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房,包括折叠房架一、折叠房架二,折叠房架二在收拢时插入在折叠房架一中,折叠房架二上设置有可收纳的折叠床,折叠房架一上部设置有空调门、中部设置有折叠凳和折叠桌、下部设置有变电箱门,在折叠房架一的顶端设置有一凹槽空间,在折叠房架一的外端和折叠房架二的端部分别铰接有可折叠收纳的帐篷支脚,帐篷支架收拢时放置在凹槽空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展开前所占空间小、外形规则、使用方便、便于运输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结构,属于应急等大量临时住所的空间可折展房屋结构类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折叠房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存市面上用于临时居住的房屋多为板房,板房固有其优势,例如成本低、拆装后形状规则等,但在搭建之前需将地柱埋下,在这种条件下搭建起来的板房是不可以移动的,搭建成功后若想拆除需要较大的人力。相比之下折叠房的优点就凸现了出来,它同样可以应对很多突发事件,需要搭建起许多临时住所供病人使用;小区、学校以及其他公共场地临时体温监测室、核酸检测室等;军人在外临时营地,野战医院;在地震、泥石流等灾难发生时及时提供安置点,稳定受灾人员的情绪。在设计和制造折叠房时,一般情况下,折叠房是满足临时几天或者几个月的生活,这就要求折叠房运输,折展方便,在展开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就可以完成。其次要求折叠房在展开前形状规则,多为长方体外形,这样同一辆货车能够搭载更多的折叠房。展开后要求强度高、稳定性好,可以承受一般条件下的大风,小等级地震。折叠房不需要地柱,任何平坦区域均可以展开,使用条件并不苛刻。既然所谓“房”房屋内应配有基本的生活设施,例如床、桌、椅、供电等。例如:2017年,英国工程师大卫·马丁(DavidMartyn)和他们的团队专利技术了一种折叠房屋(如图1所示)。这种房屋内部置有弹簧,折叠时弹簧被压缩,展开时手摇装置辅助,弹簧驱动。这一展开过程能在10分钟内完成。此房屋具备基本生活设施,但该房屋结构过于复杂,制造加工难度大,维修难度也大。这一折叠房的目前售价约合人民币88万元,价格昂贵。再如: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6月17日报道,澳大利亚一名男子专利技术了一种简易版可折叠房屋(如图2所示)。该简易折叠房虽小巧但基本生活设施均附在其中,甚至专利技术人将自己喜欢的自行车也嵌于其中。该折叠房是裸漏的,无法起到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内部承载空间十分狭小,无法携带更多的物品。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需设计一款具有基本生活设施、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便于折展、成本较低的户外折叠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折叠房架一、折叠房架二,折叠房架二在收拢时插入在折叠房架一中,折叠房架二上设置有可收纳的折叠床,折叠房架一上部设置有空调门、中部设置有折叠凳和折叠桌、下部设置有变电箱门,在折叠房架一的顶端设置有一凹槽空间,在折叠房架一的外端和折叠房架二的端部分别铰接有可折叠收纳的帐篷支脚,帐篷支架收拢时放置在凹槽空间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1.所述帐篷支脚包括分别铰接在折叠房架一和折叠房架二外端部的帐篷支脚一、与帐篷支架一滑动连接的帐篷支架二、分别通过折页与帐篷支架二的端部连接的两个帐篷支脚三、分别与每个帐篷支脚三滑动连接的帐篷支脚四,在两个帐篷支脚二之间还设置帐篷横梁一和帐篷横梁二,帐篷横梁一和帐篷横梁二之间通过折页连接。2.在帐篷支脚一上设置有容纳帐篷支脚二滑道,帐篷支脚一和帐篷支脚二之间的横向定位通过设置的一对挡片实现,挡片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个挡片上设置有挡片螺栓。3.所述折叠凳为附墙凳,附墙凳由两段附墙凳板一和多段附墙凳板二拼接而成,二者之间通过螺栓从附墙凳板二旋入附墙凳板一中固定,几何定位装置采用拉片,拉片一端与附墙凳板一形成转动副,另一端与折叠房架一形成滑道,由尺寸限制其定位。4.折叠桌包括桌角及桌板,桌板下方预留出两圆形凹槽,为桌脚收纳提供空间。5.所述折叠床采用两段式,与折叠房架二形成转动副,收起时直接卡入折叠房架一所对应的卡槽中,床脚采用即用即安的方式,在床板二下方扣有3条滑道,外部两支脚采用同一滑道,中间支脚各自独立使用一条滑道,拆开后床脚将其置于所述折叠房预设位置。6.空调门与折叠房架的空间内部装有空调,所述空调门上附有拉手。7.变电箱门与折叠房架一的空间内部装有变电箱,变电箱门外也附有拉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两折叠房架,所述折叠房架上带有折叠床、折叠桌、折叠椅,所述折叠房架上方带有帐篷支脚、支脚横梁等支撑帐篷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房内部空间充足,配有小型空调,电箱等基本生活设施。