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长亮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77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排放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其包括输料箱、输送管、导料管和收集盒,所述输料箱的下表面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导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料管拼接为S形,每两个导料管的接口处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输送管和导料管,由于导料管呈S形,因此输送管将垃圾输送到导料管内后,垃圾会呈S状在多个导料管中滑动最后落下,由于垃圾在落下时一直处于与导料管内壁接触的状态,因此不会导料管产生撞击,且下落速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掉落时也不会对收集盒造成强大的冲击力,内部结构也不需要维修更换,大大节省了成本方便了工人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排放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工程垃圾,建筑垃圾中所含的物品一般为混凝土、钢筋、丝网和一些破碎工具等,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会不断产生,因此需要将垃圾运出并输送走,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根据中国专利提供的专利号为CN201821904874.X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该方案中记载了“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快速排放,无需依靠升降机构进行垃圾转运,避免了占用升降机构导致对建筑施工正常作业的影响”和“垃圾下落过程中通过缓冲板进行缓冲,避免了垃圾下落速度过大导致对底部垃圾箱的冲击破坏”,然而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任然存在一定缺陷,1、虽然利用缓冲板对垃圾的下落进行缓冲,但是仍然会对缓冲板产生撞击,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仅会损坏缓冲板也会导致缓冲板中的扭簧失去弹力无法继续支撑住缓冲板,且如果缓冲板和扭簧损坏在更换时也非常麻烦,2、该方案虽然能够有效对垃圾进行收集,但是在收集过程中无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垃圾落下后被同一收集,还需要工人们利用装置对垃圾另行分类,无法降低工人的劳作负担,3、垃圾下落时会产生大量灰尘,虽然利用喷水雾降尘的方式能够实现避免灰尘扩散,但是需要喷水的量较大,喷水量较大与垃圾接触不仅会生成大量污水,污水泄露直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垃圾内部存积大量水分又会对后期垃圾的处理造成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垃圾排放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包括输料箱、输送管、导料管和收集盒,所述输料箱的下表面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导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料管拼接为S形,每两个导料管的接口处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料管贯穿限位壳左右两侧面开设的安装孔,限位壳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机构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输料箱的上表面安装有进料斗,输料箱内设置有搅料机构,搅料机构位于筛板的上方,筛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输料箱内壁的正面和背面,筛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筛网,筛板位于输料箱背面开设的第三通孔内,且筛板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并延伸至输料箱的左侧,所述筛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固定连接在输料箱的左侧面,所述导料管的下表面开设有滤孔,导料管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V形板,V形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集料管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集料管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壳内壁的左右两侧面,集料管的一侧面对应V形板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限位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固定连接在收集盒内。作为优选,所述搅料机构包括卡接在输料箱背面左右两侧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辊,搅拌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传动轮的背面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的外表面通过安装板与输料箱的背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输料箱左侧面的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辊轮,辊轮的外表面缠绕有固定绳,固定绳的一端与筛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限位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限位壳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集料管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限位壳正面和背面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板位于定位板内部开设的插孔内,定位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贯穿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另一端贯穿至插板内。作为优选,所述插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二滑槽内,两个第二滑槽分别开设在插孔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插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滑槽内,多个第一滑槽均在插孔的内壁。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个导料管一端的第一连接圈,第一连接圈的下表面贴合有第二连接圈,第二连接圈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导料管的一端,第一连接圈的上表面呈换形状贯穿有多个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设置在第二连接圈上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盒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吸尘孔,吸尘孔内设置有滤网,两个侧板相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吸尘管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吸尘管的外表面对应吸尘孔的位置开设有进尘孔。作为优选,所述吸尘管为U形管,吸尘管的下表面与吸尘泵的进尘口连通,吸尘泵的出尘口连通有排尘管,排尘管的另一端贯穿集尘箱的上表面并延伸至集尘箱内,集尘箱固定连接在收集盒的左侧面。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输送管和导料管,由于导料管呈S形,因此输送管将垃圾输送到导料管内后,垃圾会呈S状在多个导料管中滑动最后落下,由于垃圾在落下时一直处于与导料管内壁接触的状态,因此不会导料管产生撞击,且下落速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掉落时也不会对收集盒造成强大的冲击力,同时导料管能够长期使用且不会受损,内部结构也不需要维修更换,大大节省了成本方便了工人的工作。