴的端面抵接;以及第2端面,所述油的压力作用于该第2端面。无论油是润滑油还是工作油,在湿式多板离合器处于切断状态或滑动状态时,油的压力都变小。因此,如果油的压力作用于密封架的第2端面,则在湿式多板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能够以较强的力将密封架按压于第2轴的端面。另一方面,在湿式多板离合器处于切断状态或滑动状态时,能够减小密封架对第2轴的端面的按压力,从而能够抑制密封架的第1端面和第2轴的端面的磨损。也可以为,上述供油构造还具有对所述密封架朝向所述第2轴施力的施力部件。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油从第2轴与密封架之间泄漏。也可以为,所述密封架插入在设置于所述第1轴的端面的凹部内,上述供油构造还具有止挡件,该止挡件安装于所述第1轴的端面,在所述第1轴与所述第2轴分离时防止所述密封架从所述凹部脱离。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第1轴与第2轴分离时,也维持密封架保持于第1轴的状态,因此与未设置止挡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容易地组装离合器部整体。也可以为,在所述第1轴上形成有从所述第1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导入路,在所述第2轴上形成有从所述第2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导出路。根据该结构,能够从第1轴的侧面提供工作油。例如,也可以为,所述第1轴是输入轴,所述第2轴是输出轴,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包含相互交替地排列的多个内板和多个外板,所述多个内板经由被所述输出轴贯通的离合器毂而安装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多个外板经由收纳所述多个内板和所述多个外板的离合器壳体而安装于所述输入轴。另外,例如,也可以为,所述油是向包含在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中的多个内板提供的润滑油。也可以为,在所述第2轴上形成有与所述第2油路平行的工作油路和从所述工作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导出路,在该工作油路中流动着向包含在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中的活塞提供的工作油。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从第2油路到内板的润滑油的提供路径和从工作油路到活塞的工作油的提供路径汇集于第2轴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方位推进器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能够容易地组装离合器部整体。附图说明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的方位推进器的侧视图。图2是所述供油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是现有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方位推进器;2:输入轴(第1轴);20:中心线;21:导入路;22:第1润滑油路;3:输出轴(第2轴);30:中心线;31:第2润滑油路;32:导出路;33:工作油路;34:导出路;4:湿式多板离合器;7:密封架;7a:左端面(第1端面);7b:右端面(第2端面);8:施力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的方位推进器1。该方位推进器1包含:平台11,其设置于船底;旋转筒12,其从平台11向下延伸;以及螺旋桨13,其设置于旋转筒12的下部。旋转筒12被平台11支承为能够旋转,通过省略图示的旋转电动机而进行旋转。在旋转筒12内,固定有螺旋桨13的推进轴16经由锥齿轮而与铅垂轴15连接。另外,方位推进器1包含:齿轮箱14,其配置于平台11的上方;以及湿式多板离合器4,其配置于齿轮箱14的附近。湿式多板离合器4使通过省略图示的发动机等驱动单元进行旋转的输入轴2与输出轴3接触。在齿轮箱14内,输出轴3经由锥齿轮而与上述铅垂轴15连接。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输入轴2和输出轴3的轴向中的输入轴2侧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其具有:/n第1轴,在该第1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1油路,在该第1油路中流动着向湿式多板离合器提供的油;/n第2轴,其通过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而与所述第1轴连接,并且在该第2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2油路,在该第2油路中流动着所述油;以及/n筒状的密封架,其以能够沿所述第1轴的轴向滑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轴,将所述第1油路和所述第2油路连通,/n所述密封架被直接按压于所述第2轴的端面或者隔着中间部件而被按压于所述第2轴的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7 JP 2019-1068331.一种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其具有:
第1轴,在该第1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1油路,在该第1油路中流动着向湿式多板离合器提供的油;
第2轴,其通过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而与所述第1轴连接,并且在该第2轴上与中心线平行地形成有第2油路,在该第2油路中流动着所述油;以及
筒状的密封架,其以能够沿所述第1轴的轴向滑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轴,将所述第1油路和所述第2油路连通,
所述密封架被直接按压于所述第2轴的端面或者隔着中间部件而被按压于所述第2轴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其中,
所述密封架具有:
第1端面,其与所述第2轴的端面直接抵接或者隔着中间部件而与所述第2轴的端面抵接;以及
第2端面,所述油的压力作用于该第2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其中,
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还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密封架朝向所述第2轴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其中,
所述密封架插入在设置于所述第1轴的端面的凹部内,
所述湿式多板离合器的供油构造还具有止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田和晃藤川裕之泽田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