该结构可应用于:如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临时安置所不足,政府可下发所述折叠房供遇难者临时居住;又如,患病人员需隔离治疗,而在火神山医院等搭建起来前,所述折叠房可提供隔离住所,并且这种隔离住所,每个人独立相互不接触,避免交叉传播的风险;又如,施工队建造楼房时,首先要搭建施工队的住所,这里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十分巨大的,使用该折叠房成本会大大降低,并可以多次多个地点使用;又如,楼房小区的门卫看管人员住所,临时的检测工作站,自驾游等都是该折叠房较好的使用条件。附图说明图1(a)-(b)为本专利技术中
技术介绍
的说明图;图2(a)-(c)为本专利技术中
技术介绍
的说明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帐篷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帐篷支脚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门板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外层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房展开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2和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帐篷横梁与帐篷支脚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1、折叠房架一,2、空调门,3、折叠房架二,4、折页,5、附加桌板,6、桌板,7、凳子,8、变电箱门,9、床板,10、帐篷支脚,11、帐篷支脚一,12、帐篷支脚二,13、帐篷折叶,14、帐篷支脚三,15、帐篷支脚四,16、帐篷横梁一,17、帐篷横梁二,18、挡片,19、挡片螺栓,20、弹簧,21、床板一,22、床板二,23、床脚,24、附墙凳板一,25、附墙凳板二,26、拉片,27、桌板,28、桌脚一,29、桌脚二,30、门板拉手,31、支脚锁片,32、帐篷,33、帐篷支脚定位孔,34、帐篷横梁收拢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展开前所占空间小、外形规则、使用方便、便于运输等;主体结构由折叠房架一1和折叠房架二3组成,其中折叠房架二3可在收拢时插入折叠房架一1中,使用时抽出即可。所述折叠房可配有电箱及空调,电箱及空调内嵌在折叠房架一1的内壁上,外部分别由标准折页4连接空调门2和变电箱门8,所述折页4需成对使用,在空调门2中使用三对,变电箱门8使用两对。所述空调门2下方由折页4连接附加桌板5,附加桌板5连接桌板6,使用时只需将桌板展开,折展出相应的桌脚即可。附加桌板5可有效的增加所述折叠房折展前的空间存储能力。所述折叠房架二3下方连接有折叠床9,所述折叠床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叠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房架一、折叠房架二,折叠房架二在收拢时插入在折叠房架一中,折叠房架二上设置有可收纳的折叠床,折叠房架一上部设置有空调门、中部设置有折叠凳和折叠桌、下部设置有变电箱门,在折叠房架一的顶端设置有一凹槽空间,在折叠房架一的外端和折叠房架二的端部分别铰接有可折叠收纳的帐篷支脚,帐篷支架收拢时放置在凹槽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房架一、折叠房架二,折叠房架二在收拢时插入在折叠房架一中,折叠房架二上设置有可收纳的折叠床,折叠房架一上部设置有空调门、中部设置有折叠凳和折叠桌、下部设置有变电箱门,在折叠房架一的顶端设置有一凹槽空间,在折叠房架一的外端和折叠房架二的端部分别铰接有可折叠收纳的帐篷支脚,帐篷支架收拢时放置在凹槽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支脚包括分别铰接在折叠房架一和折叠房架二外端部的帐篷支脚一、与帐篷支架一滑动连接的帐篷支架二、分别通过折页与帐篷支架二的端部连接的两个帐篷支脚三、分别与每个帐篷支脚三滑动连接的帐篷支脚四,在两个帐篷支脚二之间还设置帐篷横梁一和帐篷横梁二,帐篷横梁一和帐篷横梁二之间通过折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是指:在帐篷支脚一上设置有容纳帐篷支脚二滑道,帐篷支脚一和帐篷支脚二之间的横向定位通过设置的一对挡片实现,挡片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个挡片上设置有挡片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阿妮,邹云涛,刘贺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