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滤孔,垃圾在导料管中滑动时,会有体积较小的垃圾通过滤孔掉出,通过设置V形板、进料口和集料管,V形板能够接住小体积的垃圾,同时垃圾从V形板的两侧滑出,并通过进料孔进入至集料管内,集料管收集小体积垃圾,最后通过第二通孔排出,小体积垃圾和大体积垃圾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排出,通过设置收集盒和隔板,隔板能够将收集盒内部分别两个不同的空间,因此小体积垃圾和大体积垃圾可以分别落入两个不同空间内,方便工人收集且提前处理垃圾也为工人的后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吸尘泵、吸尘管和滤网,吸尘泵工作时可以通过吸尘管抽吸空气,空气中灰尘会随着空气一起被吸入,吸尘管将灰尘输送至吸尘泵内,最后吸尘泵通过排尘管将灰尘输送到集尘箱内,完成了灰尘的收集处理避免了灰尘扩散,且相较于水雾喷洒降尘更加环保且节省资源,同时垃圾不会受潮不会导致后期处理受到影响。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搅料机构,搅料机构能够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将大块的垃圾破碎,减小垃圾的体积,让垃圾能够通过导料管正常排出,通过设置筛网和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筛板能够旋转,因此筛网上没有被筛出的大块垃圾能够通过从筛网上滑下,通过设置第三通孔,垃圾能够通过第三通孔滑出,通过将不可处理的大型垃圾筛选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导料管和输送管堵塞,避免对垃圾的排放造成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包括输料箱(1)、输送管(2)、导料管(3)和收集盒(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箱(1)的下表面连通有输送管(2),输送管(2)的另一端与导料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料管(3)拼接为S形,每两个导料管(3)的接口处通过连接机构(4)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料管(3)贯穿限位壳(5)左右两侧面开设的安装孔(18),限位壳(5)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11),定位机构(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机构(11)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输料箱(1)的上表面安装有进料斗(8),输料箱(1)内设置有搅料机构(9),搅料机构(9)位于筛板(26)的上方,筛板(2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输料箱(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筛板(26)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筛网(25),筛板(26)位于输料箱(1)背面开设的第三通孔(29)内,且筛板(26)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29)并延伸至输料箱(1)的左侧,所述筛板(2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抬升机构(24),抬升机构(24)固定连接在输料箱(1)的左侧面,所述导料管(3)的下表面开设有滤孔(22),导料管(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V形板(30),V形板(3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集料管(1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集料管(19)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壳(5)内壁的左右两侧面,集料管(19)的一侧面对应V形板(30)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限位壳(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6),隔板(6)固定连接在收集盒(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包括输料箱(1)、输送管(2)、导料管(3)和收集盒(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箱(1)的下表面连通有输送管(2),输送管(2)的另一端与导料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料管(3)拼接为S形,每两个导料管(3)的接口处通过连接机构(4)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料管(3)贯穿限位壳(5)左右两侧面开设的安装孔(18),限位壳(5)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11),定位机构(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机构(11)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输料箱(1)的上表面安装有进料斗(8),输料箱(1)内设置有搅料机构(9),搅料机构(9)位于筛板(26)的上方,筛板(2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输料箱(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筛板(26)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筛网(25),筛板(26)位于输料箱(1)背面开设的第三通孔(29)内,且筛板(26)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29)并延伸至输料箱(1)的左侧,所述筛板(2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抬升机构(24),抬升机构(24)固定连接在输料箱(1)的左侧面,所述导料管(3)的下表面开设有滤孔(22),导料管(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V形板(30),V形板(3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集料管(1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集料管(19)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壳(5)内壁的左右两侧面,集料管(19)的一侧面对应V形板(30)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限位壳(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6),隔板(6)固定连接在收集盒(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料机构(9)包括卡接在输料箱(1)背面左右两侧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96),第一转轴(96)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辊(94),搅拌辊(9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96)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92),两个传动轮(92)之间通过皮带(91)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传动轮(92)的背面与电机(9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93)的外表面通过安装板与输料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建筑垃圾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24)包括固定连接在输料箱(1)左侧面的底板(244),底板(2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41),电动推杆(2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辊轮(243),辊轮(243)的外表面缠绕有固定绳(242),固定绳(242)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亮
申请(专利权)人:杨长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